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359|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壞悲喜都是心識

[複製鏈接]

7

主題

0

好友

1358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10-7 12:01: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晴報專欄】看到一位名教授過了百歲後寫的一個字掛,一個學過書法的朋友說,教授這幅作品好像和從前的筆法不同,但又無法說出當中的變化。另一位有學佛的書法老師,卻說教授這幅作品突破了以往的筆法,甚至風格是自然、無心,跳出他的書法慣性,是具禪味的佳作。那時頓覺那幅字掛很超脫。
我不懂書法,只是當時受到書法老師的品評影響,而且也有分別心,覺得老師的說法一定比業餘的人具權威性,那刻是心隨境轉,換了一個時空,我可能感覺不到新舊作品的分別。而那位朋友可能受到學過書法知識的影響,無法跳出自設的圍牆,感覺不到新作的創意,不能道出新舊作品的不同之處。所以很多事物本身都是中性的,是好事還是壞事,是開心還是令人懊惱,是帶來正面還是負面情緒,都是我們受過往經驗影響和心識的結果,而我們把心識當作事實。
所以,我們民族歷史裏的哲學和宗教學也特別注重調心的功夫,最終修行目標可能不同,但都離不開以修心作重要訓練,如新儒家王陽明說:「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心外無事。」佛教的禪宗,更是以恢復未被後天物慾蒙蔽的本心為成佛之道,唐代馬祖道一禪師被問「如何是佛?」時就答道:「即心即佛。」
隋代智者大師創立的天臺宗(中國佛教一重要流派)教義精髓是「一念三千」,三千代表世間一切事實,一切都在我們一念之間。很多事情的演變令我們開心還是心情變壞,都首先取決於主觀心識,然後才會受身邊的事或人影響我們的判斷。
古今中外描述因心魔釀成悲劇的歷史故事和文學作品很多。最著名之一是莎士比亞的《奧賽羅》,如果他不是內心自卑,導致他不能信任妻子對他的愛,就不會給劇中反派、他的掌旗官伊亞高唆擺,誤殺妻子苔絲狄蒙娜。
雖然嚴重性不一,但因心裏有成見而導致的誤會恐怕天天發生,現在佛教注重入世,故很多不同流派,無論藏傳密宗、中國禪宗、南傳(斯里蘭卡,東南亞)佛教對初學者的指導都是教大家明心見性(不受後天慾望蒙蔽真心),管理情緒的「修心世間法」。例如在港有傳教的一行禪師(禪宗)的禪修指導的主題之一是正念,密宗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最近公開演講的主題是禪修達至覺知和愛與慈悲,密宗嘉旺竹巴法王的暢銷書是《慈悲‧覺醒‧每一天》。讀者如想學禪修來調控情緒,該很容易找到嘗試性的學習機會,毋須擔心開始時宗教元素過重。

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馮孝忠/007001004072/%E5%A5%BD%E5%A3%9E%E6%82%B2%E5%96%9C%E9%83%BD%E6%98%AF%E5%BF%83%E8%AD%98/231682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0

好友

1113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沙發
發表於 2016-10-7 22:34:1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0

好友

478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6-10-8 09:04:16 |只看該作者
無樂、無相、都是假名、世俗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2-1 03:54 , Processed in 0.015548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