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4641|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學習:155 個中醫術語(精簡版)

[複製鏈接]

887

主題

2

好友

958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3-5 17:09: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陳柱民 於 2019-3-5 17:22 編輯

中醫學習:155 個中醫術語(精簡版)

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HJX50PsrZzQmRcvRc63j2w

1. 五心煩熱:指兩手兩足心發熱,並自覺心胸煩熱。

2. 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無定處而發生於較深部組織的一類化膿性病症。多發於肌肉深處,結成或漫腫,單發或多發,日久成膿。多患於氣血虛弱者。

3. 肺金:傳統中醫學中的五行學說,用五行的屬性分別臟腑器官的特性,稱肺屬金。

4. 中風:指腦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陰精虧損,或暴怒傷肝,使肝陽偏亢,肝風內動;「類中風」是指類似於中風的症狀。

5. 痰火:指無形之火與有形之痰煎熬膠結貯積於肺的病症。

6. 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臟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 虛喘:是肺腎之虛,尤以腎不納氣為主。

8. 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暈倒。

9. 榮、衛:營氣、衛氣。

10. 肝痿:又稱筋痿。

11. 氣逆:指氣上逆而不順。

12.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內,中焦指膈下,臍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臟腑;下焦指臍以下的部位,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從生理角度上講,還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腎並提。

13. 真火:指腎陽。

14. 血為營,氣為衛:營指營氣,是血中之氣,衛指衛氣,起衛外作用,固表作用。

15. 龍雷之火:指腎火,肝火。心腎之火。龍火,指腎火;雷火,指心火。

16. 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對而言,一般指肝腎的相火。

17. 神:神氣,傳統中醫有心藏神的說法。

18. 肝氣:指肝臟的精氣。

19. 肝血:指肝臟所藏的血。肝血與肝陰不能截然分開。

20. 腎火:腎是陰臟,內藏水火(即真陰,真陽),水火必須保持相對平衡。

21. 心火:廣義泛指心的功能活動,狹義指心臟推動血液循環的功能。

22. 腎氣:腎精化生之氣,指腎臟的功能活動,如生長,發育及性機能的活動。

23. 腎水:指腎臟的陰液也稱腎陰。

24. 先天:人身生命,發育生殖的本源,與後天相對而言。

25. 後天;指脾胃。人體的出生後的生長,發育,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氣吸收水谷精微以滋養供給。

26. 肝為腎之子:按五行學說,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所以肝為腎之子,而腎為肝之母。

27. 骨蒸:「骨」表示深層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陰虛潮熱的熱氣自裡透發而出,故稱為骨蒸。

28. 心腎不交:心在上焦,屬火;腎在下焦,屬水。心中之陽下降至腎,能溫養腎陽;腎中之陰上升至心,則能涵養心陰。在正常情況下,心火和腎水就是互相升降,協調,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腎不交是指心陽與腎陰的生理關系失常的病態。心居上焦,腎居下焦。正常情況下,心與腎相互協調,相互制約,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如腎陰不足或心火擾動,兩者失去協調關系,稱為心腎不交。主要症狀:心煩,失眠,多夢,怔忡,心悸,遺精等。多見於神經官能症及慢性虛弱病人。

29. 任脈:起於小腹內(胞中)沿著脊椎骨內部上行。同時又出於會陰部,上至前陰,沿著腹部正中線,通地臍部,上至胸部,頸部,是陰部經脈的總綱。

30. 君:即君藥,指這個處方中的主藥。

31. 真水:指的是腎陰,是與腎陽相對而言,腎陽指本臟的陰液(包括腎臟所藏的精),是腎陽功能活動的基礎。

32. 肝木,脾土:中醫五行學說:把肝歸屬於「木」,因為肝主疏泄條達:把脾歸屬於「土」,因脾主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到全身,故同土的生化萬物的特化相聯系。

