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20181028 印度之旅第3天後感分享 [打印本頁]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0-28 07:50
標題: 20181028 印度之旅第3天後感分享
蹅上了三天印度之旅,現在才偷空寫個後感。

首先,同行有台灣人,和馬來西亞人。加上這裏是講英文的國家。變了不斷的轉channel.由本來平常甩甩咳咳的英文和國語都流利起來。

昨天車上,同學問了一個問題,假如"共產黨接管了印度來統冶,會怎樣?"

他的答案是,佛陀的幾個聖地就一定被打破了。會變成高樓大廈等等之類。今天要多謝印度政府。

昨天到過恆河,就像是走入了寶萊塢電影場境一樣。那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偉大。
恆河對面是一個長長沙灘河岸,這個地方真的得漂亮。而且真的發現生老病死苦,在這個電影場境會一覧無遺。如果有看那套"我是神"的印度電影。跟本就是跑入電影中一樣。
在這裏,你會很快會思考到人生的哲理。

之前那天,在鹿野苑聽著佛陀前生的故事,感覺佛陀前生的故事歷歷在目。對比初輪法輪的藝術畫畫。原來鹿野苑這個地方很大。

跟同學都覺得,在這多宗教國家中,這片地方仍能得以保存。沒有被破壞和改建其他用途。仍能給一眾佛教途親臨此地,可見佛法無邊。

跟著之後仍有幾個地方要跑,最後發現在建路設施上面,共產黨某程度原來是有德政。但在印度公路上,令我對縮地術的法規,多了時間思考他的迷思。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0-29 00:50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10-29 03:07 編輯

今天第四天,下午四點多到了菩提伽耶,在這個地方。

想起了"不見當年佛陀說法的身影"的一句。
感覺到自己學到時空識學問的幸運。在看到園內的狗和雀鳥。
感覺到為什麼郭博士推廣醫學和教育的重要性。
在這裏更堅實確認自己對未來的方向。跟同學覺得菩提伽耶,是時空識的學生一定要到。
到了之後,會感受到自己比別人的自在。和破你某方面的執著。

今天早上到了龍洞苦修林,在導遊在用他的印式國語,解釋到佛陀修到了第6年,已去到皮包骨的狀態。此時在腦海現起了佛陀劇集的劇情。
不其然眼泛淚光起來。

話說,團友的一句說話,爭取多一個小時。令在這幾天與時間競賽中的行程,有午睡的時間。
在睡夢中,不斷聽到。叮叮叮的聲。心想為什麼有法會在舉行。
到起身的時候,就有郭博士說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好氣場的小島feel.
即時令我重新對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的睇法。

對佛陀悟出中道的那個三個女生的故事。今天份外有感覺。
另外,由苦修林到菩提伽耶的距離。這段路程中。和同學感覺到現代科技的偉大。覺得宇宙法則太過玄妙。感謝internet今天能令身處地球的另一邊。亦能接收郭博士的講話。
換著以前,就算你有法緣。
但只要你不是在印度境內。相信又與蹅上這宇宙學問的階梯又再擦身而過。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0-30 06:24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10-30 12:01 編輯

第五天,今天跑過到七葉窟和靈鷲山去。
在這段旅途中,感覺到微妙的變化。同學在回途中,說出了低調內斂的作用,為什麼修得好時空識功法愈來愈好,反而會愈來愈似普通人。這個在他的說法,就開通了多個層次思維。
另一位同學,在昨天吃了一樣很普通平常的東西,你估不到是可以像刀片一樣,可以把你喉嚨割開。
那時就的很擔心她,最後她仍把兩個山路的路途走完。

聽過郭博士說阿育吠陀的保健,同行的同學一直問印度人有沒有好的地方。以我觀察,自己身處的地方應該沒有。在往後幾天希望問到。

在這邊叫試過兩晚按摩,都是這邊待應兼任。手法上純熟,但似乎欠缺心法。但還是在旅途中得以舒緩,應該感恩。
在其中一位待應,很年輕,只是29歲就家有嬌妻和是三個小孩子的爸爸。他說到他生活很掙扎。又問到如何可以改變命運。這個最可惜是答案跟他擦身而過。

