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2071|回復: 2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孫子兵法傳奇演義 - 興亡的輪替 (6 & 7)

[複製鏈接]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5-6 00:29:10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2-8 15:55 編輯

孫子兵法傳奇演義  - 興亡的輪替  (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商紂一如夏桀,亦是好女色之暴君.忠臣費仲三次進諌,紂王非但不聽,甚至處死費仲.
百姓不堪暴政,紛紛攜家帶眷逃往鄰國.
由此看來,殷之滅亡為期不遠.
那時,統治岐山(今陝西省)之西伯侯姬昌聰明勇敢,擊敗入侵之蠻族,境內之人民過著祥和之生活,四方之人紛紛投歸西伯.
西伯侯見紂王殘害人民,亦非視若無睹,內心亦曾計劃推翻紂王,施行仁政.
有日,西伯侯與宜生遂一同前往東方狩獵.
不久在沼澤旁,聞得四,五個釣者歌曰:
憶昔成湯掃桀時
十一征兮自葛始  
堂堂正大應天人
義旗一舉全無敵
往今六百有餘年
祝網恩波將竭息
懸肉為林酒作池
鹿台積血高千丈

西伯侯聞之大為吃驚,因為此歌敍述成湯伐夏建殷之事,也暗示建立新朝之時機已到.
「此歌何人所教?」西伯侯不勝訝異,遂問其中之老者.
老者道: 「此歌乃從一八十歲白髮老翁之處學來.」
「此為何人?」
「此人行逕殊異,垂釣不用釣鈎,亦不用釣餌,釣了一生,未曾釣過魚.」
西伯侯和宜生聽了很訝異.
「諸位可知此老先生之居所?」
「他一向在十里外之磻溪渭水畔,兩位可往彼處尋找,或許此時正在河邊垂釣.」
兩人趕到磻溪,尋不著那位白髮老翁,只聽得一個釣者在渭水畔唱道:
春水悠悠春草奇
金魚未遇隱磻溪
世人不識高賢志
看作溪旁老釣磯
歌詞意味深長,西伯侯遂問那位釣者: 「此歌何人所教?」
「此乃從隱居於渭水畔石室之八旬老翁處學得.」
兩人即刻去尋找渭水畔的石室.果然河旁有間石室,但入口雜草叢生,似無人居住.
兩人上前敲門,結果一小孩應門而出.
「請問主人在否?」
「我家主人今晨上山採藥,約三天後返家.」
除了三天後再來,亦別無他法.兩人問小童:
「聞說你家主人釣魚從不用釣鈎,因而從未有魚上鈎,此事可真?」
小童笑笑,答道: 「我家主人不釣魚而釣歲月.」
此老翁就是日後輔佐西伯侯滅紂王的姜太公.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0