33. 腠理:指人體皮膚,肌肉和臟腑的紋理,是氣血流通灌注之處。腠理外連皮膚,為衛氣散布和汗液等滲泄的通路。

34. 往來寒熱:惡寒和發熱交替出現,定時或不定時發體的情況。

35. 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謂「君主之官」,故名。相火,與君火相對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溫養臟腑,推動功能活動。一般認為命門,肝膽,三焦均內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發自命門。

36. 衝脈:奇經八脈之一。起於小腹內(胞中),沿著脊椎骨內部上行。同時由陰部的兩側,夾臍兩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37. 惡血:即敗血。

38. 敗血:瘀血的一種,指溢於經脈外,積存於組織間隙的壞死血液。

39. 帶脈:奇經八脈之一。起於季脅部,橫行環腰部一周。

40. 脾氣:指脾的運化功能。

41. 命門:有生命之門的含義,有生命的關鍵之意。它是人體生命的根本和維持生命的要素。有指兩腎為命門。

42. 潮熱:發熱如潮水一樣有定時,每天到一定時候體溫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現)。

43. 癰:病名,風瘡面淺而大者為癰,因氣血受毒邪所困而癱塞不通所形成的。

44. 手汗:指手掌心潮濕多汗的症狀,多為脾胃濕熱引起。

45. 前陰:又稱「下陰」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總稱。

46. 後陰:即肛門部。

47. 死血:指瘀血。

48. 濕痰:痰證的一種。多由脾關健運,濕蘊釀痰所致。症見痰多稀白,或黃滑而易出。

49. 木:即麻木。

50. 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覺,運動等生命活動現像的主宰,它有物質基礎,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後天飲食所化生的精氣來充養,才能維持和發揮它的功能。在人體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腦、中樞神經的部分功能和心聯系起來,故又有「心藏神」的說法。

51. 魂:為五臟精氣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動,為肝所藏。

52. 魄:屬精神活動中有關本能的感覺和支配動作的功能,為五臟精氣所化生,為肺所藏。

53. 肝藏魂:「魂」屬精神活動,肝氣疏泄條達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肝藏魂」體現了精神活動和內在臟器的聯系。

54. 心驚:指心中恐懼。

55. 真氣:即正氣,《靈樞 ● 刺節真邪》篇「真氣者,氣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

56. 內熱生風:指陰虛熱熾,煎熬營陰,經脈失濡而動氣的證候。可出現動搖,眩暈,抽搐等症。

57. 心中火虛:指心陽虛弱。

58. 瞑;閉上眼睛。

59. 肝氣燥:指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的症候。主要症狀有頭暈目眩,耳鳴,眼乾,面紅,煩躁,失眠等,多見於高血壓症。肝為剛臟,喜柔潤,忌剛烈。肝陰不足,每致肝燥而陽亢。

60. 熱厥:厥證之一。指因邪熱過盛,津液受傷,影響陽氣的正常流通,不能透達四肢而見四肢厥冷的病症。多伴有口喝,煩燥,胸腹灼熱,便秘等症狀。

61. 心包絡:簡稱「心包」,它為心臟的外膜附有絡脈,主要起保護心臟的作用。

62. 氣化:氣的運行變化。膀胱氣化,即膀胱的排泄功能。

63. 膀胱之開合,腎司其權:膀胱的開合排尿功能,主要依賴於腎氣的作用。

64. 亡陰:陰液大量耗傷所出現的一種病理狀態,可見皮膚乾燥,身體枯槁,眼窩深陷,精神煩躁,甚則昏迷,譫妄等症。

65. 清肅之氣:指肺氣。肺氣宜清淨肅殺,如秋令之氣,否則將上逆為患。

66. 脾不攝血:脾氣虛弱,失去統攝血液的功能。

67. 脾土:脾的代稱。脾在五行屬土,故稱。

68. 心火:心的代稱,心在五行屬火,故稱。

69. 下元:指腎臟。

70. 假熱:指上部出現假熱的現像。顴紅如妝或口鼻出血,或口燥齒浮等症狀。這是因為真陽浮越所致。

71. 肺熱不能克肝:肺受熱邪而不能制約肝氣。按五行學說,肝木受克於肺金。

72. 氣逆:臟腑之氣上逆。指氣上逆而不順的病理。

73. 既濟,意指水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以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的規律。

