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318|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代的溫病學派

[複製鏈接]

11

主題

1

好友

285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1-8 14:35: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溫病學派的起源
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發展,自宋代已經有南移的趨勢,而明代更因為外國的遠洋通商,東南沿岸的海港漸漸變成商業重鎮。
這種文化的變遷因素,比之金元猶為明顯.

由於地區的氣候環境不同,醫藥由寒涼的地區遷徒至溫帶及亞熱帶地區的發展,再加上西洋傳染病由船員帶入中國,使傳統醫學的治療方法,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傷寒論的治療法當時效用不彰,而且更帶來其他的不良反應,因此漸漸蘊釀而發展出另外一套治療傳染病的新系統,來應付新的疾病,這就是後來清代的溫病學派之成因。

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卻要上溯至明代的吳有性,(字又可 公元1592--1672年)在吳氏著作(溫疫論)的自序中,可以了解到當時溫病發作的情形:
「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其傳有九。
此治疫緊要關節,奈何自古迄今,從未有發明者?
仲景雖有傷寒論,然其法始自太陽、或傳陽明、或傳少陽、或三陽竟自傳變。
蓋為外感風寒而設,故其傳法與溫疫自是迴別!

余初按諸家,咸謂春夏秋皆是溫病,而傷寒必在秋冬時,然歷年較之溫疫四時皆有,及究傷寒每至嚴寒,
雖有頭痛身痛惡寒無汗發熱,總似太陽至六七曰失治,未嘗慱經,每用發散之劑一汗而解,聞有不藥亦自解者,並未嘗因失汗以致發黃譫語狂亂胎刺等症,此皆感冒膚淺之病,非真傷寒也?

傷寒感冒均係風寒,不無輕重之殊,究竟感冒居多,傷寒稀有,況溫疫與傷寒感受有霄壤之別,
今鹿馬攸分,益見傷寒世所絕少,仲景以傷寒為疾病,倉卒失治多致傷生,因立論以濟天下,後世用心可謂仁矣!

然傷寒與溫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諄諄告戒,至於溫疫多於傷寒百倍,安慰反置勿論,
或謂溫疫之症,仲景原別有方論,歷年既久兵火煙沒,即傷寒論乃係散亡之餘,
王叔和立方作論謬稱全書,溫疫之論未必不由之散亡也明矣!

崇禎辛巳(十四年)疫氣流行山東淅省,南北兩直感冒,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闔門傳染。

始發之時,時師誤以傷寒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或病家誤聽七日當自癒,不爾十四日必瘳!
因而失治有不及期而死者、亦有治之太晚服藥不及死者、或妄用峻劑攻補失序而死者、或遇醫家見解不到心疑膽怯,以急病用緩藥雖不即受其害,然遷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之重者更加失治,枉死不可勝紀?

嗟呼!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原無明理,是以投劑不效,醫者徬徨無措,病者日近危篤,病癒急投藉愈亂,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乃死於經之遺亡吁。千載以來,何生民不幸如此?

余雖固陋,靜心窮理,格其所感之氣,所以之門所受之處,及其傳變之體,平日所用歷驗之方,詳述於左以俟高者正之。」
(吳又可 溫疫論 序言)
傷寒與溫病雖然同屬急性傳染病,但性質不同,而且侵犯人體的途徑及器官有異。
傷寒是泛指人體感受風寒之後所得的感冒。在症狀上多出現:
頭頸背痛的太陽症為多,由於侵犯部位屬於經絡上的足太陽膀胱經,在運氣學說的觀念中,太陽是屬於寒水,再因膀胱亦屬貯水的泌尿器官,因此認為此病為寒水所傷,因此簡稱之為傷寒。  

在傷寒論的觀念中,此種傷寒病侵犯人體後,其入侵的程序會出現:
足太陽膀胱經、傳入足少陽膽經、再傳入足陽明胃經、或直接由足太陽而傳入足陽明等等現象。
當傳入少陽之時,就會出現偏頭痛、眩暈、胸痛、口苦等,膽經上的症狀。
當傳入陽明經時,就會出現前頭痛、面赤、口乾大渴、飲水而不解、甚至出現精神錯亂、大便秘結等症狀。
這些症狀由表而傳裏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經傳一經的現象,所以又稱之為傷寒六經傳裏。

