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派的起源 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發展,自宋代已經有南移的趨勢,而明代更因為外國的遠洋通商,東南沿岸的海港漸漸變成商業重鎮。 這種文化的變遷因素,比之金元猶為明顯.
由於地區的氣候環境不同,醫藥由寒涼的地區遷徒至溫帶及亞熱帶地區的發展,再加上西洋傳染病由船員帶入中國,使傳統醫學的治療方法,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傷寒論的治療法當時效用不彰,而且更帶來其他的不良反應,因此漸漸蘊釀而發展出另外一套治療傳染病的新系統,來應付新的疾病,這就是後來清代的溫病學派之成因。
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卻要上溯至明代的吳有性,(字又可 公元1592--1672年)在吳氏著作(溫疫論)的自序中,可以了解到當時溫病發作的情形: 「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其傳有九。 此治疫緊要關節,奈何自古迄今,從未有發明者? 仲景雖有傷寒論,然其法始自太陽、或傳陽明、或傳少陽、或三陽竟自傳變。 蓋為外感風寒而設,故其傳法與溫疫自是迴別!
余初按諸家,咸謂春夏秋皆是溫病,而傷寒必在秋冬時,然歷年較之溫疫四時皆有,及究傷寒每至嚴寒, 雖有頭痛身痛惡寒無汗發熱,總似太陽至六七曰失治,未嘗慱經,每用發散之劑一汗而解,聞有不藥亦自解者,並未嘗因失汗以致發黃譫語狂亂胎刺等症,此皆感冒膚淺之病,非真傷寒也?
傷寒感冒均係風寒,不無輕重之殊,究竟感冒居多,傷寒稀有,況溫疫與傷寒感受有霄壤之別, 今鹿馬攸分,益見傷寒世所絕少,仲景以傷寒為疾病,倉卒失治多致傷生,因立論以濟天下,後世用心可謂仁矣!
然傷寒與溫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諄諄告戒,至於溫疫多於傷寒百倍,安慰反置勿論, 或謂溫疫之症,仲景原別有方論,歷年既久兵火煙沒,即傷寒論乃係散亡之餘, 王叔和立方作論謬稱全書,溫疫之論未必不由之散亡也明矣!
崇禎辛巳(十四年)疫氣流行山東淅省,南北兩直感冒,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闔門傳染。
始發之時,時師誤以傷寒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或病家誤聽七日當自癒,不爾十四日必瘳! 因而失治有不及期而死者、亦有治之太晚服藥不及死者、或妄用峻劑攻補失序而死者、或遇醫家見解不到心疑膽怯,以急病用緩藥雖不即受其害,然遷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之重者更加失治,枉死不可勝紀?
嗟呼!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原無明理,是以投劑不效,醫者徬徨無措,病者日近危篤,病癒急投藉愈亂,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乃死於經之遺亡吁。千載以來,何生民不幸如此?
余雖固陋,靜心窮理,格其所感之氣,所以之門所受之處,及其傳變之體,平日所用歷驗之方,詳述於左以俟高者正之。」 (吳又可 溫疫論 序言) 傷寒與溫病雖然同屬急性傳染病,但性質不同,而且侵犯人體的途徑及器官有異。 傷寒是泛指人體感受風寒之後所得的感冒。在症狀上多出現: 頭頸背痛的太陽症為多,由於侵犯部位屬於經絡上的足太陽膀胱經,在運氣學說的觀念中,太陽是屬於寒水,再因膀胱亦屬貯水的泌尿器官,因此認為此病為寒水所傷,因此簡稱之為傷寒。
在傷寒論的觀念中,此種傷寒病侵犯人體後,其入侵的程序會出現: 足太陽膀胱經、傳入足少陽膽經、再傳入足陽明胃經、或直接由足太陽而傳入足陽明等等現象。 當傳入少陽之時,就會出現偏頭痛、眩暈、胸痛、口苦等,膽經上的症狀。 當傳入陽明經時,就會出現前頭痛、面赤、口乾大渴、飲水而不解、甚至出現精神錯亂、大便秘結等症狀。 這些症狀由表而傳裏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經傳一經的現象,所以又稱之為傷寒六經傳裏。
在治療時,則是根據其所在位置而定,因此,此亦可以稱之為傳染病的橫式分症法。
在傷寒論的治療藥物中,是以辛溫的藥物。 如桂枝麻黃發汗為主,這種治療藥物對寒帶地方的疾病治療效果相當良好, 但因為明代文化重心的轉移,(明定都金陵)人民由寒帶轉移到溫帶地區後,這種傷寒論的藥物在功效上,就大打折扣。
再加上外國傳入的急性傳染病,如:惺紅熱等疾病的入侵,及嶺南一帶的瘴氣等疾病, 在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可能連想都沒有想過的急性傳染病都紛紛出現。 所以在當時一些只捧著傷寒論為寶典的傳統醫師,面對著古書上全無記載的傳染病,一定會手足無措, 而出現吳又可所說的:『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
這種不因疾病而死,卻因醫誤治而亡的情況,這種情形對中國醫學的打擊其實是相當嚴重。 也就在這個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吳又可溫疫論面世,才能令到中國醫學的發展再露署光,而往溫病方向作更進一步的研究。 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歲月,終於在清代葉天干、吳鞠通等名家之苦心研究下,才能制定出溫病的分症及治療方法,完成了溫病學派的治療系統和特色,而且能與傷寒論的地位平分秋色,自成一家者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