74. 腎火沸騰:指腎陽偏亢,火盛煎熬津液,迫津上騰。

75. 亡陽:由於大汗不止,或吐瀉過劇,或其他原因耗傷陽氣,以致陽氣突然衰竭,出現大汗淋漓的症狀,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蒼白,甚則口唇青紫,脈微欲絕或浮數而空等。類似於休克現象。

76. 脾氣:主要指脾的動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統攝。固身血液的功能。

77. 中滿:指胱腹脹滿。

78. 水火相濟:心屬火,腎屬水,水火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作用,以維持生理的動態平衡,稱為「水火相濟」。

79. 相克:即相互約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學說借相克的關系來說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

80. 命門之火:即腎陽。是生命本元之火。寓於腎陰之中,是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還能溫養五臟六腑,對人身的生長,發育,衰老有密切關系。臟腑有命門之火的溫養,尤其是脾胃需要有命門火的溫煦,才能發揮正常的運化功能。

81. 腎為肝之母:按照五行學說,腎屬水,肝屬木,水生木,故腎為肝之母。

82. 胃為腎之關:「關」可以理解為水液出入的關口。《素問 ● 水熱穴論》說:「腎者,胃之關也。」是指胃氣虛弱,胃口不開將引起二便失調,水液代謝障礙諸症。

83. 羸:瘦,弱。

84. 枯槁;消瘦比較嚴重,並且乾枯無光澤。

85. 真陰:即腎陰。又有「腎水」,「元陰」真水等名稱。是與腎陽相對而言。腎陰指本臟的陰液,是腎陽活動的物質基礎。

86. 陰虛陽亢:陰虛指精血或津液的虧虛。一般在正常狀態下,陰和陽是相對平衡的,相互制約而協調。陰氣虧損,陽氣失去制約,就會產生亢盛的病理變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進,稱為「陽亢」。因此,陰虛會引起陽氣亢盛,陽亢則能使陰液耗損,兩者互為因果。臨床表現: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咳血,消瘦或失眠,煩躁易思,或遺精,性欲亢進,舌紅而乾等。

87. 肝氣:指肝本臟的精氣。常貝症狀為兩脅氣脹疼痛,胸悶不舒;兼症較多見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亂的症狀。

88. 開郁:是治療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氣滯的方法。

89. 腎氣:腎精化生之氣,指腎臟的功能活動,如生長,發育及性機能的活動。

90. 真火證:即實火證,指火邪極盛引起的實證,熱證。

91. 火越:指火邪熾盛向外發泄的病症。

92. 相濟:相互補益。

93. 肝氣無依:肝氣無處依附。肝氣依附於肝血,現心不行血,肝補無血可藏,故肝氣無依。

94. 元陽:即「腎陽」又有「真陽」,「命門之火」等名稱。腎陽寓於命門之中,為先天之真火。是腎臟生理功能的動力。也是人體熱能的源泉。

95. 心君不守:心火不能守位。心主火,心火離散,導致心陽衰竭,血脈不行,故稱心君不守。

96. 腎火避出軀殼:指陰寒內盛,致陰陽分離,腎陽外脫。

97. 厥逆:四肢厥冷。

98. 傷寒:病名或證候名。廣義的傷寒是外感發熱病的總稱:狹義的傷寒是屬於太陽表症的一個症型,主要症狀有發熱,惡寒,無汗,頭項強痛等。與現代醫學所稱的「傷寒」不同。病因,指傷於寒邪。

99. 神農氏:傳說的上古帝王,為農業與醫藥的創始人。《淮南子,修務訓》載:神農「教民播種五谷,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史記三皇本紀》載「神農氏以赭鞭鞭草,始嘗百草,始有醫藥。」是本草之書,多托之於神農。