在治療時,則是根據其所在位置而定,因此,此亦可以稱之為傳染病的橫式分症法。  

在傷寒論的治療藥物中,是以辛溫的藥物。
如桂枝麻黃發汗為主,這種治療藥物對寒帶地方的疾病治療效果相當良好,
但因為明代文化重心的轉移,(明定都金陵)人民由寒帶轉移到溫帶地區後,這種傷寒論的藥物在功效上,就大打折扣。  

再加上外國傳入的急性傳染病,如:惺紅熱等疾病的入侵,及嶺南一帶的瘴氣等疾病,
在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可能連想都沒有想過的急性傳染病都紛紛出現。
所以在當時一些只捧著傷寒論為寶典的傳統醫師,面對著古書上全無記載的傳染病,一定會手足無措,
而出現吳又可所說的:『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

這種不因疾病而死,卻因醫誤治而亡的情況,這種情形對中國醫學的打擊其實是相當嚴重。
也就在這個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吳又可溫疫論面世,才能令到中國醫學的發展再露署光,而往溫病方向作更進一步的研究。  
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歲月,終於在清代葉天干、吳鞠通等名家之苦心研究下,才能制定出溫病的分症及治療方法,完成了溫病學派的治療系統和特色,而且能與傷寒論的地位平分秋色,自成一家者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

好友

285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沙發
發表於 2013-11-8 14:36:33 |只看該作者
溫病學派的特色和貢獻

溫病和傷寒雖然同屬治療急性傳染病的醫學系統,但在實際上卻存在許多不同的特色。

例如在病因方面:傷寒是以寒邪水氣為發病之原故,病時的症狀以太陽症為主;

而溫病則以火或邪熱為發病之原,故病邪先侵入手太陰肺經為主。

 

由於內經肺主皮毛的關係,溫病亦會出現一些表症,

如鼻塞、咽痛、扁桃腺發炎,或雲門穴出現壓痛,若果貿然採用傷寒的麻桂法,辛溫的藥物一使用之後,

病者就經常出現許多副作用,其中更以桂枝為甚,服後容易引起喉中出血,或其他的不適感。

所以在用藥方面溫病的治療,是以辛涼的藥物如:

銀翹散中的荊芥、銀花、或藿香、佩蘭等芳香發散藥作治療。此則兩者之用藥方向不同。

 

傷寒侵犯人體其途徑,是以六經傳裏的方式出現,是以橫的形式出現。

溫病傳裏則先在上焦出現,再由上焦呈現縱式傳入人體,所以又和傷寒有異,

而所謂的中焦症,其實是包括著肝炎、瘧疾、急性胃腸炎等等不同的疾病,

至於下焦症則多是病情拖延日久,影響至腎臟功能而發生水份及礦物質的流失。

 

致病者體內的電解質平衡紊亂,或甚至出現抽筋驚厥等反應,病情到此則往往難於恢復。

不過溫病學派所用的養陰法,如復脈湯之加減、大小定風珠等,卻有一定的功效。

 

在溫病的治療法中,患者經常會出現一些昏迷不醒,譫妄等等所謂溫邪逆傳心包,或熱入營分的現象。

在治療上:溫病學派常用的牛黃清心丸、或紫雪丸就比傷寒論為優,而且對一些腦膜炎的高熱,

早用有防止病人變成白疾的優點。  

 

溫病學派在發展上,比傷寒論遲了一千多年,所以在一些特殊的病症處理中,

如上述的溫病入營的昏迷,及陰液虧損的電解質不平衡在療效上,都有非常優異的成績。

 

這是傷寒論所不能達到的療法,但是在另一方面,

如溫病方銀翹散在治療上焦表症的功效,只適合於上呼吸系統的疾病;

如痛頭咽痛扁桃腺發炎,如果碰上了下呼吸道的感染,例如急性肺炎則功效不顯,而非必要採用傷寒論的麻杳甘石湯,或加入葶藶瓜蔞等藥的效果才出現,並且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令病者恢復。

 

其實在許多臨床的治療法中,傷寒論和溫病方都各有專長,

因此更促成溫病學派在清代有不可一世的影響力,後來竟因此而發生時方和經方之間的互相爭執,

由此亦可見溫病學派在清代當時的成就和地位。  

金元四大家對溫病學派的影響

 