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幸運。
他兩個眼神很難忘。
第一.他的服務態度很好,每次都有種誠懇的眼神跟你說boss.還有他望他家庭的合照。

第二.就是我們說不用按摩的時候,他失落的眼神。但口中仍說see you morning.
在這裏祝願他早日找到令他解脫的方法。

現在零晨4點,的們將會在五點半出發下一個地點吠舍離。






作者: 常闇    時間: 2018-10-30 11:14
感謝分享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0-31 01:15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10-31 06:56 編輯

首先想說的是,印度是重男輕女的地方。在沿途加油站。其實是沒有女生廁所的。還有很多小環節反映了這種情況。而且農村的地方近見嚴重。所以才有"廁所愛情"這種故拍到出來。在郭氏影院可以看到。

今天到過吠舍離及拘尸那羅,前者是佛陀火化的地方,後者是佛陀涅槃的地方。

同學來到這處回想郭博士很多教過的學問,更見利害。更明白起萬村書庫的用心。

在這邊,你會發現到處也有行乞者,相信在記錄片,大家也有看到。
他們會一直纏著你要錢,同學今天回了一句。他們即時解圍。
他說:no free ,give me money.這班演員頓時嚇呆,場面好笑。

說上同學今天的感悟,就是苦修對社會有什麼供獻?所以對郭博士過往的一些劇情需要,更有深切的體會。那種鎮場作用。是對社會工作有莫大的幫助。

今天另一位同學在吠舍離旁買了兩個柚子,30盧比,港紙3元一個。可算是抵到爛。但味道卻是酸酸的。這個又是一種趣味見聞。


今天是旅程第6天,明天就會到尼泊爾的藍毘尼城。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1-1 07:59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11-1 11:02 編輯

第七天行程

過了印度邊境之後,就到了尼泊爾境內。經過一個伽毘羅衛城的景點就到藍毘尼世界和平城。
兩位同行的同學,到之前,不知道這個和平城就是慧眼觀世界一書封底下的那幅圖的地方。

同學們知道後,都滿懷興奮進去。在導遊講解的過程中,發現紀念館的是為記念摩耶夫人。館內是參觀一座遺跡。
同學出來之後,在和平城發表了演說,其實在一路上,我們都拍下了對四大聖地的睇法。

對藍毘尼和平城睇法如下:
這座城是廿多年前,我們老師作為代表籌建,為了減低宗教色彩,將建築風格設計得與當地的環境一樣。

令到世界各地到來的遊客,可以到佛陀的生平。
在四大聖地,就只有這個聖地,出家人最少在此。感覺上只是一個觀光點。此地的氣場是相對平靜平和。

同學說,佛法就是這樣,就如生活一樣。在此和平城就感覺到了。
他說經過今次遊歷四大聖地,得到了做工作上的啟發。而且在此開始感受到正念的重要。我們常說"菩提路上有你身影",成了此次朝聖的金句。

他留下了問題:問為什麼世界和平城要揀選在佛陀出生地建和平城呢?

花絮分享:就在初到尼泊爾境內之時,先去到了伽毘羅衛城,就有一班小朋友,跟著我們,用英文問我們有沒有朱古力。

感覺上他們的民風,比較純樸。
他們和印度那邊的演員完全不同,他們是真心對你是外國人有興趣。如果你跟他們聊天,他亦很高興跟你談話。

但最精彩的畫面就是,你一大包的零食一拿出來。就給他們一湧而上分清光。所以在此,千萬不能攞任何物資出來。我們的領隊是身材較小的人,跟本不能力敵。令到場面好笑。

一路上參觀,就感受到當年29歲的佛陀,一步一腳印離開這個自己長大的地方,蹅上尋求解脫之路的感受。


IMG-20181031-WA0111.jpg (99.27 KB, 下載次數: 426)

