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6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之聲]_德語媒體:歐洲應當自己花錢開展中國研究

[複製鏈接]

1214

主題

0

好友

489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1-10-31 02:31: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德語媒體:歐洲應當自己花錢開展中國研究
30.10.2021
[德國之聲]


德語報刊繼續關注德國孔子學院有關習近平的講座被北京方面叫停的議題。《新蘇黎世報》認為,歐洲的高校應當停止和孔子學院的合作,讓這家文化機構像歌德學院那樣在各地獨立運作。《漢諾威匯報》則批評了德國高校在此問題上的猶豫不決。




魯爾都市孔子學院與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有合作關係



(德國之聲中文網)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歐洲大學需要中國知識,但是不需要孔子學院"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作為文化傳播者的孔子學院有權繼續在歐洲開展活動,但是民主國家的高校應該和其脫離關係。



"對於歐洲的大學而言,孔子學院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只需要花很少的錢就能開設相關的語言和文化課程。這是因為大部分的課程費用都來自一個中國基金會。長期以來,這個模式都運作得很好,直到中國政府開始干預孔子學院的課程內容、並且為公眾所知。"



"歐洲亟需更多的'中國能力',包括會說中文的人、研究中國的人、曾經在中國生活過的人。但是構建這種能力的過程,必須不依賴於中國政府。為此,高校以及納稅人必須願意為此投入更多資金。孔子學院不能被當作是低成本開設漢學系或者東亞問題研究所的手段,儘管人們常常這樣認為。"



"目前的情況可謂是雙輸:歐洲大學陷入了百口難辨的境地,他們將信譽出借給了一個嚴格限制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的國家的派出機構。而對於中國而言,其派出機構如今也背負了'政府喉舌'的惡名,因此也無法如願施展'軟實力'。阻止開展有關習近平的講座,對於中國而言就是一個烏龍。所有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在孔子學院內開展公開辯論的人、致力於搭建跨文化橋梁的人,都彷彿被扇了一記耳光。而那些長期以來指責孔子學院充當中國政府宣傳工具的人,其質疑則得到了證實。"



"顯然,中國政府想在世界各地都不惜一切代價地貫徹自己的紅線。這種笨拙的外交,不僅僅傷害中國企業,也會傷害海外華人。人們會更加強烈地認為,中國政府掌控著一切,能夠隨時介入。比如:TikTok的用戶數據會不會流向中國?在西方國家工作的華人學者會不會是一個間諜?空穴來風、無法證實的狐疑,將會越來越多。"



"不管北京如何試圖讓人們認為孔子學院是獨立於政府的,孔子學院永遠不會真正獨立。其實,孔子學院也不必獨立於政府運作。一個國家在境外促進其語言文化的傳播、弘揚其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是合理的。德國也有歌德學院,法國也有法國文化協會,英國則有英國文化協會,但是這些機構在海外一半都是租用私人空間,而不是掛靠在當地的大學。比如,北京的歌德學院就分別在科技園區以及藝術家聚居區設立用兩處機構。"



"所以,解決方案很簡單:西方大學必須切斷和孔子學院的聯繫,從而確保其科研和教學的獨立性。漢堡大學就在2020年停止了和孔子學院的合作關係。現在,漢堡的孔子學院自己另外租用了場地。"




漢諾威大學的孔子學院開設於2017年


《漢諾威匯報》以"漢諾威大學必須採取行動"為題,刊發短評指出,光是指責中國方面是不夠的,德國高校也必須有所動作來回應中國方面的粗暴干涉。



"誠然,由於緊密的經貿關聯等因素,德國必須和中國保持對話。但是不能不惜一切代價,尤其是言論自由的代價。孔子學院在德國通常是和當地高校合作運營,這本應確保公開的交流。如果公開交流不再可能,德國高校就應該撤出合作。漢諾威大學沒能及時做出適當的回應,這說明他們仍然沒有認識的問題的嚴重性。"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16 14:08 , Processed in 0.012904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