(1) 運氣學說與溫病的關係

 

溫病本為傳染病的一種特稱,在傳染病的季節中,一般以春夏為多,秋冬較少但,

其中影響最大的卻是氣候的特殊變化,因此溫病學家對運氣學說的研究,都非常重視,

並認為內經六元正紀大論以下的記載,與溫病的流傳季節有關:  

 

「辰戍之歲,初之氣民厲溫病;

卯酉歲,二之氣厲大至,民善暴死,終之氣其病溫;

寅申之歲,初之氣溫病乃起;丑未之歲,二之氣溫癘大行,遠近咸若;

子午之歲,五之氣其病溫;巳亥之歲,終之氣其病溫癘。」(溫病條辨 原病篇)  

 

辰戍之歲屬太陽寒水司天,初春之氣屬木屬風,這個時期水木相生,人易得溫病。

卯酉之歲屬陽明燥金,終之氣為隆冬而屬水,金水相生而人易得冬溫病。

寅申之歲屬少陽相火,初之氣屬木,木土相剋而溫病生。

 

丑未之歲屬濕土,二之氣屬火,火土相生而人病生,更因溫病屬火,所以流傳特廣而遠近咸若。

子午之歲少陰君火,五之氣屬金,火剋金而人病溫。

巳亥之歲屬厥陰風木,終冬之氣屬水,水木相生而人病溫。

 

這種以運氣學說五行相生相剋的計算方法,來預測傳染病的出現時間,其準確性如何本人尚無法了解?

但「古今異軌、古方不宜今用!」的思想影響下,導致溫病改用辛涼之法,以解溫病之侵,卻是不爭之事實。

另外在溫病學派中,於疾病的命名時所採用的病名及定義,均與季節性氣候有關。

例如:

「風溫者;初春陽氣始開,厥陰行令風夾溫也。

溫熱者;春末夏初,陽氣弛張,溫盛為熱也。

溫疫者:厲風流行,多兼穢濁,家家如是若役然者。

溫毒者:諸溫夾毒穢濁太甚也。

 

暑溫者:正夏之時,暑病之偏於熱者也。

濕溫者:長夏初秋,濕中生熱,即暑病之偏於濕者也。

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氣也。

冬溫者:冬應寒而反溫,陽不潛藏民病溫也。

溫瘧者:陰氣先傷,又因於暑,陽氣獨發也。」

                                                             (溫病條辨 上焦篇 第一條)  

 

這種分類方法以時間季節性的差異而命名,其意即減輕醫師診斷時的判症困難,

由於傳染病的種類繁雜,臨床上的變症又多端,以時間季節性的差異來分症,

是因為許多急性傳染病的出現,均有季節性或週期性的出現,以季節性的氣候作為大綱,

對診斷和治療上都有簡化的效果,於臨床治療上有莫大的功用。

但對於中西醫學上的溝通來說,因為當時的許多疾病紀錄,均太簡化,

加上目前許多特殊的傳染病都慢慢絕跡,因此在溝通中西醫學的工作上,卻造成莫大的困擾。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

好友

285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板凳
發表於 2013-11-8 14:37:22 |只看該作者
(2) 葉天士脾胃論新義

 

溫病期間,病人身體器官內的水份最易消耗,因此病人經常感覺食不下嚥,或缺乏食慾的現象,

這種飲食失常,常常削弱病者的抵抗力,致治療上發生極大的影響。

 

因此溫病學派的葉天士,對脾胃的治療上下了極大的功夫,研究出臨床治療的治理方法,

並且發現李東垣脾胃論上的缺點,以東垣但知補脾陽,所以葉天士則以補脾陰之法以補充之,

既擴展了東垣脾胃論之失,又補充了溫病的治療方法,為清代醫學發展中的一項極大的成就。



葉桂,字天士,號香巖,江蘇省吳縣人。

生於公元1665年-1745年,吳氏祖父三代為名醫,但十四歲那年父親早逝,家境很貧窮,

為了解決困境,即學習中醫。

 

由於葉氏生性聰明而又不恥下問,凡聽聞某一位醫家精通某術,則慕名去拜師,很認真去學習和研究,

所以先後拜之名家有十七位之多,因而能夠精通各科疾病的治療,致藥到回春,聲譽日隆,為清代最負盛名之名醫。

 

