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conniehung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苦得樂的法門

[複製鏈接]

48

主題

0

好友

2873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1#
發表於 2014-5-12 23:28:39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好文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0

好友

463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12#
發表於 2014-5-13 00:31:21 |只看該作者
GraceLeung 發表於 2014-5-9 14:28
首先多谢Connie Hung,找來這篇好文章。
由於現在天羅地網太多料資,這篇好的文章
很快被洗版了,不是有心人 ...

謝謝你的回應,我只是感覺這文章有道理所以找來分享,希望我們一同提醒自己而已,本身不是佛教
中人但喜歡聽有道理的說話和文章來提升智慧人生.
而黃偉文在face book有一friends 群的,他常有感而發地寫一些啟發人生的文章,值得我們看看的
請你們有時間也探視一下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0

好友

463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13#
發表於 2014-5-13 00:51:30 |只看該作者
chrisX9 發表於 2014-5-12 11:57
離苦得樂既法門? 斷見惑破我執﹗我都好想知道呀.....係要講得出而又做得到果隻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法門其實是否在你自己? 先學會清楚瞭解自己,郭博士常常提醒我們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0

好友

463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14#
發表於 2014-5-13 01:02:00 |只看該作者
CHUN 發表於 2014-5-12 11:06
佛陀所教導離苦得樂的法門只是涉及心靈方面。
經長久的心智到訓練,令煩恼熄滅。
身體老病死的苦,又好難攪 ...

煩惱熄滅了病也會少了喎,常說花開花榭是定律不能妄想可以避免的,再跟博士練習健身功夫那麼
要走也舒服些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0

好友

2527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5#
發表於 2014-5-15 23:57:30 |只看該作者
多谢楼主和其他網友的討論
博士常說,如只有法門,沒有法門是不行的。
我希望網友們不走錯路。
以上法側都是我們想出來的,不能證實見否如此。
希望名師(博士)能給一點明燈。
讓大家不走錯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0

好友

2527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6#
發表於 2014-5-15 23:59:38 |只看該作者
多谢楼主和其他網友的討論
博士常說,如只有法門,沒有行門是不行的。
我希望網友們不走錯路。
以上法側都是我們想出來的,不能證實見否如此。
希望名師(博士)能給一點明燈。
讓大家不走錯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0

好友

2676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7#
發表於 2014-5-25 01:36:27 |只看該作者
有一個最為人所熟知、喜好而又是最實用的修習法門,叫做「憶念出入息法(數息觀)」。這是與身體有關的。只有在修習這一法門時,才需要採取一種經中指定的特別姿勢。經裡所指示的其他修習方法,就無此限制,無論行住坐臥都可隨意為之。但修習數息觀則必須跟據經典趺跏而坐,保持身軀端直而心念警覺。趺跏而坐不易實行,非一切國家人士(尤其是西方人士)所能清輕易辦到。因此,趺跏坐有困難的人,可以坐在椅子上,只要身體端直,心神警覺就行。這項修習中,端坐極為重要,但不是僵坐。兩手須很舒適地擱在膝上。如此坐定後,可將兩眼閉合,或凝視鼻端,隨各人方便為之。

每人日夜呼吸不停,但自己絲毫不覺,因為從未有人以分秒的時間,將心神貫注在呼吸上。而如今要做的,正是這個。(方法是)照平時一樣的一呼一吸,絲毫不要用力。只將精神集中於這呼出吸入上,凝神觀察這吸進呼出的動作,保持對這呼吸的警覺,使時刻都了了分明於這一動態。你呼吸時,有時深,有時淺。這並不打緊,只顧自自然然的呼吸去。惟一的一點是你在深呼吸時,心中須有數這些是深呼吸,如此這般。換言之,你的心力須集中在呼吸上,使你對於它的動作變化,無不了然於心。忘掉你的周圍環境以及其他一切事物,不可抬眼視物,這樣的試練五至十分鐘。

開頭的時候,你會發覺全神灌注在呼吸上,非常的不容易。你會奇怪你的心這麼這樣會跑,它就是不肯停下來。你想東想西,耳中只聽到外面的聲音。你的腦筋混亂、思緒紛飛。你也會覺得沮喪失望。但是如果你繼續不停的練習,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五至十分鐘,慢慢的,你的心就會集中在呼吸上了。過了一段時間,你就會經驗到一剎那(的定境),你的心神全部灌注在呼吸上,連近身的聲音也都充耳不聞,一時間外境俱泯。這一短時間的(定境),是一種了不起的經驗,充滿了喜悅與寧靜。你但願能繼續保持它,但是這時你還作不到這一點。不過只要你經常不停的練習,這種經驗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發生,而每次定的時間也會逐漸加長。這就是你繫心於呼吸上至忘我之境的時候了。只要你老覺得有你自己存在,你就不能集中注意力於任何別的東西。