好友

2622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28#
發表於 2022-8-28 15:59:1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7#
發表於 2022-2-8 15:54:13 |只看該作者
興亡的輪替  (7)(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稍微躊躇之後,突然開口:
「晚輩愚昧,可否請教先生大名?」
白髮老翁笑笑,回道:
「侯伯大人只要知道吾乃荒野中八十老翁便成了,姓名又有什麼意義?」
西伯侯叩頭再求:
「先生這麼說,太謙遜了。晚輩定依先生指示,廣施仁德,拯救苦難人民,請先生務必示尊姓大名。」
白髮老翁終於點點頭說道:
「侯伯大人既然如此誠意,又怎能再隱瞞。敝姓姜,名呂尚,別號飛熊,人人稱我「姜太公」,渭水河畔垂釣八十餘年。」
別號「飛熊」!西伯侯眼前一亮,突然想起數天前熊在夢中出現之事,又驚又喜。
「今日之會,定為天佑,請先生助晚輩完成大業。」
「侯伯大人言重了。吾乃無用之老者,承蒙大人謬賞,吾將竭盡所能。」
「晚輩欲請先生共往岐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好,恭敬不如從命。不過,有一事必須言明。」
「何事?」
「侯伯大人一直以晚輩自稱,到了岐山之後,我們之間就有了君臣之義,請不要再以「晚輩」自居。」
「晚輩怎能以君臣之禮對待先生呢?」
「要共謀大事,就不能失去君子之禮。朝綱既亂,如何成事?」
姜太公面如秋霜,嚴峻地說。
「既然先生如此誠意. .. .. .. . .」
回到岐山後,西伯侯特封姜太公為「鎮國大軍師」,並賜號「太公望」,內政由姜太公全權掌理。
太公望呂尚並不希望位居高官厚祿。
「臣惶恐。假使殿下不容許臣施行幾項基本政策,臣將不敢高居軍師之位。」
西伯侯一聽,立刻正襟危坐。
「我那裡不容許呢?請先生明示。」
「要治理國家,必須做到三點。第一、敬天;第二、愛居;第三、廣結賢士。」
「能做到此三點,國家將如何?」
「王者,使百姓富足;霸者,使軍人富足;更次者,官僚自足;最下者,只求自己享受。有志天下的人,應牢牢記之。」
「軍師之言甚是,我一定努力為百姓謀幸福。請軍師代掌國政,治理國家。」
於是西伯侯大開倉庫,將糧食賑糧挨餓受凍之百姓;同時廣徵民兵,由姜太公在陣前實施嚴格的軍事訓練。不到兩、三年,天下民心盡歸西伯侯,軍力方面,亦無人能出其右。
另一方面,暴君紂王猶不知局勢已有變化,仍舊和妲己飲酒作樂,不理朝政。
數年後,在姜太公輔佐之下,西伯侯終於討伐紂王,建立周朝。
殷延續二十九代,建國六百四十年,猶如朽木一般,朝夕之間便滅亡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6#
發表於 2022-2-8 15:53:36 |只看該作者
興亡的輪替(6)(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三日後。西伯侯又來到了磻溪。此時渭水畔坐著一位童顏白髮老釣翁,望著悠悠流逝的河水,唱道:

西風起兮 白雲飛
歲已葛兮 將焉為

西伯侯向前走近。老翁依然吟唱不絕,似乎未曾發覺西伯侯。
唱完之後,西伯侯雙手伏地向前跪拜。
「晚輩乃西伯侯姬昌。紂王無道,生靈塗炭。晚輩雖有心救生民於水火,只可惜心有餘力不足。今日特來此地,求賢人助晚輩,共謀大計。」
白髮老翁急忙扶起西伯侯道:
「在下不過渭河河畔區區老釣翁,有何遠見?既然伯侯大人謬賞,不惜屈尊下問,只好略抒愚見。」
「晚輩謹聆聽先生高見。」
白髮老翁端坐西伯之前,道:
「當今三分之二民心歸向西伯侯,此時乃伐殷建新朝之大好時機。」
「有何良策?請先生明示。」
「圖謀天下有兩種方法:一是即刻興兵攻打紂王;一是隱忍自重,廣施仁德,等待時機來到。」
「先生以為何者優?何者劣?」
「吾取後者。」
西伯侯非常欣喜,又問道:
「何以選後者?」
白髮老翁沈思著,片刻之後言道:
「此時興兵討伐,難以全面獲勝。」
「先生所謂之全面獲勝,有何意義?」
「第一,名義上,侯伯大人依然是殷王朝的臣子,此時攻打紂王,難免犯了以下犯上之罪,即使討伐成功,也無法豎立大義之旗,難服民心呀。」
果然是賢智的見解。
西伯侯感嘆的點點頭,再度開口:
「另外一個理由是什麼?」
白髮老翁沈思了一陣,說道:
「雖然紂行暴政,然朝廷仍有很多賢臣名將,殷的軍力依然強盛,此時興兵,並無勝算,若想成就大事必須等待時機。」
他的神情彷彿天下大勢早已在他的掌握中。
西伯侯聽完感嘆不已。
「先生頗有見識,然而所說之「時」,究竟是何時,請先生賜教。」
「春、夏、秋、冬四季輪替,此乃天地運行之定理。世事皆應天理而行。時機不成熟就出兵,徒然招致失敗。猶如懷胎必須十月,其理同一。」
白髮老翁仰視長天笑答。
西伯侯為一時羞愧,不禁低頭致歉:
「晚輩不德,太性急了。」
「人民備受苦痛,侯伯大人當然心急,然而越心急,越該隱忍自重,仔細策劃才能一舉成功。」
白髮老翁沈默片刻,遂平靜地說道:
「紂王荒淫無度,終將自取滅亡。侯伯大人現應廣施仁德,等到殷亡的前兆出現,即可高舉義旗,如此一來,順天應人勢必成功。」
「先生教誨,晚輩謹記在心。」
西伯侯拱手長揖表達感謝之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5#
發表於 2022-2-3 13:45: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2-3 13:52 編輯