100. 刀圭,舊時量藥之器具,以借以指醫術。

101. 青囊:藥囊。後世常以青囊稱醫術。

102. 河車之路:謂腎氣運行之路。

103. 泥丸:道家謂腦為泥丸。

104. 啐痛:碎,破也。碎痛,疼痛如破如裂,極言其痛之甚。

105. 大道如環:指陰陽消長運行的道路如園環一樣,周而復始,循環無窮。

106. 玄關:佛教謂出入玄旨之關門,即入道之門為玄關。

107. 仁聖工巧:當作「神聖工巧」。《難經 ● 六十一難》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

108. 五奪: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

109. 亢龍有侮:指陽亢至極,物極必反之意。

110. 四海:胃為水谷之海,衝脈為血海,膻中為氣海,腦為髓海。

111. 尾閭:道家謂精門,命門為尾閭。

112. 玄理之法言:玄理,深奧精好的義理。

113. 四氣:指風,寒,暑,濕四種邪氣。

114. 四厥:四肢厥逆。

115. 華扁:指華佗與扁鵲。

116. 圭臬:指事物的准則。

117. 四象:《易 ● 系辭上》:「兩儀生四象。」兩儀,即指陰陽。四象為太陰,太陽,少陰,少陽。

118. 面王:鼻准。

119. 中惡:謂中邪惡鬼崇致病者。

120.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121. 橐龠:古代鼓風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氣,司呼吸,調節氣機的功能。

122. 覆轍:猶言覆車。此喻失敗的教訓。

123. 郤:指皮膚紋理縫隙。

124. 箴言:古代的一種文體,以規勸告誡為主。

125. 私淑:凡不及受業而宗仰其人者,私以其人為師,以其書為治道修身之資者皆稱私淑。

126. 峴覦:非分的希望或企圖。

127. 憎寒:是一種外有寒戰,內有煩熱的症狀。這是由於熱邪內伏,陽氣被阻,不能透達所致。

128. 痰嗽:又稱痰飲咳嗽。指因痰飲而致咳,並以咳嗽為主證者。本征一般指寒痰飲邪,停於肺胃,證見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

129. 寒瀉:由於內臟虛寒所致,臨床表現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鴨糞,腹中綿綿作痛,小便清白,或表現為腸鳴腹痛,完谷不化。

130. 陰證:對一般疾病的臨床辨證,指陰陽屬性歸類,分「陰證」與「陽證」。凡屬於慢性的,虛弱的,靜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謝減退的,退行性的,向內的證候,都屬於陰證,如面色蒼白或暗淡,身重倦臥,肢冷倦怠,語聲低微,呼吸,微弱,氣短,飲食減少,口淡無味,不煩不渴。

131. 暈在心:按中醫說法,「心藏神」,神經系統頭暈等疾病與心臟膽負供血等功能正常與否有關。

132. 少火:是一種正常的具有生氣的火,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須的。

133. 壯火:是一種亢奮的病理之火。能損耗正氣。

134. 怔:是持續性心跳劇烈的一種症狀。

135. 內熱生風:指陰虛熱熾,煎熬營陰,經脈失濡而動風的證候。可出現動搖,眩暈,抽搐等症。

136. 通人:學識淵博之人。

137. 私智:一己之管見,偏而自矜。

138. 子書:凡著書立說,自成一家言者,統稱子書。

139. 大像:宇宙一切事物之本原。

140. 太極:指原始混沌之氣。

141. 伐性之斧:指危害身心的事物。

142. 腐腸之藥:指損傷腸胃之藥物。

143. 桑榆:原指目落余輝在桑榆間。此引伸為晚年。

144. 委頓:極度疲困。

145. 理易:明白醫理。

146. 陽燧:向日光取火之凹面銅鏡。

147. 故宅:原來的居室。腎火之宅在於腎和命門。

148. 先天:人身生命,發育生殖的本源,與後天相對而言。先天之本在腎,故有腎主先天之說。

149. 後天:指脾胃。人體出生後的生長,發育,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後天吸收水各精微以滋養供給。