這個念念不離呼吸的修習法,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一種。其目的在發展注意力,以達到非常高的禪定境界。此外,集中注意力(定力),對於任何深刻的了解、深透的內觀,以洞察萬物的本性包括體證涅槃,都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這些,呼吸的練習更有立竿見影的效驗。它對你健康上大有裨益;能增進你的安眠,鬆弛緊張的身心,增進日常工作的效率。它能使你寧靜安詳。即令在你精神緊張或興奮的時候,如果練習幾分鐘的數息,你就會馬上覺得安靜平定了下來,好像在一段休息之後剛剛覺醒一般。

另一種非常重要、實用而有益的修習方法(心智的發展)是:不論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動手也好,日常起居也好,從事公私工作也好,要時刻念茲在茲了了分明於你的每一舉動。你或臥或立或坐或行,或安眠,或曲臂伸腿,回顧前瞻,穿衣吃飯,言談靜默,大小便利,凡此一切以及其他種種活動,你必須時時刻刻了了分明於你所作的每一動作。也就是說,你必須生活在當前的瞬間中、現在的行為中。這並不是說你不應想到過去未來。相反的,你在與眼前的時刻行為有關的方面,一樣可以想到過去未來。

一般的人,並不生活在他們眼前的生活中,他們都生活在過去或未來裡。雖然看外表他們似乎是在此時此地做著些什麼,實際上,他們是生活在他們思想中的另一世界裡,生活在虛構的問題與苦悶裡。通常他們是活在過去的記憶中,或對未來的欲望與懸揣之中。因此,他們並不生活在他們目前在做的工作裡,也不樂於這工作。所以,他們就對現況不滿、不開心,而自然而然的不能對當前像是在做的工作,獻出全部的身心了。

有時你在餐館裡,看見有人一邊吃飯一邊閱讀,這是一種很常見的事。他給你的印象是一個大忙人,連吃東西都沒有時間。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吃東西,還是在閱讀。你也許可以說他正兩事一起做,而實際上,他那樣也沒做,也那樣都做得沒味道。他的心神不寧而緊張,不樂意做目前正在做的事,不生活在眼前的瞬間,卻不知不覺地、愚蠢地想要逃避人生。(這意思卻不是說在吃飯的時候不可以和朋友談天)。

不論你想什麼辦法,你都無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著,不管是在村鎮裡,還是在巖窟裡,你必須面對人生而生活。真正的生活,是眼前的瞬間,不是已經死掉而消逝了的過去回憶,也不是尚未出生的未來夢想。一個生活在眼前的瞬間中的人,所過的才是真正的人生,而他也是最快樂的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0

好友

463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18#
發表於 2014-5-26 01:37:59 |只看該作者
CHUN 發表於 2014-5-25 01:36
有一個最為人所熟知、喜好而又是最實用的修習法門,叫做「憶念出入息法(數息觀)」。這是與身體有關的。只 ...

謝謝你的無私分享,有時都會有你所講的感覺如果專注一件事的時候側邊發生了什麼也會不知的,
但要像你說的禪定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希望有一天可以修到.   
因為我大多時間都在內地生活所以很多網上不到的,連翻牆都十分困難也不穏定,所以回覆會很遲或會到香港才可以的,香港十分好希望你們能珍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6

主題

3

好友

248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9#
發表於 2014-5-26 13:21:26 |只看該作者
TO: CONNIEHUNG

郭博士回應:「法施正見帖文,吾當隨喜讚賞,祈藉作業之緣,廣度國內同胞,盼緣至時,閣下出席網敘。順頌如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0

好友

463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20#
發表於 2014-5-30 21:03:12 |只看該作者
感激郭博士的回應,我曾到過貴公司購買瑞士礦泉水的但因為太遠和重所以現在少了,希望不久將來可以在這裡買到你的礦泉水吧.
其實我都是香港人只是現在這裡居住而已,從郭博士早在人網開咪時已經跟隨到現在了,郭博士博學多才令人敬佩希望能從中學習,
只是現在這裡上不了youtube如果能有聲音檔可以下載便更加完美了,望博士事事如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0-11 13:27 , Processed in 0.015588 second(s), 17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