興亡的輪替(5)(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那時,統治岐山(今陝西省)之西伯侯姬昌聰明勇敢,擊敗入侵之蠻族,境內之人民過著祥和之生活,四方之人紛紛投歸西伯侯。
某一晚,西伯侯得一夢,夢見自己獨自端坐殿闕,突然東南方現一熊,行至面前,未久,文武百官向他朝拜。驚醒之後,方知原是南柯一夢。
西伯侯遂命謀士宜生為之解夢。
宜生喜悅非常,答道:
「此夢兆乃主君將有賢人輔佐,順利登基之吉夢呀!熊是聰明之動物,夢到熊表示主君將得賢臣輔佐;而百官拜服御前,不就表示主君將率群臣嗎?既然熊在東南方出現,不如往彼方尋找。」
「夢無非夢罷了,豈可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紂王之暴政已失民心,此時乃圖謀天下之大好時機,主君若無心天下亦無可厚非,明天往東南方尋賢人又何妨?」
西伯侯見紂王殘害人民,亦非視若無睹,內心亦曾計劃推翻紂王,施行仁政。
次日,西伯侯與宜生遂一同前往東南方狩獵,不久在沼澤旁,聞得四、五個釣者歌曰:

憶昔成湯掃桀時
十一征兮自葛始  
堂堂正大應天人
義旗一舉全無敵
往今六百有餘年
祝網恩波將竭息
懸肉為林酒作池
鹿台積血高千丈


西伯侯聞之大為吃驚,因為此歌敍述成湯伐夏建殷之事,也暗示建立新朝之時機已到。
「此歌何人所教?」
西伯侯不勝訝異,遂問其中之老者。
老者道: 「此歌乃從一八十歲白髮老翁之處學來。」
「此為何人?」
「此人行逕殊異,垂釣不用釣鈎,亦不用釣餌,釣了一生,未曾釣過魚:」
西伯侯和宜生聽了很訝異!
「諸位可知此老先生之居所?」
「他一向在十里外之磻溪渭水畔,兩位可往彼處尋找,或許此時正在河邊垂釣。」
宜生對西伯侯道:
「彼所言之白髮老翁大概是主君尋求之人,不如速去渭水,一瞧便知。」
兩人趕到磻溪,尋不著那位白髮老翁,只聽得一個釣者在渭水畔唱道:
春水悠悠春草奇
金魚未遇隱磻溪
世人不識高賢志
看作溪旁老釣磯

歌詞意味深長,西伯侯遂問那位釣者:
「此歌何人所教?」
「此乃從隱居於渭水畔石室之八旬老翁處學得。」
兩人即刻去尋找渭水畔的石室。
果然河旁有間石室,但入口雜草叢生,似無人居住。
兩人上前敲門,結果一小童應門而出。
「請問主人在否?」
「我家主人今晨上山採藥,約三天後返家。」
除了三天後再來,亦別無他法。兩人問小童:
「聞說你家主人釣魚從不用釣鈎,因而從未有魚上鈎,此事可真?」
小童笑笑,答道:
「我家主人不釣魚而釣歲月。」
「釣歲月?」
此話寓意頗深,想必是一位隱居的賢者。
河畔柳樹樹蔭下立著一支釣竿。西伯侯轉身欲離去,見到這支無主的釣竿,有感而發,遂作一首詩交給小童。