150. 脫精:精關不固,精液滲入小便而下。

151. 左券:券,契約,分左右二聯,主約雙方各執其一,左券即左聯。比喻有充分把握。

152. 金針度人:向嫡傳學子傳授深奧理論及絕技。

153. 兩儀:天地

154. 飧泄;完全不化之泄瀉。

155. 犀燭:傳說犀牛角放入水中會發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7

主題

2

好友

958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9-3-5 17:19:3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陳柱民 於 2019-3-6 14:17 編輯

五行制化、五行相乘、五行相侮
五臟之間關係及相關治療方法

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時寓有相剋,在相剋之中,同時也寓有相生。這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如果只有相生而無相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發展;有相剋而無相生,則萬物不會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剋是一切事物維持相對平衡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協調的基礎上,才能促進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剋土,但土卻能生金制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土雖被剋,但並不會發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剋和五行相剋寓有相生的這種內在聯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規律的具體情況如下:

木剋土,土生金,金剋木。
火剋金,金生水,水剋火。
土剋水,水生木,木剋土。
金剋木,木生火,火剋金。
水剋火,火生土,土剋水。

五行相乘
乘,是乘襲的意思。從五行生剋規律來看,是一種病理的反常現像。相乘與相剋意義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範圍,達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與相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剋土,當木氣太過,金則不能對木加以正常的制約,因此,太過無制的木乘土,即過強的木剋土,土被乘更虛,而不能生金,故金虛弱,無力制木。.........同時因木氣盛,木生火,火剋金,金虛弱,無力制木。

五行相侮
侮,是欺侮的意思。從五行生剋規律來看,與相乘一樣,同樣屬於病理的反常現像。但相侮與反剋的意義相似,故有時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與相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以上相乘、相侮的兩個規律,都是在病理情況下才會產生,例如,水氣有余,便剋害火氣(圖所勝),同時又會反過來侮土(所不勝)。如果水氣不足,則土來乘之(所不勝),火來侮之(圖所勝)。這都是由於太過和不及出現的反常現像。

五臟之間的關係

(1)五臟之間的相生:

木生火:肝藏血,心主血脈,肝之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功能正常有助於心血的正常發揮,此即肝藏血以濟心。
火生土:心主血脈,脾主運化,心主血脈功能正常,則心之陽熱可以溫運脾陽,血能榮脾,此即心火溫運脾土以助運化。(脾喜燥惡濕,火不足,則脾易濕)
土生金:脾能轉輸精微,益氣以充肺,從而維持肺主氣之功能,並使之宣肅正常,此為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喜潤惡燥,得脾上輸的水谷精微滋潤)
金生水:肺氣清肅下行,通調水道以助腎水。(腎為先天之本,藏精,可補不可瀉)
水生木: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可以化生滋養肝血,此即腎水滋養肝木。(肝木喜條達,惡抑郁,可瀉不可補,要保持疏泄舒暢)

(2)五臟之間的相剋:肺(金)的清肅下降,可抑制肝(木)陽的上亢,即金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瀉脾(土)的壅滯,即木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防止腎(水)水的泛濫,即土剋水;腎(水)陰的上濟,可以制約心(火)陽亢烈,即水剋火;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的清肅太過,即火剋金。

舉例肝脾之間關係: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肝得脾所輸布(應該是肺,脾輸給肺,由肺輸布給其他器官及全身)的水谷精微滋養,才能使疏泄功能正常運行,而不致疏泄太過。脾運健旺,生血有源,統攝有權,則肝有所藏。肝失疏泄就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從而出現「肝脾不和」。

必須指出,五行學說來說明臟腑之間的平衡關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是因為五臟對應五行只是抽取了五臟的部分特性,五行並不能解釋世界上的一切現像,只是部分關係。