IMG-20181031-WA0111.jpg

IMG-20181031-WA0093.jpg (89.11 KB, 下載次數: 428)

IMG-20181031-WA0093.jpg


作者: 陳柱民    時間: 2018-11-1 11:09
感動。感謝分享。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1-2 02:48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11-2 07:24 編輯

第八日

今天去了袛樹給孤獨園,故事就是有個長者為佛陀買一個講經說法的地方。要用黃金鋪地的故事。
還有斷指人魔與佛陀的地方。

在路上,和同學說開了,愛國與歸屬感的問題。最終討論到郭博士播歌唱祖國的最深層意義。
香港人就缺乏這種對國家的意識,對香港就只是作為一個揾笨和揾笨x的地方。
從郭博士從未在口中說過愛國,發現了愛國不是用口講,是用行動去做。

做人要感恩,在這個自己的身處的舞台,給予了無限機會。不能只會批評就毫無建設和為社會貢獻。
就算不去貢獻社會,只要搞掂自己,不用勞煩人,已經很好。

這些都在沿途上,看到印度的農民,和學生所啟發。
亦討論到,為什麼印度不發展高速公路和保持農業立國。全是維持社會維定。

一路上,麥當勞,必勝客等等的美國文化很難見到。只是偶見到外國的手機品牌。
在印度比較常見的汽水是百事和雪碧。

今天看到了奇景,有團友派給小學生餅乾和筆等物件。但學生們竟知書識禮的不願接收。而且面帶笑容。這個是這次旅途難望的。

最後,要感謝替我們開車的錫克教司機,看到他的賮忠職守,克苦耐勞。
在我們享褔式食和睡時。他和助手小哥。
睡在貨運倉中,食無定時,又比我們食得差。
但每次下車仍能跟我們打招呼。
這點是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敬業樂業精神。

明天就到曲女城,那邊有著大家熟悉的故事。那幅為母說法及從忉利天降僧柯奢城的故事的地方。



作者: 林秀娟    時間: 2018-11-2 05:51
感謝分享
作者: momolove    時間: 2018-11-3 12:37
本帖最後由 momolove 於 2021-9-13 14:18 編輯

fAV LINK: 學英文

謝謝分享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1-4 08:12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11-5 14:37 編輯

第九,十天

如果大家有為母說法和從仞利天降至僧柯車城兩幅畫。這兩個地方就要認識


第一個是,僧伽施,第二個桑尼西亞。第一個是佛陀升上仞利天的地方。佛陀升上仞利為母說法。三個月後。在五十公里外桑尼西亞回歸到地上。

這兩個地方,對外邊人未必太大感覺。反而對我,就感覺很多。在此可以感受到畫中的意境。

這個故事在佛陀劇集中,是沒有提過的。

經過兩天的路程,我們多走一個印度一個名勝景點"泰姬陵"。在此體現了郭博士的"你無自由,我不知幾自由"的真實環境。

本地人只需要入場費50(5毫港紙)盧比,外國人就要540(54港紙)或1100(110港紙)盧比。在開始時,在售票處。都說印度政府對國民好好。

到入裏面之後,就感覺到1100盧比交得很抵。原來會多送一支水和鞋套。還有那個票原來是fast pass.你看到印度人在排長龍的等參觀。我們就在另一邊高速進入去參觀。

在參觀完時,看到有團友走了本地人通道,排得七竅生煙。

泰姬陵建築各樣絕對高水準,亦顯示了主人的大氣。

但同學的評價是蒙兀兒在這點上,對社會無貢獻。耗用國力。以滿足自己私欲。用22年時間。建築這樣的一個記念堂。

如果用這樣的資源,為他的最愛女人每月有幾天是記念她,派米派糧。這個更實際。所以在我們心目中,這個地方體現了貪嗔痴的一大代表性藝術品。

花絮:

在晚餐的時候,看到同學執郭博士的口水尾。回答了團友的一些問答。

回答如下:佛陀不是宗教家,其是是一個教育家。看到藍毘尼在尼泊爾建造了,但去除了宗教色彩。

令到全世界就算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來到這座和平城,有機會接到釋迦哲學。為他人播下種子。

說到以上的論點,團友都覺得很有道理。覺得前所未有的感覺。

第十一天會參觀 紅堡,到晚上零晨坐飛機回港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1-5 14:18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11-5 14:32 編輯

第十一天

參觀了離泰姬陵50公里左右的紅堡,在這裏你可以遠眺著泰姬陵。當時蒙兀兒就是靠這樣思念著他的愛人。
這個地方的對考察建築風格及認識印度教當時的面貌很有幫助。你會在此看到皇宮的格局和設計者的心思。

心如功畫師,能畫諸世間。這句話就正正可以體現到。

到達晚上二時十分,開出回到香港的航機。
在機上就開始多點香港人。即刻就嚟體現等流身說法。

在此途程,看到到印度人的毅力和做生意手法,亦看到他們在管治國家的治
智慧。
看到台灣人的温良恭儉讓,原來其中一位團友是大友來頭。在個人操守和行為上,絕對能代表了中華文化在台灣。

要感謝郭博士在平日節目後的花絮,那個是跑碼頭,走江湖的基本功。發現自己仍有很多不足。是足夠丟哂香港人面。
這個要檢討和加強。

今次體現到,郭博士常常說露一手鎮場的必要性。尤其是當你是中國人面孔。就會受到各方種族的考驗。

這個路程可以的話,應湊早起行。原因是廿年後。你很快就能在聖地見到廣場大媽的身影。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1-6 23:59
11111111111

Capture+_2018-11-06-23-56-32.png (1.28 MB, 下載次數: 404)

Capture+_2018-11-06-23-56-32.png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8-11-7 17:07
轉載至另一位同行的同學


禮敬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感恩有幸親臨  佛陀在世一步一足跡的印度北部朝聖之旅.

感謝 家慈身體健康, 家人支持, 時空識同學們和萬福同仁的幫忙, 台灣人的義助聯絡安排, 得以成行, 衷心感激, 因緣具足, 可喜難得.

感銘此生能遇到 郭兆明博士, 從二零一四年初聞此四句偈 “止惡行善, 慈悲平等, 慧觀緣起, 無常無我”, 到今天到印度禮佛朝聖, 如夢一瞬. 回看前半生種種不善, 感恩受教 郭博士的箴言而警醒, 得聞佛法, 幸甚.

微塵眾, 恆河沙, 如是見, 如是聞.

佛陀生於公元前566年, 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之子, 名悉達多, 釋迦是其俗姓. 二十九歲感到人生無法免除生老病死之苦, 離宮追隨各修行宗教領袖, 修苦行六年仍未得悟, 放棄苦行, 獨自到菩提伽耶, 在菩提樹下靜坐覺悟成道. 成立僧團, 在印度北部諸國傳教四十九年. 於公元前486年, 八十歲寂滅涅槃.

在香港機場與台灣十多名團員會合往印度, 傍晚到德里, 交通擁塞沙塵中隱見繁盛, 次日中午內陸機往瓦拉納西(Varanasi), 北部平原, 阡陌綿綿, 鄰坐為印度農夫, 純樸魯直, 為家鄉農業滿心歡喜. 此千年古城是佛陀傳法之地.

鹿野苑, 初轉法輪之地, 在阿育王豎立獅子石柱的遺址遙聽到訪善信頌經, 紅磚牆腳隅見金箔閃閃, 斜陽餘輝, 赤腳踏在草地感恩生機盎然, 仿如置身初轉法輪佛畫中, 真幻如一. 同行同學為馬來西亞人, 慣與東南亞各國人士相處, 觀察入微, 解說參觀者來自泰國, 緬甸, 斯里蘭卡, 中國, 台灣等的異同, 特別欣賞斯里蘭卡人的簡樸純真, 安靜專注.