求賢遠出到溪頭
不見賢人只見釣
一竹青絲垂綠柳
滿江紅日水空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4#
發表於 2022-2-3 13:45:04 |只看該作者
興亡的輪替  (4)(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新王成湯非常賢明,他深知若要確保帝位永固,第一要民心歸附,第二要懷柔地方諸侯。
湯王一登基,便宴請四十六諸侯,並要諸侯輔佐他治理國事。此外,他開倉庫,賑百姓,使久為虐政所苦之民眾得以安居。凡此種種,民心與諸侯莫不歸順湯王。
成湯任用賢臣伊尹為相,實施善政。一天,湯問伊尹:
「古言,朝廷應有三公九卿與大夫列士,但到底該任用何種人才?」
伊尹拱手長揖道:
「三公要能通天道,九卿要能通地道,大夫要能通人事,列士則要明法度。這些人集於一朝,則國必強盛安定。」
「寡人不德,請卿為社稷著想,替寡人尋求人才吧。」
從此湯王帝位鞏固,亦奠定了殷王朝之基礎。
然而由盛而衰,由興而亡,乃是自然界不變之定律。殷朝對內施善政,對外伐犬戎,一直傳了二十九代兩百多年,傳到紂王,始露亡國之兆。
商紂一如夏桀,亦是好女色之暴君,為了取悅美女妲己,在宮外五里之南陽社,建一個高約一千尺之高台,以金銀寶玉為瓦壁,園中種著奇花異草。忠臣費仲三次進諫,紂王非但不聽,甚至處死費仲。
百姓不堪暴政,紛紛攜家帶眷逃往鄰國。
由此看來,殷之滅亡為期不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3#
發表於 2022-2-3 13:44:28 |只看該作者
興亡的輪替  (3)(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堯之後舜亦是賢君。舜就帝位之後,每日天亮便在田裡耕種,到河邊垂釣,怠惰之市民受感化而勤奮耕作。
舜建都於山西平陽。黃河每到夏季經常氾濫,人民困苦不堪,舜遂派賢臣禹負責整治黃河,結果黃河不再為患。此四千多年前之治水工程或可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早之治水工程。
舜有子商均,但亦仿效堯,將帝位傳給治水有功之禹。
禹有三子:啟、宰、罕,個個賢明。
禹九十多歲時,身染重病,便召群臣至床前。
「吾死之後,帝位務必由賢明之伯益繼承。」
眾臣聽莫不訝異。
「王有三子,皆稱賢明,何以不由他們繼承而另選他人?」
禹搖頭道:
「天下非吾所有。雖然諸子賢能,若吾開先例,帝位私傳於子,恐將來成了家天下。為防患未然,帝位務必傳給賢能之伯益。」
伯益無意即位,他認為帝位應由先皇之子繼承,遂隱居箕山,不問世事,從此失了蹤影。
禹之長子啟登基稱帝,開創了世襲制度。
啟無視父親之遺言而稱帝,地方諸侯非常不滿。
結果堯舜禹三代盛世,逐漸沒落。
賢能之啟一面力行德政,一面讓地方諸侯了解自己繼承王位之苦衷,因而在位之時,尚稱安定,並無重大事件。
啟臨終前,將王位傳給子太康。
誠如禹所憂患,天下已非眾人共有。
諸侯之不滿日甚一日,各自擁軍欲謀奪帝位,從此各地亂事紛起。
統治者為保帝位,更需供養龐大之軍隊來壓制諸侯之作亂。
夏王朝相傳至第十七代君王桀,終於面臨了敗亡危機。
美女與佞臣是夏桀亡國之主因。桀寵信奸臣趙梁、朝中賢臣殘害殆盡;此外,桀又寵幸妹喜,從此日夜宴樂,荒淫無度。
桀為了取悅妹喜,在宮內大興土木,建築瓊宮瑤台,於是勞民傷財,生靈塗炭。
桀在宮外挖了一個大池,池上浮著五色玲瓏之鳳凰花舟。池內注滿酒,當時人稱酒池。不但如此,桀又在池邊之樹掛滿肉塊、肉乾,以便和妹喜遊池時,隨時享受佳餚美酒,時人稱之為肉山脯林。後世常用之「酒池肉林」,亦由此而來。
君主不勤國事,奢侈淫亂,廣招民怨,焉有不亡之理?
成湯深知夏桀無道民心怨憤,遂以今之河南為根據地,率一萬五千人討伐夏桀。
夏桀大失民心,宮內外數千名守兵各自奔逃,竟無一人肯為君王效命。
結果桀在宮內自焚,時當三千五百多年前,歷經四百五十多年的夏王朝終於被新王朝殷所取代。這是史上第一個以臣弒君建立新朝的先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2#
發表於 2022-1-30 15:49:17 |只看該作者
興亡的輪替  (2)(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古代地廣人稀,即使有爭戰之意也苦無對手,而人民亦過著和平安定之生活。
民間一直傳頌著擊壤歌。
當此之時,全世界大小之國約有三百之多,而為政者莫不高呼建設富裕之社會,問題在於人民不見得能享受此等幸福。由此看來,我們得以想像堯帝時代擊壤歌所歌頌之太平盛世。