五臟中每一臟都具有生我、我生、剋我、我剋的關係。五臟之間的生剋制化,說明每一臟在功能上有他臟的資助,不致於虛損,又能剋制另外的臟器,使其不致過亢。本臟之氣太盛,則有他臟之氣制約;本臟之氣虛損,則又可由他臟之氣補之。如脾(土)之氣,其虛,則有心(火)生之;其亢,則有肝木剋之;肺(金)氣不足,土可生之;腎(水)氣過亢,土可剋之。這種生剋關係把五臟緊緊聯系成一個整體,從而保證了人體內環境的對立統一。

說明人體與內外環境的統一: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除了將人體的臟腑組織結構分別歸屬於五行外,同時也將自然的有關事物和現像進行了歸屬。例如,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等,與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應,這樣就把人與自然環境統一起來。這種歸類方法,不僅說明了人體內在臟腑的整體統一,而且也反映出人體與外界的協調統一。如春應東方,風氣主令,故氣候溫和,氣主生發,萬物滋生。人體肝氣與之相應,肝氣旺於春。這樣就將人體肝系統和自然春木之氣統一起來。從而反映出人體內外環境統一的整體觀念。

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1)母病及子:母臟先病,然後累及子臟。

(2)子病及母:子臟先病,然後累及母臟。這種情況下一般病情較重。

(3)相乘:即相剋太過。可能是剋者太旺,或者被剋者太虛造成。這種情況下病情容易嚴重。

(4)相侮:即剋制不足,反被其剋。可能是被剋者太旺,或者剋者太虛造成。

根據相生關係確定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滋水涵木法:滋水涵木法是滋養腎陰以養肝陰的方法,又稱滋養肝腎法、滋補肝腎法、乙癸同源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甚者肝陽偏亢之證。表現為頭目眩暈,眼乾目澀,耳鳴顴紅,口乾,五心煩熱,腰膝酸軟,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舌紅苔少,脈細弦數等。

益火補土法:益火補土法是溫腎陽而補脾陽的一種方法,又稱溫腎健脾法、溫補脾腎法,適用於腎陽式微而致脾陽不振之證。表現為畏寒,四肢不溫,納減腹脹,泄瀉,浮腫等。

這裡必須說明,就五行生剋關係而言,心屬火、脾屬土。火不生土應當是心火不生脾土。但是,我們所說的「火不生土」多是指命門之火(腎陽)不能溫煦脾土的脾腎陽虛之證,少指心火與脾陽的關係。

培土生金法:培土生金法是用補脾益氣而補益肺氣的方法,又稱補養脾肺法,適用於脾胃虛弱,不能滋養肺臟而肺虛脾弱之候。·該證表現為久咳不已,痰多清稀,或痰少而粘,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四肢乏力,舌淡脈弱等。

金水相生法:金水相生法是滋養肺腎陰虛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補肺滋腎法、滋養肺腎法。金水相生是肺腎同治的方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潤金之妙」(《時病論·卷之四》)。適用於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滋於肺,而致肺腎陰虛者,表現為咳嗽氣逆,乾咳或咳血,音啞,骨蒸潮熱,口乾,盜汗,遺精,腰酸腿軟,身體消瘦,舌紅苔少,脈細數等。

根據相剋規律確定治療原則:

臨床上由於相剋規律的異常而出現的病理變化,雖有相剋太過、相剋不及和反剋之不同,但總的來說,可分強弱兩個方面,即剋者屬強,表現為功能亢進,被剋者屬弱,表現為功能衰退。因而,在治療上同時采取抑強扶弱的手段,並側重在制其強盛,使弱者易於恢復。另一方面強盛而尚未發生相剋現像,必要時也可利用這一規律,預先加強被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發展。

抑強:用於相剋太過。如肝氣橫逆,犯胃剋脾,出現肝脾不調,肝胃不和之證,稱為木旺剋土,用疏肝、平肝為主。或者木本剋土,反為土剋,稱為反剋,亦叫反侮。如脾胃壅滯,影響肝氣條達,當以運脾和胃為主。抑制其強者,則被剋者的功能自然易於恢復。