恆河在日出晨光中金光盪漾, 泛舟往河的對岸, 沿船旁有小艇售放生小魚, 團友議價購魚, 只有我們同學三人照價購而不議. 事後台灣朋友跟我說不應議價, 應隨喜, 她的坦誠見真摰.

在龍洞苦行林的小石窟內, 禮拜者眾, 出入紛紛, 逗留片刻而已. 在入口處樹下一群斯里蘭卡信眾多為長者, 一臉滄桑而滿足, 心底佩服他們的詳和.

黃昏時, 禮拜菩提迦耶的正覺大塔, 佛陀在此處菩提樹下覺悟後, 七天七夜專心注視菩提樹以表感謝. 參訪者如鯽, 頌經的喇叭處處, 片刻寧靜難求, 隨同房的團友坐下讀經, 懺悔平生種種不善惡行, 一投入轉間已到集合時間離開.

在黃昏陽光伴鬱鬱青青的林木群山中, 徐步上靈鷲山, 直如上山尋道, 今生有幸親臨靈山, 反思平日的怠懶, 未有精進練功, 愧對老師, 默然而行. 山頂有韓國僧人與信眾在講壇頌經. 團友各自尋處讀經, 在餘暉中見山石如鷲, 彩霞絢麗. 團友拍的照片仿見佛光普照, 奇妙可觀.

吠舍離, 佛陀在此城預言自己即將入滅. 參訪城池遺跡, 阿育王在此建紀念塔, 獅子石柱面向佛陀入滅之地. 涅槃寺供奉臥佛一尊, 簡潔莊嚴. 離開時, 暮色沉沉, 夜幕低垂, 幽思不已.                                                                                                        

沿路農村的草棚, 泥牆瓦屋千年如昔, 民族服飾如舊, 牛羊處處可見, 村口每見提供公用水井, 持守傳統, 而衛星天線常見在各屋頂, 收割機和耕種用的掘泥機在田間走動, 善用現代設備, 誠是可持續發展的佳例, 可喜可賀.

一入尼泊爾, 道路明顯巔簸不平, 貧窮可見一斑. 參觀迦毗羅衛城遺址, 悉達多太子在此城東門離宮尋道. 遺址沒有任何增添, 在樹木中窺見城牆腳, 原始樸實. 農村小孩隨團員同行, 善良可愛, 用簡單英語交談, 主動和團友手拉手並行, 介紹家庭和禾田, 和印度各處參觀地方乞討的小孩大相逕庭.

藍毗尼, 佛陀誕生之地, 建築風格如尼泊爾的民居, 平實可親. 很多尼泊爾本地人到訪, 安靜詳和, 恬淡舒暢, 身心歡喜. 在慧眼觀世界一書介紹郭博士於一九八九年已曾到訪, 並委任為新, 馬, 港籌建代表, 參與世界和平城工作. 佛陀一步一足跡, 郭博士當年在此路上, 今有幸在此路上, 祝願禮佛人士有緣在此聖地同行, 福慧雙修.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11-10 00:04
接觸佛法多年,未曾想去印度朝聖,覺得經典已有佛陀的教誨,何須長途跋涉去看佛陀留下的遺跡。

可是今年三月,郭博士刊登出當年在藍毗尼佛陀誕生之地所拍攝的一張舊照,卻莫名引起我一股強烈念頭一定要在今年完成這一次的旅程。

慶幸在因緣巧合下,參加了由臺灣出發的團,他們是專注經營朝聖旅遊。總的來說,行程順暢,住宿飲食安排妥當,同團臺灣朋友素質高。這次旅程可謂身心舒暢,雖然舟車勞頓,仍無損我以輕鬆的心情去感受這次朝聖之旅。