由於平常病者眾多而無暇著書,現存於坊間的著作,均為其門人所著而偽冒其名。

但因書中內容多為葉天士的觀念或思想,而為後人門徒所修飾而出,故仍被視為葉氏的學術著作待之。

 

葉氏對脾胃論的觀點,有獨到的見解,尤其脾胃兩虛之症。

 

葉氏一直強調補腎不如補脾之說,而以補脾為要,

另一方面他又重視藥補不如食補的觀念,所以治療任何病症,都必定注意到病人的食慾和消化的情況,

種種觀念今分別介紹如下:

 

「先天之本在命門;後天之本在脾胃。

有生之後惟以脾胃為根本,資生之本生化之源,故人絕水榖則死,精血亦飲食化生。

經云:『人受氣於榖,余獨重脾胃!』」

(景岳發揮 命門餘義註)

 

「先天陰陽合而為一,若講先天,日日用補腎藥而不飲食,豈有得生者乎?

故以脾胃為本,所以內經以胃氣為主。」(景岳發揮 命門餘義註)

 

「元氣雖歸根於腎,亦即後天水榖之精運行,以其真氣維續,生生不已以,供日用相繼於不息之途,

下則吸歸於腎,上則充護於肺,中宮脾胃之司,其權最重。」(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上  十四頁)

 

「先天元陽,全賴後天水穀之氣廕庇,胃旺納穀中氣,既能充護臟腑,且精生於穀陰分,

亦藉以充裕納,食既減平日之七,安得不急扶脾胃耶!」

 

葉天士所以重視脾胃,是由於溫病之感染後,病者常現食慾不振之現象,

若再加上症狀纏綿不癒,拖延日久,病者每因營養不良,而更加削減病者的抵抗力,

致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所以醒脾開胃的方法,對這些轉變成慢性病的患者來說,可算是當務之急,

而葉天士對健脾之法,就更為重視。

但葉桂補脾之法,卻與東垣補土之法,有所差異:

 

「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水火不可偏勝,此但言火候而不及水之一字,

殊不知胃為水榖之海,多氣多血,胃中津液充潤,食物可以轉輸運動而下行,

若乾枯則不能轉輸而下達,如竟講火候而不及筋血,則腸胃槁而成噎膈矣!」(景岳發揮 卷一 命門餘義)

 

「土王四季之末,寒熱溫涼隨時而用,故脾胃有心之脾胃、肺之脾胃、肝之脾胃、腎之脾胃、認清門路,

寒熱溫涼以治之。未可但言惟火能生土而為熱藥!」

(景岳發揮  卷二  論脾胃註)

 

「火亦能焦土,不可竟言生土,凡土經火燒,則乾硬而不生物!」(景岳發揮 論東垣脾胃論註)

 

「從來養陰者,但知養肝之陰,不知胃氣弱者,下元未受其益,中宮先受其滯,

曷若先養胃陰,津液旁敷而不滯也。」(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上 十六頁)

 

「胃陰充溢,精氣上升於喉舌,津液滋味和,食味甘美,胃陰虧者陽明必熱,

但覺喉間乾澀,舌中味苦,精氣不榮於口舌,即不知味,而不覺鮮美矣!」(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上 十七頁)

 

由於在纏綿難癒的溫病中,病者之食慾不振,多因火熱傷陰,消耗人體大量的體液,致食道津液潤滑不足,

食物難於下嚥,若果使用東垣補土升陽之法,猶如火上加油,而症狀更速。

 

所以葉氏反對世人所用的補火生土的錯誤觀念,而強調對症的治療方法,

因而提出了養胃陰之說,以甘潤之藥物如:沙參、玉竹、麥冬等等為治療之用,戒人勿與香燥熱藥有耗元氣。

 

但葉氏又怕人誤用苦寒之藥,以剋人體生發之氣,所以在景岳發揮中又說:

『五志之火妄動,則耗元氣,火起於妄,心君妄想則心火動,相火亦隨之而起,

故東垣補中益氣湯,加黃柏以瀉陰火,乃權衡之道,非純用苦寒,必於參蓍中加之,則胃氣不傷,而熱劫可清也!』

(景岳發揮 卷二  論東垣脾胃論)

 

