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治病中,会考虑不同地区的人群差异,对于气候的变化也极其重视,典型的就是五运六气的研究,还有对人的不同类型体质归类与性情总结。近代的医学中对于性格与药物之间用量配比的关系认识比较模糊,时常认为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随着现代科学进步,又反过来开始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 中医对于气候的重视,反应与验证在人群上,与性格有关性,而人的性格往往又与激素相关,而人体内激素分泌的量的不同,自然也与用药有关,不少中药里也是有激素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说中医更早的认识到了这种关系。
在孟德斯鸠(1689-1755)的年代,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开始提及所观察到的气候与人性格的关系,他总结说:在寒冷的国家,人们对快乐不够敏感。在温暖的国家,人们对快乐的敏感性就要强些。在炎热的国家,人们对快乐极为敏感。气候是用纬度来区分的,不过因此也意味着人们可以用感觉的敏感程度对它加以区分。我曾经在英国和意大利观看过一些歌剧,剧本相同,演员亦相同,但是同样的音乐在两个国家却产生了极不相同的效果。一个国家的观众显得很冷淡,而另一个国家的观念则非常激动,令人难以置信。在北方的国家,人们的体格健康魁梧,但显得迟钝,这里的人可以从一切能够振作精神的活动中找到乐趣,例如打猎、旅游、打仗和饮酒。你会在北方的气候条件下发现那里人民很少有什么邪恶而是有道德、待人诚恳坦率。当你走近南方国家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远离了道德的界线,在那里,强烈的情欲引起了各种犯罪,每个人都企图占别人的一切便宜来满足自己的情欲。
这里提到了一个观察的现象,就是气候与人的不同的变化,后来在1892年又有学者研究发现,连续统计几十年的犯罪数据,显然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的犯罪率显然比秋冬要高,说明人的情绪在于春夏相对更容易激动得多。到了20世纪,德国犯罪学家GustavAschaffenburg在他的论著《Crimeand Its Repression》中研究了11年的数据,也提出夏季人的犯罪率最高。
后来在美国一些学者的研究中,也同意季节与犯罪率有关这个观点。
1996年,通过问卷调查28个国家的2,963人的性格发现,南北性格差异在一国之内确实存在,但是仅仅存在于北半球。表现为南方人更情绪化,北方人显得更冷淡。2004年一项更大规模的调查发现,远离赤道(北半球的北方,南半球的南方)的人性格更加外向,好交际、爱娱乐,但是不如接近赤道的人(北半球的南方,南半球的北方)谨慎细心,尽职尽责。气温是对这些性格差异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2009年,一项对雀鲷(Damselfish)的行为学实验发现,增加水温之后,雀鲷变得更富侵略性,同时行为变得保守,缺乏魄力,并在人的行为上,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目前比较可信的一种认识是认为,在不同气候的状态下,因为新陈代谢需要的不同,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量是不一样的,而甲状腺激素又会影响到人的性格,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多时,人就会更容易亢奋,情绪激动。当然光是甲状腺激素说明不了所有的问题,因为根据一些从犯罪学角度的研究可以发现,容易导致犯罪行为的人血液中还有一些特别的激素含量会明显比正常人高得多,另外还有一些在大脑结构上也会出现一些差异,所以它们是由多种因素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