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9637|回復: 2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支那? 禪那。

[複製鏈接]

27

主題

0

好友

1113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10-28 12:42: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KenFong 於 2016-10-28 12:44 編輯

禪那(梵文:ध्यान,dhyāna,巴利語:झान ,jhāna),又譯為馱那演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它有兩個意義,它可以是一種三昧的境界,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但它也可以指修行進入四禪境界的方法,也就是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的合稱。

這個詞語原出自《奧義書》,為印度教術語,為「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修習瑜伽的高級階段。後為佛教所吸收,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漢傳佛教中也將其譯為止觀。漢傳佛教中的禪,原先源自於禪那,為禪那的簡稱,但隨着禪宗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個獨特的思想體系。

定義

禪那,可用「安止」(absorption)來表達,事實上,它是心的特質,將心固守在一個特別的對象上(奢摩他),以慧對它進行觀察與思索(毗婆舍那),由此進入四禪,進而得到解脫智。

禪那與禪定可視為同義詞,但是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4]。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四禪力證入湼盤,所以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

修行方法

禪那分成二種,寂止禪(奢摩他)、內觀禪(毗婆舍那),合稱止觀。

寂止禪:止禪以坐姿為主,且不宜變換姿勢,若身體不適須要換姿勢,也要守住所緣(目標)。止禪於所緣,保持「尋」(vitakka﹐專注目標)、「伺」(vicāra﹐繼續專注目標),所緣是概念法(世俗諦)。內觀禪:觀禪不拘姿勢。觀禪尋、伺(專注、繼續專注)對象,所緣是究竟法(真實諦),如:觀「觸」:呼吸的觸、腹部起伏(=風觸色)、坐姿及臀部的觸等、感受、聲音的生滅;其它的蘊、處、界,不宜當初始觀禪的對象;觀「色的集法」(rūpassa samudayo),則可觀察具有身、心、鼻才有吸氣,與具有身、心、鼻才有呼氣,又從眾緣生可悟入無常,導致更高階的智見。

禪那的境界

禪那可以達到三種三昧:剎那定、近行定和安止定。

之後可以循序進入四禪與四無色定,稱四禪八定。

四禪定分別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四無色定分別為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最終到達滅盡定,以上合稱九次第定。

^ 《俱舍論頌疏》卷28:「問:何等名為靜慮?答:由定寂靜,慧能審慮,故慮體是慧,定有靜用及生慧慮,故名靜慮。」^ 馬哈希禪師《法輪》:「禪那的意思是,接近的觀察一個目標,以固定的注意力,集中的專注於一個選定的禪定目標。例如:以寂定的數息觀,會提升至寂止禪境;然而,注意心和身的自然特徵,靜觀他們的不恆常、不滿足和不堅固性,則屬內觀。有兩種禪:寂止禪與內觀。固定的專注,發展趣入寂靜定者,稱為寂止禪。靜觀法的三種特徵則屬內觀。也有三種三昧(samadhi,或稱為定):剎那定、近行定和安止定。」^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爲掛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衆生壽命皆爲浮想,此方便者名爲禪那。」^ 《大智度論》卷28:「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 《中部注》. : M.A.(M.10.).^ 《瑜伽師地論』. : 大正30.431.^ 《四禪八定·滅盡定》.^ 《瑜伽師地論』. : 大正30.431.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禪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6-10-28 14:07:28 |只看該作者
有集博士講某些網友數息同數呼吸都唔識。

最近又有同學問我一息係咩,最後响康熙字典。
講話係吸入同呼出的氣。

我覺得呢個解釋尚算可取。亦和郭博士的講法,有吻合之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6-10-28 14:11:47 |只看該作者
留意到內觀兩個字,,,,

謝謝對禪那的解釋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0

好友

1113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地板
發表於 2016-10-28 20:45:23 |只看該作者
我嘗試帶著文字美術的眼光去看“一息”,它好像想告訴我,要我去體驗當下自心的流動,就在它跳動的一剎那,我能否觀照自心的浮光掠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0

好友

312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5#
發表於 2016-10-29 00:33:39 |只看該作者
巴利文(Citta)是心,有中心意,讀音震旦。
巴利文(indriyas)是天國之皇,所以印度自稱(天竺或身毒)讀音。
(sadda)信心、(viriya)精進、(sati)覺知、(samadhi)定、(panna)智慧。佛陀稱它們為(indriyas)「心皇」。(indra)意思是「支配者」或「皇」,這名稱是天國之皇。那感官之門是其中一種(indriyas):眼、耳、鼻、舌和身,之所以稱之為(indriyas)是因為它們不斷支配及制服我們。而那些由我們主導神是另一種,如(sati)「覺知」便是其中之一。
(indriyas)(亦稱作「力量」或「強度」)中國譯作「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0

好友

1113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6#
發表於 2016-10-29 10:17: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enFong 於 2016-10-29 10:56 編輯
劉寅生 發表於 2016-10-29 00:33
巴利文(Citta)是心,有中心意,讀音震旦。
巴利文(indriyas)是天國之皇,所以印度自稱(天竺或身毒)讀 ...