另外葉氏於補脾及補血之間,亦有所論。強調補脾乃補血,補血反滯脾的觀念。

「血藥凝滯中宮,脾胃焉得受納運化,豈脾胃之藥乎?若脾得健運,飲食大進,不必用血藥也!」

 

葉天士於脾胃的見解,雖強調補胃陰而與東垣之補脾陽有所不同,

但更重視病者的食慾及消化能力,而有藥補不如食補的觀念。

 

這些觀念不但適用於溫病的病者,亦適用於其他雜病及長期慢性病者身上,

其見解之精細,無怪乎聲名能大震於滿清一代。  

 

(3) 吳瑭清熱養陰法的確立

 

溫病最易傷陰,若纏綿不癒,時日久拖,就會令致人體內液的過份消耗,

水份的流失及電解質不平衡,對身體機能的恢復有極大的妨礙。

 

在溫病後期或在恢復期,對於病人水份和電解質的照顧和維護,

卻因此而成為最重要的治療方法,溫病的清熱養陰法,也就是根據這種情況下發展出來。

 

養陰法的起源,可以上溯至漢代張景金匱要略的百合病,

但因為原書上的記載不詳,至後世常誤解百合病是怪病,或是精神失常的症狀,

而不知道百合地黃湯,是傷寒熱病恢復期,所使用的養陰液方法的處方。

 

直至清代溫病學派的葉天士出現後,才特別強調溫病需要養陰,

但葉氏養陰之法卻偏重於養胃陰方面,其他方面的發展則甚少,一直到後來吳瑭著作溫病條辨,

才把葉天士的思想推廣,將清熱養陰法在臨床上發展得更為成熟。

 

吳瑭,字鞠通,江蘇淮陰人,

生於公元1738-1820 年,年十九歲,其父因病臥床年餘而死,心深感父病而子不知醫的哀痛,

以拋棄士途而專攻醫學,其術宗於葉天士,但以天士立論甚簡,只有醫案散見於雜症之中,而人多忽之。

遂撰著溫病條辨五卷,以暢其義,歷經十年始得完成溫病條辨一書,

 

書中吳氏以上中下三焦分症為主:

上焦以心肺二臟為主,其中心是指人的精神狀態,而非單指心臟機能而言;

中焦則以腸胃消化系統及肝臟機能為主,當溫病感染人體之後,令人致死的原因,

 

吳氏根據三焦分症而認為有五種:

「溫病死狀百端,大綱不越五條,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絕者死、二曰心神內閉外脫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陽明大實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鬱發黃,黃極則諸竅閉穢濁塞竅者死。

在下焦則無非熱邪深入,銷爍精液涸盡而死也。」(溫病條辨  上焦編  十一條)

 

在吳氏的溫病五大死因中,除了上焦的心神內閉外脫,是死於腦膜炎。

中焦脾鬱發黃諸竅閉,是死於肝炎及尿毒症外,其他三個原因均是死於細胞內液,或外液的消耗過度而引致病者的死亡。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

好友

285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地板
發表於 2013-11-8 14:37:45 |只看該作者

吳氏有鑑於此,所以在上焦編中主張用清絡育陰之法,以救肺液之化源絕,

其症輕者可用清絡飲加減,其症重者用清營湯加減,清營湯在運用時尚要注意舌苔是否絳而乾,

若渴者用之,不渴者則減黃蓮。若果舌白滑者則不可用。

 

在中焦方面:若果病者腸液耗盡,致多日不能大便,糞便堆積於腸中,會令病情更為惡化,

在傷寒論的方法中,是以三承氣湯為瀉下通便來處理,吳氏則認為病情至此,患者若困素有陰虛之體質,

腸液乾枯以至無水行舟,不宜用傷寒論之法猛攻,所以另立增水行舟之計,

創立了增液湯及增液承氣湯來處理,對於那些多日無大便的虛弱者,其效果令人相當滿意。

 

在下焦方面:腎臟功能由於受長期感染的影響,致體內電解質和水份的重吸收,發生了紊亂。

這種情形除了影響到腎臟功能外,並因為人體內電解質的紊亂,而引致病者出現心律不整的現象,

所以吳氏借用傷寒論治療結代脈的炙甘草湯,去桂枝、半夏等溫熱及燥性的藥物,而製成復脈湯。

作為治療體液不足、及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劑,並因為病情的變化,

或加牡蠣以收澀、或加鱉甲以為鎮痙、或再加入龜板以止心悸而痛。

而成為一甲、二甲、三甲復脈湯的不同運用。

 

