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4-12
- 最後登錄
- 2020-10-19
- 閱讀權限
- 70
- 積分
- 2330
- 精華
- 0
- 帖子
- 579
|
「長生不老」的最新理論-諾貝爾獎獲得者
2017-10-30 由 小與withIntel 發表于科學
人為什麼會變老呢?人到底是怎麼變老的?我們到底能不能延緩衰老?你肯定已經聽說過各種說法,現在看來,在學術界公認最靠譜的理論是「染色體端粒的長短跟人的壽命有關係」。 200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Blackburn),在她著作的書中 - 《端粒效應》(The Telomere Effect: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Living Younger,Healthier, Longer),為我們詳細講解這一理論以及控制衰老和延長生命的方法。
1. 衰老,快與慢
人人都想抵抗衰老,但是又不得不接受身體正在一點點衰老這一事實。大多數人在五十歲以前都身體健康,可以一過五十歲各種病都來了。年紀大了,身體就容易生病,這是因為身體衰老了。衰老是個系統性的過程,全身的各個器官都在變老。
可是我們會發現身邊的一些人,老得比一般人慢。如果變老是逃不掉的命運,我們能不能老得慢一點呢?
以前主流的答案,是這主要是遺傳基因決定的。比如楊振寧先生就經常跟記者說,他家的基因好所以他身體特別好。就像互聯網上流傳的,「翁帆女士本想做個短線,結果把自己套牢。」所以說基因好,確實厲害。
還有一方面觀點,環境在這裏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了頭」這個典故很好的證明了這個觀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注意到,很多人在某一時間段,面臨巨大壓力,會更容易變老。
既然生活壓力會讓人加速衰老,那麼什麼樣的生活會讓人減緩衰老呢?
對此民間有很多經驗和說法,有人說鍛煉使人年輕,有人說心態好使人年輕,有人說吃補藥使人年輕 —— 這些說法都沒有科學根據。
想要真正理解衰老,我們需要分子生物學。人之所以變老,是因為身上的某些細胞不再更新了。
2. 端粒的效應
我們體內的細胞無時無刻都在不斷地分裂更新,如果我們體內的細胞能一直保持更新,那麼我們就不會老了。舉一個例子,這裏有一輛車,如果你每天給它換一個零配件,直到把這輛車所有的零配件都替換成新的 —— 請問,這輛車還是原來那一輛嗎?
人體就和這輛車差不多。
細胞是通過分裂更新的。問題就在於,細胞分裂的次數是固定的。在到達這個固定次數後,細胞就不再更新了,它也失去了本來該有的作用,它所對應的器官就會衰老,人也就老了。那為什麼細胞分裂的次數是固定的呢?
原理就在於「端粒」。
「端粒」,就是染色體末端的 DNA 序列。每一次細胞分裂都要複製染色體。每次複製染色體的時候,端粒內側的 DNA 是全面複製,但是端粒那一段的 DNA,每次都會少一點。這就是說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要變短一點。等到端粒短到一定程度之後,它對染色體的保護作用就沒有了,染色體就不能正常複製,細胞就不能分裂了。
所以說,我們變老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端粒變短了。經科學家統計,一個普通人,剛出生時候的端粒長度是10000個鹼基對,到35歲的時候就剩下7500個,到60歲就剩下4800個。
經科學研究證實,端粒越短的人,就越容易患病然後死亡。現在有更進一步研究發現,端粒長度影響皮膚的老化程度、有多少白頭髮、心肺功能、骨頭情況,而且還影響人們的認知能力。包括阿茲海默綜合徵(也就是老年痴呆症),都可能是因為端粒變短導致的。
在印度,有個12歲的小女孩,因為她的一個特殊基因導致的端粒失調,使她各項生理機能都退化了,所以她已經滿頭白髮,步履蹣跚,是一個「老人」了。
如此說來,一個人老不老,不取決於他的出生年齡,而在於他端粒的長短。
所以我們生命的長度取決於端粒。細胞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點。
那有沒有辦法使端粒變長呢?答案是:有!
3. 端粒酶
《端粒效應》的作者-布萊克本,因為偶然的機會,在實驗室發現,端粒有時候不但沒縮短,反而還變長了一點。布萊克本趕緊尋找端粒增長的機制,很快她的一個學生就分離出來一種酶 —他們把它命名為「端粒酶
我們體中本來就有端粒酶。端粒可以通過端粒酶複製 DNA,從而減緩變短,甚至可以實現增長。
如此說來,只要有充足的端粒酶,細胞就能一直分裂下去!可是問題在於,人體中端粒酶的活性經常不足。那你可能馬上就想到一個問題 ——如果我吃點什麼藥來增加端粒酶,不就能逆轉衰老了嗎?
這樣的藥是存在的,而且藥店裏就有出售,但是布萊克本警告說,我們不能吃這個藥。端粒酶如果過多,它會讓有些原本不該繼續分裂的細胞也開始繼續分裂 —— 癌症就是這麼來的。順便多說一句,有人正在研究怎麼用控制端粒酶的方法來治療癌症。
端粒酶不足,人會變老;端粒酶過多,人會得癌症。
「那為什麼有些人的端粒就這麼長呢?」
4. 關於壓力
《端粒效應》這本書的第二作者埃佩爾,她是一個研究心理壓力的學者。她在研究中注意到一個現象,那些長期照顧家裏生病孩子的媽媽們,看上去都老得特別快。看來似乎是生活壓力導致了加速衰老。
《端粒效應》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找到很多長期照顧患病孩子的媽媽,做了端粒測量,然後她們發現三個事實。
左側-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右側-埃佩爾
第一個事實是,大多數媽媽照顧孩子的時間越長,那她的端粒長度就越短。
可是也有那麼一些媽媽,她們照顧孩子時間很長,但是端粒似乎也沒有縮短太多。這是為什麼呢?關鍵原因在於這些媽媽們「切身感受到」自己承擔了多少的生活壓力。
這就是第二個事實,那些感受到生活壓力特別大的媽媽們,端粒特別短。
同樣引出第三個事實,那些感受到生活壓力大的媽媽們,她們的端粒酶的活性也是特別差。
現在得出結論,生活壓力讓那些媽媽們老得特別快。
我們來整理一下邏輯線:
1. 衰老是因為細胞不再分裂更新了;
2. 細胞之所以停止分裂,是因為受到端粒長短的限制 —— 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點;
3. 端粒酶可以延緩端粒縮短,甚至可以實現延長!但是我們體內的端粒酶的活性會變差,會不夠用。
4. 感受到生活壓力越大,會越惡化端粒酶,加劇端粒變短,從而加劇衰老。
可是人生難免都有壓力!那這怎麼辦呢?
《端粒效應》這本書還沒有結束,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面對壓力 —— 或者說,怎麼「感受」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