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香茅:祛風散寒,活血通絡,行水消腫,外感風寒頭痛,胃寒痛...等 [打印本頁]

作者: 陳柱民    時間: 2018-11-1 12:06
標題: 香茅:祛風散寒,活血通絡,行水消腫,外感風寒頭痛,胃寒痛...等
本帖最後由 陳柱民 於 2018-11-1 12:27 編輯

香港嶺南草藥師楊根錨話香茅
—— 止痛祛風芳香辟穢草藥

1.jpg

茅可說經典嶺南草藥,且應用廣泛,民間多用於煎液外洗治療風寒濕痹,也應用藥膳香味料,廣東鶴山、高明、高要縣及部分地區鄉民嫁取時,以香茅水以辟污穢。

香茅在香港新界鄉民是特別喜歡栽種的草藥,現行新界鄉郊之民間市場草藥攤檔,依舊有香茅古老嶺南草藥售賣。


居鄉間長者,每遇風寒濕痹(外感風寒頭痛)便採用 香茅一大扎、大風艾一大扎、老薑片一大塊煎水浸洗患處,或洗澡,有祛風散寒之效果,往往煎洗多次之後,有意想不到之治療功效,也是這種嶺南草藥之獨特療法。


2.jpg

草藥:香茅 禾本科
別名香茅草 、大風茅
拉丁名Cymbopogon citratus(DC.)Stapf香茅為多年生草本,全株具檸檬香氣,桿直立,粗壯,高約 4~5 尺,簇生成大叢,節上常有臘粉,葉子綫形,基部圓或心形而抱莖,無毛、邊緣粗糙;葉鞘無毛;葉舌鱗片狀。花期夏、秋;圓錐花序疏㪚,由成對、下托佛焰苞的總狀花序組成,分枝纖細;小穗成對,均無芒;無柄小穗線形或線狀披針形。
性味:辛,溫。歸肺,肝,胃,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散表,活血通絡,行水消腫。
     用於外感風寒頭痛,胃寒痛,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頭風頭痛,水氣浮腫。外用治療筋骨麻木疼痛。
用法用量
6~15 克,水煎服。

香茅除入藥外,還大量用於提取香茅油作香科用,製造香皂、化妝品等。

3.jpg

香港中文大學胡秀英教授《中藥交我友》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保健方法和材料。全球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都有中藥。至於我對中藥的興趣,像手足耳目一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凡是我定居的地方,中草藥便成為業者和我的友誼牽缐。我們彼此學習,成了朋友。特別在波士頓和香港、我們共享摯誠的友誼。


4.jpg

胡秀英《香港草藥》


我對香港中草藥的研究,開始於一九五八年冬季。交往最多的草藥商,是大埔胡氏藥店的經理人。這經驗不一定能反映典形的香港草藥商的業務和生活方式。但可顯示經營草藥,是一種基於環境的物資供應和民眾需求而形成的職業。草藥商並沒有特別的訓練,但為人和氣誠懇,按用草藥者的需求收買農民的供應,剩餘的晾乾保存。漸漸的積累經驗並得到用藥坊眾的信用。一九九四年,我在香港中國醫學研究所二十五週年紀念特刊上,我發表一篇一萬七千多字的論文《香港藥用植物之我見》。


當時大埔是農村市集,一條街道可行氣車,周圍農田菜園,漁村居民在船上,紅樹遍生泥灘成林。胡家藥舖是漁農居民保健中草藥唯一供應處。收買農民鮮品、街旁牆上筐筐籃籃,房內除一桌兩椅外,全是生草藥幹貨。桌後一格,寢室廚房,子女成羣,正是小學幼稚園年齡。我敘了姓名的說明造訪目的個人興趣之後,夫婦即時使兒童叫姑姑。第二天我依中華拜師習俗,帶些點心再去學習。胡氏年輕時在東南亞沿海跑生意,販賣布料。婚後在大埔落腳,以中藥謀生,每天十點之前,在鋪頭診病賣藥,收購新貨,十點之後,脫下行醫施藥時穿的衣服,換上客家農民黑色褲褂,扛著鋤頭、背上簍筐,坐一站車到大埔滘,沿小路、過沼澤、上山坡、到一塊自己開懇的黃土山地,放雞出籠,撒下食料然後鋤草耕耘自家的蔬菜和稀有的藥物:如香茅(Cymbopogon citrates)、龍脷葉(Sauropus changianus)等。


5.jpg
香茅,見民初廣東南海蕭步丹氏撰《嶺南釆藥錄》

香茅:別名大風茅,多年生草本,高三四尺許,為白茅之一種。葉細而尖長。有三脊,其氣味芳香,先抽葉,花開於秋冬之間,花白色,實細小,味辛,氣香,散跌打傷瘀血,頭風痛,通經絡。以之煎水外洗。香茅根治牛患絞腳痧。將香茅與米同炒,加水煎飲,立止水瀉,又以之煎水洗身,可祛風消腫,辟腥臭。

香茅多栽種之於庭園中,以為洗浴用,將香茅提取其油,名香茅油,可止腹痛。香茅根煎水飲之,立止心氣痛,能斷根。

6.jpg

7.jpg
香港著名嶺南草藥專家莊兆祥教授撰《増訂嶺南釆藥錄》

香茅:原產印度,今遍植我國廣東、台灣及港九新界、與東南亞各國。香茅屬禾本科植物。

8.jpg
香港著名嶺南草藥專家徐子真
1952年著《生草藥實用撮要》


9.jpg
徐子真撰《生草藥實用撮要》

香茅產於嶺南,別名:大風茅,貓草。草本,多年生草本,高三四尺,為白茅之一種,葉細而尖長,有三脊,其氣味芳香,先抽葉,其花秋季開花,花白色,實细小,味辛、氣香。
主治:跌打㪚瘀,頭痛,通經絡,頭風煎水洗之,其根理牛患絞腳痧將香茅與米同炒水煎飲立止,水瀉亦效,洗身能祛風,消腫,辟腥氣,多栽種園中,以之洗浴用亦佳,將香茅提取其油可作香茅油,可止腹痛,香茅根煎水飲立即止心氣痛,能斷根。用量五錢至一両。

香茅 拉丁名:Anbropogon ditratues(DC).

香茅即明代李時珍撰《本草綱目》

芳草類之香茅,莖高二三尺,全草形似禾稻,揉之有香氣,似檸檬氣味,葉長尺許,闊四五分,質軟,下部為鞘狀抱莖,由上方葉腋抽疏鬆圓錐花序,長尺許,逐節生出花似禾稻花狀,黃褐色,香茅有健胃鎮痙、解熱、止嘔、去水腫,治療風濕等效用,霍亂初期有效之藥物。

11.jpg

《陸川本草 》香茅能 退表發熱,消腫止痛,主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感冒身熱。

12.jpg

《四川中藥志》香茅治風寒濕全身疼痛,方用:香茅一斤,煎水洗澡。

13.jpg

https://www.meipian.cn/1njefh5r?share_depth=1&user_id=ohbsluEqYZ-J6V_kTeB9SYKIo-Lw&share_user_mpuuid=null&first_share_uid=6015732&from=groupmessage
來源網頁內有相關中醫師與製作人資料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li1473-118.members.linode.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