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88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陸法會嘅緣起

[複製鏈接]

837

主題

0

好友

991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4 07:39: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水陸法會的緣起

  水陸法會是佛教最隆重的一種儀式,全名「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簡稱水陸法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等,用以追薦,普度「法界聖凡」。

  「法會」是佛教儀式,又作法事、佛事、齋會、法要,為講說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舉行的集會;簡言之,祇要是「以法集會」就稱為法會。印度自古代即盛行此類集會,而且種類名目甚多,例如有「無遮大會」,無遮,是不分聖賢,道俗、貴賤、上下,無遮平等而行財,法二施的法會;或是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的集會,一般稱浴佛法會,星馬一帶稱衛塞節。目前一般常舉行法會有光明燈會、報恩法會、金剛禪坐會,婦女法座會、念佛會、消災會等,這些法會大多於農曆初一、十五舉行,由僧眾諷誦經典,信眾隨眾禮拜,再由有德師僧開示佛法,其後並於寺院中用齋。

  「水陸法會」即設齋食供養水陸有情眾生的法會,南朝梁武帝得寶誌禪師指教,創作水陸儀軌,最初在金山寺舉行。關於最早的水陸法會年代,歷史記載不一,大概在天監四至七年(西元五○五至五○八年),至唐高宗時才流行於天下,而真正盛行是從宋代開始,主要依據宋神宗時東川楊鍔所撰《水陸儀》,現在通行的是清代匯集的袾宏(蓮池大師)《水陸修齋儀軌》。


水陸法會的殊勝

  水陸法會,又稱水陸道場,是佛教佛事中最隆重的一種,即施齋食供養水陸有情,以救拔諸鬼。據說梁武帝蕭衍曾夜夢神僧告之「六道四生,受苦無量,惟啟建水陸無遮大法會拔濟之,始能脫苦。」梁武帝便披覽經論,綜合慈悲梁皇寶懺、阿難過面然鬼王一事等,建立平等施食之意,製作儀文,首於金山寺啟建,由梁武帝當齋:因此最早的水陸法會是由朝廷發起啟建。沿習至今;希望對十法界內六道眾生悉皆度化,除了施食以外,又有誦經持咒的法施,可令受苦眾生心開意解,得法水滋潤,藉此廣結善緣,共成佛事,因此功德最為殊勝。

  啟建一堂水陸法會,需七晝夜才能功德圓滿,共分內壇、外壇七個壇口,外壇又分大壇(梁皇壇)、諸經壇、法華壇、淨土壇、楞嚴壇,華嚴壇供僧信二眾禮懺、修福。其中灑淨、焰口法會及圓滿日的送聖,是整個法會三大重點。總計一次水陸法會約需百位以上法師,動員人力、物力頗巨。

  若法會由一般信徒共同發起、集資修設,稱為「眾姓水陸」;如果財力雄厚,發大心獨資營辦,稱為「獨姓水陸」。佛光山向以廣結善緣為原則,每次啟建水陸法會都希望以萬緣共成佛事;,故稱「萬緣水陸法會」。

  參加水陸法會的意義在於學習平等心度眾,以無遮大會表達對一切眾生的友愛、關懷與好意。除了給予衣食外,更要以佛法令眾生入無餘涅槃,即沒有煩惱、生死、罣礙。


水陸法會的內容

  在老一輩人心目中,「水陸」曾是佛教的代名詞,很多關於佛教的儀式、經文、信仰的知識,都是先從水陸道場裡得到的;其法會內容又以誦經,禮懺、說戒,奉浴、齋僧、放生、放燄口等活動為主。關於水陸法會的種種儀式,主要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懺》和唐代無遮大齋結合發展而成,至宋代形成了穩定的儀式。宗頤撰《水陸緣起》對此作過詳細介紹。