遠古時代,民間爭頌擊壤歌,為供讀者參考,謹將擊壤歌抄錄如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唯獨在承平之世,才唱得出如此逍遙之歌。鑿井、耕田一一一承平永樂之美景,何等悠閒自在。

史記對堯帝時代有如下之描述:
堯帝之生活與人民無異,住在簡陋之茅屋裡。當堯看到飢寒受凍之人或犯罪者,總是與他們一起受苦。他無時無刻不掛念人民之生活。
由此可知為政者與百姓人民為一體。倘若今日有此賢明帝王,或許民眾亦爭唱擊壤歌。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關係,猶如魚水之關係。魚失水則亡,而魚在水中自由自在,不知水之珍貴。人類缺乏空氣,分秒難以存活,然很少人覺得空氣可貴。

政治之最高理想,無非謀人民自由之生活。故當今每一國之統治者,莫不制定法律以治理國家。

人口增加遂使社會日趨複雜,束縛難以避免,但那些失去價值之法律,則應該完全廢除。

如今,國際間大約以國民所得來區別先進國家與落後國家。吾人不妨深思,經濟之條件,先進和落後之區別,是否應以統治者與人民之關係來決定。

此問題暫且擱著,先談擊壤歌吧。相傳某日,堯帝微服出巡,想籍此察知民情。他行至市集,見一老者坐於路口,一面以土塊敲地打拍子,一面唱著擊壤歌。堯帝聽完之後,喜悅得很。
「帝力於我何有哉!」從字義而言,此話有輕視君主之意,按古法,早該處以叛逆之罪。
堯帝聞之非但不怒,反而欣然有喜色。由此可知,堯帝不傀為賢明聖君。

堯稱帝五十年,力行德政。他自知兒子平庸愚昧,才幹不足以治國,遂將帝位傳給賢能一一一舜,此等胸懷絕非常人。通常人一旦登上權力之顛峰,即令犧牲一切亦不願放棄,此種例子不勝枚舉。而堯不囿於私心將天下傳給自己子孫,反而由賢人舜來繼承,此等見識何等不凡。
堯帝時代文化亦可觀,例如:爛柯故事之圍棋即堯帝時發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1#
發表於 2022-1-30 15:48:3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2-3 13:47 編輯

興亡的輪替  (1)(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簡言之,「歷史乃重複不斷的分裂與統一。」

一切生物分裂不斷,亦增殖不斷。分裂之個體,在艱苦環境中,為求生存,不得不與其他種族鬥爭,贏取勝利。此即達爾文進化論「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之意。

此生存原則亦能用在國與國之間,或人與人之間。

國家民族之盛衰興亡,國與國之聯盟對立皆本於此原理。不僅人類如此,其他生物亦然。有史以來,民族意識薄弱之民族,絕難長久生活,終不免慘遭滅亡之命運,求諸歷史,更能佐證。

吾人不妨以韓國歷史為例。韓國乃單一民族,民族意識極為強烈。自檀君(韓開國君主)以來,至今已歷四千三百多載。其間分裂與統一無可避免。對內,分裂與統一不斷更迭,直至今日韓國依舊處於南北對峙的局面;對外,自古以來亦曾多次被侵略者強佔。