另外又有小定風珠湯、大定風珠湯的補虛,用自然界的動物礦物質的補充需要,

使到溫病的治療方法,有其嚴密的系統及完善的處理,致有清一代溫病學派能夠成為當時最傑出成就的一大流派。  

 

 

溫病名方之簡介

 

(1)銀翹散(溫病條辨 )

連翹、銀花、桔梗、甘草、薄荷、竹葉、荊芥、淡豆豉、牛蒡子、蘆葦根

銀翹散是溫病學派中的第一名方,無論上呼吸道的感染,抑或麻疹皮膚過敏所引起的風疹等等,

都能取得相當良好的功效,而且方劑中的藥品價廉而功大,又無任何的毒性或副作用,

治療範圍相當廣泛,可稱為溫病的第一良方。  

 

(2)清營湯(溫病條辨方)

犀角、生地、元參、竹葉心、麥冬、黃蓮、銀花、連翹、丹砂

營分是溫病的一種特殊症狀,在觀點上營分是介乎於氣分及血分之間的一種疾病。

當邪傳入氣分之後,處理不善或拖延時日之後,就會轉入營分。(參考總論診斷學的介紹)

 

在症狀上最常見的就是身熱夜甚,但口渴不甚,脈象細數。

若果營分有熱,而累及血分,就會出現在舌質紅絳,如熱竄血絡則斑疹隱隱,稍為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心煩不寐,

或昏迷譫妄等精神症狀。治理這一種症狀,溫病條辨主張用清營湯,清營的意思,

就是清除營分之熱的意思,今以馬光亞教授的醫案引證之。

 

 

(3)紫雪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羚羊角、木香、犀角、沈香、丁香、升麻、元參、炙甘草、朴硝、硝石、辰砂、麝香

紫雪丹及安宮牛黃丸均為成藥,在香港有正當的藥商在製造,

由於本方容易購得,所以加以介紹。紫雪丹和牛黃丸均為溫病學派中的小兒科醫師最喜使用。

以其性能退溫病之發燒,防止入營分傷腦,可免小兒發燒變成腦膜炎的危險,且食用甚為方便。  

 

(4)增液湯

元參、麥冬、細生地

溫病不大便而偏於陰虧液涸,腸中水份不足而無法順利排便者,或者老年體虛,不宜採用強力的下瀉藥者,

如服後大便仍然不通,可照原方酌加大黃、芒硝再煎服。

 

(5)沙參麥冬湯與益胃湯(溫病條辨)

(1)沙參玉竹麥冬桑葉扁豆花粉(沙參麥冬湯)

(2)沙參麥冬玉竹冰糖生地(益胃湯)

兩方均以沙參、麥冬、玉竹為主,但是沙參麥冬湯,是燥傷肺胃陰分的治劑,其症狀以有咳嗽或咽痛喉炎為主;

益胃湯則以恢復胃陰為主,是病者或由汗解或由下解之後,恐傷胃中陰液,故以益胃之陰來調理胃納也。  

 

(6) 復脈湯(溫病條辨方)

炙甘草、生地、白芍、麥冬、阿膠、火麻仁。

本方為傷寒論的炙甘草湯演變而來,是從原方之中去掉辛熱的桂枝、半夏、及人參,而另外加入白芍歛陰而組成。

所以對溫病久延影響到陰液衰竭,而引起的心律不整等疾病,有相當的功效。

由於本方之效力優異,所以又被吳鞠通再發展出數種加減之法。

 

例如:去火麻仁而加龍骨、生牡蠣,則稱為救逆湯。

去麻仁加牡蠣則稱為一甲復脈湯,以澀大便之溏。

加生牡蠣、生鱉甲則稱為二甲復脈湯,以防陰液虧損所引致的痙症。

二甲復脈湯之內再加生龜板,稱之為三甲復脈湯,以治前症而兼有心中憺憺大動,甚則心痛的情形。
這種臨症加減,充份表現出溫病養陰復脈的治療功效,及吳鞠通的心思細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4 00:50 , Processed in 0.020029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