謝謝師兄分享,小弟有時候發現梵文、印度文、藏語好像有些相似,與其傳播路徑有關嗎? 有時小弟為找讀音及拼音,很花時間,其拼音又與拉丁語系不盡相同,例如有時"V"會發"B"音,Vajra作"餅渣","Pema"又作啤瑪,經常混淆。

晚輩找到 BodhiCitta,但就找不到"出離心"的字詞,希望師兄可以給我指引,合十感謝__/\__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16-10-29 12:23:3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6-10-29 12:26 編輯

BodhiCitta我單看名字,就覺很熟了。

出離心,淨記得好似有啲印象 睇過。
記得跟責任感有關,同埋一定要有咁上下。

劉生很久沒留言,想是工作太繁忙了。
在此順道打聲招呼,你好~_/\_~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0

好友

1459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8#
發表於 2016-10-29 12:30:37 |只看該作者
一息尚存我就識。

原來可以用咁不 具體的方法體會。

等我再諗諗佢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0

好友

1113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9#
發表於 2016-10-29 12:43:58 |只看該作者
容燥兒 發表於 2016-10-29 12:23
BodhiCitta我單看名字,就覺很熟了。

出離心,淨記得好似有啲印象 睇過。

我只是想查個字詞........這樣也要有返咁上下!?......責任感之餘還要有返咁上下......我.....自己再查查字典好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0#
發表於 2016-10-29 12:54:4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6-10-29 12:57 編輯

我自己都唔識,真係要查埋一份了。
感覺這個相信最貼近原意了。

[size=1.325em]出离心(佛教解释)  出离心,佛教词汇,为解脱轮回苦,灭尽诸烦恼(再简单点就是:离苦得乐)之意,出离心基本上是希望从娑婆世界苦海中解脱出来。娑婆世界被称为苦海是因为它有存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生命体,并且含有有情的生命和无情的器世间,从佛陀的谛观,三界的众生都感受到苦,所以在他开悟后第一次的转法轮时就讲述四圣谛法。
简介  出离心基本上是希望从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娑婆世界被称为苦海是因为它有存有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生命体,并且含有有情的生命和无情的器世间,从佛陀的谛观,三界的众生都感受到苦,所以在他开悟后第一次的转法轮时就讲述四圣谛法。
  修法  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标准  于诸轮回诸盛事,刹那不生羡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宗喀巴大师 《三主要道论》)
释义  四圣谛的第一谛就是苦谛,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苦,苦的现象是什么,这样才能使我们升起出离心。
  其实人类一出生时就感受到肉体的痛苦,母体跟婴孩都如此。另外一种苦就是病苦,不管任何年龄的人,一生中都会有生病的经验,老苦也是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比如身体之力,视觉模糊等等,而死苦也是必然的。所谓生老病死苦就是人的一生写照,不管是国王或乞丐,都有这四类型苦的经验,即使有一些人因过去世的善行,使他这一生比较少苦,比如说他比较少生病,可是他仍然会有病苦的经验。"求不得苦"是另一类型的苦,即是不能满个人的愿望而遭受到失望的痛苦。另一类式的苦是怨憎会苦,就是我们常常碰到我们不喜欢的人而生起憎恨心,相反的却是爱别离苦,即跟我们喜欢的人相处不久就要分离,快乐不能持续下去,那最大的苦却是来自无常的苦,我们发觉到世间的东西都不能永恒存在,随顺着各种因缘而集散,这种的苦受非常强烈。
  所以当我们升起要脱离上述这些苦的时候,就是升起出离心,这个出离的方法就须要一个正确的道路。但是升起出离心也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的人的出离心是希望下一世转生到天道来享受天福,可是天道众生也有他的苦,在他的功德享用完后,他仍然会随落入三恶道,而有的人的出离心是希望避免堕入三恶罢了,这些的出离心都是不足够的,我们都要明白六道的苦处,这样才能真正升起脱离六道的出离心。
  根据佛陀的教法,苦的分类还可更详细的分解,但是肯定的每个人都不希望尝到苦,以及希望从苦中得到解脱。那我们应该怎样寻求快乐呢?即使作为一个人或是三上道的众生,他们的快乐也是短暂的,都不是最终的目标。所以苦的本质是无常和变化,我们要的是永恒的快乐,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就是从娑婆世界里面解脱出来,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即明白苦的原因,即熄灭苦的方法。
  苦的原因是来自我们的恶业,什么是业呢?业是来自我们身口意的作意行为,比如说我们的心升起贪念,嗔恨心或痴心时,我们会造作恶口,或伤人的行为,即造成恶的业力,这个恶的业力会招来苦的果报。那什么是快乐的原因呢?快乐的原因是来自我们的善业,就是我心中有慈悲心,有菩提心,没有欲望,没有伤害别人的心,没有无明,自然培育善的果报。因此善心,自会有善的行为,如帮助别人,自然会得快乐。所以如果我们要离苦得乐的话,应该做种种的善业,而撇开种种的恶业。但既然知道了六道众生苦的原因后,我们就会升起出离心,因为娑婆世界里找不到永恒的快乐,以出离心来作为修学佛法的基础,那最后我们会得到永恒的快乐。因此出离心是原始佛法中最基本的教法,也是修大乘和金刚乘所必备的,只有出离心才能让我们导向正确的修行。因为这个出离行心,南传佛法的修行者就会出家修行,守持戒律精进禅定,而最后得到解脱成就阿罗汉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2-1 04:02 , Processed in 0.020012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