扶弱:用於相剋不及。如肝虛郁滯,影響脾胃健運,稱為木不疏土。治宜和肝為主,兼顧健脾,以加強雙方的功能。

運用五行生剋規律來治療,必須分清主次.或是治母為主,兼顧其子;治子為主,兼顧其母。或是抑強為主,扶弱為輔,扶弱為主,抑強為輔。但是又要從矛盾雙方來考慮,不得顧此失彼。

根據相剋規律確定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抑木扶土法: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藥治療肝旺脾虛的方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調理肝脾法屬此法範疇,適用於木旺剋土之證,臨床表現為胸悶脅脹,不思飲食,腹脹腸鳴,大便或秘或溏或脘痞腹痛,噯氣,矢氣等。

培土制水法:培土制水法是用溫運脾陽或溫腎健脾藥以治療水濕停聚為病的方法,又稱敦土利水法、溫腎健脾法。適用於脾虛不運、水濕泛濫而致水腫脹滿之候。

若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脾陽,則腎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濕不化,常見於水腫證,這是水反剋土。治當溫腎為主,兼顧健脾。

所謂培土制水法,是用於脾腎陽虛,水濕不化所致的水腫脹滿之證。如以脾虛為主,則重在溫運脾陽;若以腎虛為主,則重在溫陽利水,實際上是脾腎同治法。

佐金平木法:佐金平木法是清肅肺氣以抑制肝木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瀉肝清肺法。臨床上多用於肝火偏盛,影響肺氣清肅之證,又稱「木火刑金」。表現為脅痛,口苦,咳嗽,痰中帶血,急躁煩悶,脈弦數等。

瀉南補北法:瀉南補北法即瀉心火滋腎水,又稱瀉火補水法、滋陰降火法。適用於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證。該證表現為腰膝酸痛,心煩失眠,遺精等。因心主火,火屬南方;腎主水,水屬北方,故稱本法為瀉南補北,這是水不制火時的治法。

但必須指出,腎為水火之臟,腎陰虛亦能使相火偏亢,出現夢遺、耳鳴、喉痛、咽乾等,也稱水不制火,這種屬於一臟本身水火陰陽的偏盛偏衰,不能與五行生剋的水不剋火混為一談。

五臟和季節的關係

木對應春季,火對應夏季,土對應長夏,金對應秋季,水對應冬季。在各個季節裡,對應的臟負擔較重,而所相生的臟得到補益。比如春季易流行肝病,因為春季木生火,肝的負擔重。同時由於木生火(心),所以心情容易舒暢。

五臟強弱和性格的關係

在性格方面,五行生剋若不平衡,火多無制,急躁而欠涵養。水多無制,聰穎而意志不堅,亦且好動。木多無制,情重而仁厚。金多無制,精乾而敏銳。土多無制,慈厚而好靜。當然即使這樣,通過後天的自我控制仍然可以達到性格平衡。

五行的相生和相剋是密切關聯又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掌握五臟六腑的生剋規律將為你打開通往健康的大門。

五臟之間的相生關係是怎樣的呢?

在我們的身體裡,腎屬水,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

按五行裡面五行生剋的規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換句話說,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腎好,腎好——肝更好。用中醫的語言來說呢,就是肝(木)藏血以濟心(火),心(火)之熱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肅下降以助腎(水),腎水之精以養肝(木)。

五臟之間的相生關係,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一種互幫互補的良性循環關係。

五臟之間的相剋關係又如何呢?

有相生就有相剋,也就是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五臟六腑其實是「五權分立」的關係,它們既相互幫助,又相互約束,這樣才能達到體內五行的和諧。如果說相生是一種你好我好,相互幫助的關係,那麼相剋首先是一種相制約的關係。

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即金剋木;肝氣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滯,即木剋土;脾的運化,可以避免腎水的泛濫,即土剋水;腎水的滋潤,能夠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剋火;而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即火剋金。