十一天的行程概括了佛陀出生地,成道之地,初轉法輪之地,涅槃之地,共稱佛陀四大聖地。同時也涵蓋了佛陀未成佛時修苦行之地,以及其他講經説法之地等。除此也順帶遊覽了印度著名的旅遊勝地泰姬瑪哈陵和紅堡等。行程可謂緊湊充實,很考驗體力。然而團内每個人都絲毫不受影響,個個都精神抖擻,日日都耐操,能行,能吃,能睡,更能早起趕行程,真的不容易,畢竟大部分團友都已是年屆花甲。

佛陀一生主要的活動範圍都匯集在北印度。這次旅程算是走馬看花將佛陀遺留下的足跡走了一遍。從目前經過的地方,撇棄了現代化的柏油路,交通工具與建設,依稀可以感受到當年佛陀那個年代的狀況。

只不過那時候,佛陀與弟子們是一步一腳印地走,一日或許只能走個三十至四十公里的路程,花費不少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到了某個地方弘法,礙於當年交通不便或受限于有不少小國各自爲政,可以前來聼經聞法的人應該不會太多。如此這般,佛陀說法四十九年,直至緣滅入涅槃。

盡管如此,在佛陀年代,聼佛說法而開悟証果之人大有人在。反而踏入二十一世紀,拜日新月異的科技所賜,通過互聯網可以突破時間空間接觸許多前人無法想象的知識。過量汎濫的知識充斥在互聯網卻讓人目眩不已,眼花繚亂,實在難於辨別什麽才是正確的知識。

佛陀入滅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年,佛所說的正法有多少還能流傳下來呢?又有哪些人可以真正的將正法傳承下去呢?

跟錯老師,學錯法,是當今佛教的趨勢。這次在不少佛陀遺跡所看到的人與事,可以深切感受到佛法淪爲宗教,徒有形式和熱鬧氣氛,與真正的智慧背道而馳。

今次的旅程,了解到印度佛法的興衰,所留下了佛陀的遺跡,沿途有不少婦孺老幼及各種貧疾的人們,伸手乞討。即使遇上小學或中學老師帶領的學生們來到聖地參觀,也無法詳細講解。只是到此一游,打個卡,拍個照,交差了事。

今世能得人身難,能為中華兒女更難,能接觸佛法更加難,可以受持正信佛法更是難加難。我開始體驗到這句“菩提路上有你身影”的意思了。

願有緣人可以走一趟朝聖之旅,了解佛陀的一生的足跡之餘,也好好感悟一下。

作者: LawYuKwong    時間: 2018-11-13 08:46
容燥兒 發表於 2018-10-29 00:50
今天第四天,下午四點多到了菩提伽耶,在這個地方。

想起了"不見當年佛陀說法的身影"的一句。

谢謝分享
作者: LawYuKwong    時間: 2018-11-13 08:47
容燥兒 發表於 2018-11-2 02:48
第八日
今天去了袛樹給孤獨園,故事就是有個長者為佛陀買一個講經說法的地方。要用黃金鋪地的故事。還有斷指 ...

谢謝分享
作者: LawYuKwong    時間: 2018-11-13 08:47
容燥兒 發表於 2018-11-2 02:48
第八日
今天去了袛樹給孤獨園,故事就是有個長者為佛陀買一個講經說法的地方。要用黃金鋪地的故事。還有斷指 ...

谢謝分享
作者: LawYuKwong    時間: 2018-11-13 08:47
容燥兒 發表於 2018-11-1 07:59
第七天行程
過了印度邊境之後,就到了尼泊爾境內。經過一個伽毘羅衛城的景點就到藍毘尼世界和平城。兩位同行 ...

谢謝分享
作者: LawYuKwong    時間: 2018-11-13 08:48
容燥兒 發表於 2018-11-2 02:48
第八日
今天去了袛樹給孤獨園,故事就是有個長者為佛陀買一個講經說法的地方。要用黃金鋪地的故事。還有斷指 ...

谢謝分享
作者: LawYuKwong    時間: 2018-11-13 08:48
谢謝分享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li1473-118.members.linode.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