  宗頤說,水陸供養的對象分上中下,「上供養法界諸佛,諸位菩薩、緣覺、聲聞、明王,八部、婆羅門仙;次則供養梵王帝釋二十八天、盡虛空一切尊神;下則供養五岳河海大地龍神、往古人倫、阿修羅眾,冥宮眷屬、地獄眾生、幽魂滯魄、無主無依諸鬼神眾,法界旁生。六道中有四聖六凡,普同供養。對未發菩提心者因此水陸勝會發苦提心;未脫苦輪者,因此得不退轉;未成佛得道者,因此得道成佛。」

  明末祩宏依志磐《新儀》,稍事改刪,行於杭州,清道光年間,儀潤依袾宏之意,詳述水陸法會作法規則,著成《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儀軌會本》六卷,成為現行水陸法會儀式的基本依據。另外,現行水陸法會還雜採清咫觀所撰《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九卷(略為《雞園水陸通論》)和(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十卷中的有關規定。

  現行水陸法會一般須七晝夜,包括結界灑淨、遣使發符,請上堂、供上堂、請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聖等法事內容。從法會壇場佈置來看,一般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其中以內壇為主。外壇則有六個壇場:大壇專門禮拜《梁皇寶懺》;諸經壇讀誦規定的大乘經典如《金光明經》等;法華壇專誦《妙法蓮華經》;淨土壇誦《阿彌陀經》與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華嚴壇靜閱《華嚴經》;楞嚴壇誦持《楞嚴經》。

  此外,水陸法會內壇的基本程式是:第一日外壇灑淨、外壇結界、遣使建幡;第二日請上堂、奉浴;第三日供上堂、請赦、齋僧;第四日請下堂、奉浴、說戒;第五日供下堂、齋僧;第六日主法親祝上下堂、放生;第七日普供上下堂,齋僧、迎上下堂至外壇、送聖,至此水陸法會即告圓滿結束。


水陸法會諸問

  改惡、修善、淨心,是佛教的根本教義,當初梁武帝夜夢神僧告訴他「六道四生,受苦無量,宜建水陸大齋以普濟之」,隔天問文武百官,都不知道所說何意,祇有寶誌禪師建言梁武帝廣尋經教。最後梁武帝派遣法師迎大藏經於法雲殿;每日披覽,經三年才完成儀文。梁武帝手捧儀文、不點燈燭,祈禱表白三寶,水陸儀文若文體不通暢,有所違背教義,不能廣濟眾生,則燈暗如初;若道理契合,希望拜起,燈燭不點自明。祈祝完畢一禮,燈燭盡明,再拜宮殿震動,三頂禮,空中飄下香華,從此,為廣大眾生普度懺罪的水陸法會盛行至今。


水陸法會內壇為甚麼要結界

  水陸法會分為內壇佛事及外壇佛事,內壇佛事主要與四聖六凡交流,是整個水陸法會的主軸核心,由於內壇佛事繁重,加上主法者必須專心觀想,為防閒雜人等擾亂,因此內壇必須結界,以莊嚴壇場,故由發起人代表所有功德主參加禮拜佛事。


水陸法會的功德何在

  水陸法會以眾緣共同成就,發一善心隨喜參與,就有無量的不可思議功德存在;功德其實貴在一念的虔誠,能夠不為一己而為一切眾生,其所發的願心愈是廣大,功德愈是不可限量。


水陸法會的特點有哪些

  水陸法會有三大特點:一是時間長,多則四十九天,少則七天,最少也有三天:二是規模大,參加的僧人可多達千人;三是法事全,凡佛教各種常見法事無不包括在內,還要懸掛多則兩百餘幅,少則一百二十幅「水陸畫」。水陸畫分為三類,一是諸佛菩薩,諸天、明王、羅漢,護法神等;二是諸神祇,如三清、十二真君、五岳,二十八宿、列曜、六丁六甲、八仙等;三是龍王、閻王、六道中旁生、餓鬼和鬼王等。法會懸掛那些畫,就代表要召請那些「尊神」,法會後,再將畫幅取下收好。這是水陸法會專用的佛事人物畫,平時一般法會不會懸掛出來。

  另外,在水陸法會七天佛事中,約有上百首的散套曲牌,也是一大特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19 17:22 , Processed in 0.017243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