正常情況下,這種相互約束就是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

但是,在身體有了某些病變的時候,這種相剋的關係,往往表現為制約得太過頭,而使得壞的影響順著這個循環圈,相互傳染。

木剋土,對應到五臟裡,就是肝剋脾,也就是說如果肝受傷了的話,就會影響到脾,你就不想吃東西,覺得胃脹,腹脹等等,這就是肝對脾產生了一個壞影響。所以,你胃不舒服的時候,其實應該先去調調肝。

如果你的脾胃不好,不一定是脾本身出了問題,很有可能是肝不好了,而對脾產生了影響。這時候,好好調調肝,脾胃就能恢復正常。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跟心臟病鬥爭了幾十年,最後還是沒治好。其實這是忽視了五行養生裡面水剋火的道理,也就是說腎剋心,為什麼很多心臟病人的腎都不太好,腎不好就會影響到心,所以,心臟病人如果能在養心的同時,再好好地保養自己的腎,心臟病就能得到很大的緩解。

還有,當心有火時人會出現胸悶氣短,前胸痛等症狀,因為心剋肺。肺有火時,肝火更旺,這就是肺剋肝。

五行的相剋還體現在我們的情志上,比如,為了避免樂極生悲,人得志的時候、大喜的時候,應該想點「恐」,即還有什麼自己怕的東西;憂慮過多,就找點喜事來樂一樂;需要慎重思考的時候,千萬別發「怒」,要不事情就完蛋了;怒火中燒的時候,就想點「憂」事;危急與恐懼時,以「思」剋服,就是沉著冷靜……如此等等。

五行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的理解!

一: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係,其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遞相剋制、制約的關係,其規律是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剋制,為五行之間的異常剋制現像。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剋制,為五行之間的異常剋制現像。
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系統關係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影響下所產生的反常狀態,都是指五行之間不正常的相剋。作為人體,則是病理上的相互傳變。
相乘:即相剋的太過,超過了正常的制約力量,從而使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的協調。此種反常現像的產生,一般有兩種情況:
1、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凌其弱。如土氣不足,則木乘土(虛)。
2、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它行制約,恃其強而襲其應制之行。如木氣亢極,不受金制,則木(亢)乘土,從而使土氣受損。
應當說明,「相剋」與「相乘」是有區別的。
相侮,即相剋的反向,又叫「反剋」,是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
1、是被剋者亢極,不受制約,反而欺侮剋者。如金本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制,反來侮金,即為木(亢)侮金。
2、二是剋者本身衰弱,被剋者因其衰而侮之。如金本剋木,若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
一般來說,凡因某一行過度亢盛而產生相乘或相侮,如木亢乘土或木亢侮金等,在病變過程中常表現為機能過亢的實證性病理變化;而因某一行虛衰所導致的相乘或相侮,如木乘土虛或木侮弱金等,則常表現為機能不足的虛證性病理變化。

二:相生、相剋、相乘、相侮對應的五臟生剋乘侮

首先談:相生
1、木生火五臟對應的是肝生心
2、火生土五臟對應的是心生脾
3、土生金五臟對應的是脾生肺
4、金生水五臟對應的是肺生腎
5、水生木五臟對應的是腎生肝

其次談相剋:
6、木剋土五臟對應的是肝剋脾
7、土剋水五臟對應的是脾剋腎
8、水剋火五臟對應的是腎剋心
9、火剋金五臟對應的是心剋肺
10、金剋木五臟對應的是肺剋肝

再次談相乘
11、木乘土五臟對應的是肝乘脾
12、土乘水五臟對應的是脾乘腎
13、水乘火五臟對應的是腎乘心
14、火乘金五臟對應的是心乘肺
15、金乘木五臟對應的是肺乘肝

再談相侮
16、木侮金五臟對應的是肝侮肺
17、金侮火五臟對應的是肺侮心
18、火侮水五臟對應的是心侮腎
19、水侮土五臟對應的是腎侮脾
20、土侮木五臟對應的是脾侮肝

共二十條,簡稱為病機二十條,每一條在臨床上都可以得到靈活的運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0

好友

309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9-3-5 20:32:00 |只看該作者
非常有用
非常感謝
人人受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3 18:53 , Processed in 0.027584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