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by 王藥師論香 2020/6/24
浴蘭節
很快要迎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較為重視的節日,每逢端午節的時候,民間就會有吃粽子、賽龍舟等大型的民俗活動。這個節日除了有“端午節”這個廣為人知的名稱之外,還有一個別稱——“浴蘭節”。那端午節為什麼又叫浴蘭節呢?
端午節之所以又叫做浴蘭節,民間主要的說法是因為在古代,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為防止生病,古人就在此時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如漢代典籍《大戴禮》中說到:“午日以蘭湯沐浴”,《荊楚歲時記》中也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泡澡。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還可驅蚊、治皮膚病、去邪氣。
古人洗浴的記載
古人對於五月初五的端午洗浴是十分重視的,蘭是一種香草,生山野間,其葉煮湯可以治風,故古人夏初采蘭成風。《詩經·鑲清》就是一首采蘭詩。青年們在采蘭時,相會於水邊,談情說愛。詩句中“士與女,方秉蘭兮”中的“蘭”便是“蘭”。人們將蘭采來,回家煮湯,用以洗身。梁武帝《懺悔詩》說:“蘭湯浴身垢,懺悔淨心靈。”
我國宋代,每到端午時皇帝還要把朝臣召來,命於宮內洗浴蘭湯。大文豪蘇軾有詩為證:“喜辰共喜沐蘭湯,毒診何須采艾鑲。但得奉夔調鼎鼐,自然災授變休祥。”從詩中看,蘇軾對“采艾鑲災”的做法並不贊成,因為這是迷信,但他對“沐蘭湯”卻深以為喜,認為這是醫治皮膚病等症的科學做法。
而在其他朝代,詩詞曲中也多有描寫女子端午沐浴的作品,這些都反映了蘭湯浴的習俗,如元代張可久《重午席間》的開頭即寫道:“浴蘭芳荊楚風流,艾掩門眉,符映釵頭。”當女子浴罷,全身香潔,再參加節日的宴席,的確令人感到神爽。
古人也曾寫到關於端午節的詩詞,以下詩句一起來品味品味吧!
端午帖子•皇後合五首 (歐陽修) 玉壺冰彩瑩寒光,避暑宸游樂未央。 采艾不須禳毒沴,塗椒自已馥清香。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蘇軾)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雲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
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