就個人、民族、國家而言,生存即一埸沒有槍聲之戰爭,一埸沒有寬容、沒有僥倖,必須賭命爭鬥,極為激烈之戰爭。政治如此、文化如此、商場更是如此。唯有勝者才能生存,人生便是如此。

人類天生愛好和平,卻又必須為生存而鬥爭,在如此矛盾之環境中,悲劇自不待言,和平無非理想罷了。在現實世界中,永無休止之鬥爭,方能確保生存之權利。

論及春秋戰國之前,不妨先巡視古代之歷史。

堯舜時代乃理想之太平盛世,根據史記記載,堯帝登基於西元前四三七六年 至西元前二三九○年之間;韓國今年是檀紀(從檀君誕生那年算起)西元前四三一九年,可見堯帝比檀君早了五十七年。韓國在檀君之前依舊為亳無政治組織之空白時代,而中國在堯帝之前仍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時代,而且三皇時代維持了約三千年之久。可見韓國之歷史根本無法與中國悠久之歷史相比。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0#
發表於 2022-1-22 12:57:31 |只看該作者
晏平仲之豪氣  (9)(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數日後,晏平仲和伍子胥到達齊國,談起孫武:
「孫武曾說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伍子胥佩服道:
「此乃亙古名言。平凡如子胥,只知求戰制勝,那裡明白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伍子胥不禁肅然起敬。
不久,晏平仲與伍子胥和孫武見面。
伍子胥一見孫武,即叩拜,道:
「今日得見先生,至感榮幸。」
孫武慌忙伸出手扶起伍子胥,道:
「伍將軍,對我這天涯流浪客太過獎了。孫武平日即盼與將軍見面,今天終於一償宿願。」
晏平仲站起身,打算離開,道:
「久久相互傾慕,今日終於得見。你們盡量聊聊聊吧。哈!哈!哈!」
晏平仲離開,留下伍子胥和孫武二人相對。
「約八年前,先生曾於天柱山擒一女密探,且知是楚國伍子胥所派,這件事,你還記得嗎?」
「以婦人為密探在當時乃獨創奇特之手法,除將軍外,不做第二人想。」
「子胥由女密探口中,聞知先生所言,驚異非常。先生何以斷定為子胥所為?」
「若要研究兵法之術,必須掌握、研判各國將領性格和作戰手腕,因此當時已知楚國名將伍子胥。」
「而當時,子胥竟不知齊國有位兵法家孫武。先生卻對子胥所作所為瞭若指掌。先生實在是位可怕人物。」
「哈!哈!今日相見,才知孫武僅是一位平凡的人吧。」
二人朗聲大笑。
伍子胥對孫武說:
「子胥多年來仰慕先生風采,今日得見,想拜先生為師,先生該不會嫌棄子胥吧。」
孫武笑道:
「伍將軍乃楚第一謀士,而孫武僅為一天涯流浪客,無顏言師。在此亂世,能坦誠相見之人已不多。不如彼此推誠相與,結為知己吧。」
伍子胥似突然想到,便又問道:
「聽晏大夫言,您曾說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子胥聞言,深受震撼。」
孫武立即放聲笑道:
「此乃自伍將軍身上所悟之哲理。」
「因子胥所悟?」
伍子胥睜大雙眼,困惑地反問。
孫武笑答:
「將軍在秦鬥寶大會中,劍不出而能粉碎秦王陰謀,此即為不戰而屈人之兵。而孫武不過加以理論罷了。真正令人敬佩的是將軍,而非孫武啊。」
伍子胥十分高興。孫武道:
「孫武認將軍為師,而將軍卻欲認孫武為師。哈!哈!哈!」
兩人笑逐顏開。伍子胥又道:
「先生研究兵法,皆按照自然運行之理。子胥可否拜讀先生所著兵書?」
「兵書尚未完成,待完成之後,必請將軍賜教。」
兩人對坐互飲,酒落歡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 16:31 , Processed in 0.019307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