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印度佛教歷史概要 ( 1-29) [打印本頁]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4:51
標題: 印度佛教歷史概要 ( 1-29)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21 20:33 編輯

以下一系列的文章是來自一位大馬人在泰國出家的Jack所寫。在此轉貼其文並分享予各位做為參考,了解當今佛教與原始佛教的區別。

文章的源處:

https://www.facebook.com/jack.loke.35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1

我发现很多人学佛都是因为不了解真正的佛教历史才会迷失方向,误解了佛法、违反了佛陀教义甚至越走越远。
既然我们身为佛陀弟子,我们就有维护佛陀教义的任务,让世人知道历史真相,让世人明白佛教本来面貌,相对的,若然我们身为佛教徒而不能认清佛教流程与真相,想通这个道理,自然就会明白,我们的学佛人生就等于瞎子摸象,盲目探索。

红尘世间会遇到种种苦楚,其实都是唤醒我们的闹钟,
有智慧的人:
被宗教骗了1/2次就会觉醒,了解许多的膜拜仪式都是假的。
有智慧的人:
这世就要活着解脱、不要再等来世或几百年后,再来离苦得乐。
有智慧的人:
深知要解脱轮回是个人的事情,甚至佛陀也帮不了我们,更何况是一些神话故事中的佛菩萨。

佛陀说:一切都是自己救自己,就像我们肚子饿了,不可能别人可以代替我们吃饭,活着解脱不难,只要我们跟随着佛陀的脚步走过去就必定会到达终点站。

当我们自小开始学习时都只是认知,慢慢的不停被灌输,这些认知程式就会变成烙在心底内的深紋迴路,日夜不停地运作,最后就会变成信念。

当一个认知变成信念,它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这种信念潜藏在我们大脑里面,不用我们刻意启动或操作,在我们不加思索时,它会自动执行信念的指令。如果没有很强的觉知和静心观照的能力,我们根本不会发现它一直在影响着我们,而且是一辈子。

逐渐的,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的大脑发育已经是固定了某一个程式,这时要再植入任何新的观念是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旧程式已经是先入为主,万一习惯了运用一个错误的认知,就像一个错误的电脑程式,偶尔我们也会感觉得到这个程式有问题,但却不想从新输入正确软件。

那么,依然会做出错误的决定,用错误的认知看世界,用偏差的方式判断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迷茫、期待和焦虑的情绪中,这是主要原因, 不幸的是,当我们没有觉醒的能力,不懂静心观照去洞察问题,往往就会怨天尤人,或找宗教信仰来麻醉自己,盲目相信许多的膜拜仪式或寄托在不明来历的佛菩萨身上。

可悲的是,许多人没有找出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即使花再多的时间去放生,拜惭,念佛号,念咒………也是无补于事,或是出钱出力不停的举办超度法会、消灾延寿降福法会、水陆法会……等等,让自己心灵有个寄托、得到安慰,事实上问题仍然存在并没有解决,而这些情况一直以来都发生在变质的佛教里面。

佛教的诞生

在纪元前六世纪前后,印度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周围地区充满着生机。由于气候与风土以及其他优良条件很齐全,例如:丰富的农产品,各类物资应有尽有,还有加工业也进步,工商业欣欣向荣,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货币食用带来经济活动的急速进展。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小型都市纷纷成立,人口聚集,又以小都市为中心而产生许多小国家,他们先后纷纷併吞才发展成十六个大国,而这些大国及其首都也随着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当然,这种新社会也需要新鲜空气。

古老的吠陀宗教让人们觉得陈旧迷信,于是,婆罗门教的权威失落了,便由一群自由清新的思想家取而代之,他们被人称为{努力的人}(沙门),深受大众欢迎,这些新兴思想否认婆罗门教,他们有些主张唯物论,有些主张快乐主义,反之,也有人标榜苦行主义和怀疑论,种类繁多,形形色色,他们彻底拥护思想自由和发表自由,大家互相谈论的现象頗受众人的喜爱与支援,不消说,佛教也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

乔达摩(佛陀):
乔达摩(佛陀)是上述新鲜空气下诞生出来的自由思想家之一。(乔达摩)Gotama是他的姓,名字叫(悉达多)Siddhattha,Siddhartha。而(佛陀)是指觉悟的人,不是专有名词,他出生尼泊尔的释迦族Sakiya,Sakya,尊称为释迦牟尼(muni圣者之意),譯作释尊,也有人譯成佛陀。

这个名称传到中国以前,由于语尾的音脱落了,致使部份信徒只记作佛,或者譯成浮屠,此外,还有世尊、如来等许多異名。
佛陀传记对于佛陀的诞生添盐加醋,编造形形色色的故事。例如:诞生后会走路七步,致使宗教家、民俗学就从不同的观点来解释这个(七步)的意思。

释尊的父亲叫(净饭王),从这位国王与其他兄弟的名称看来,该国人民似乎从事农耕,尤其以种稻米为主,虽然,他们是一个小国家,但生活似乎相当富裕,(乔达摩.悉达多)是他们的五子,母亲是(摩耶夫人),在悉达多生下没几天就死了,就由姨母扶育长大了,他十六岁结婚,生下一个男孩叫(罗睺罗)。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4:54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4:56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 2】

人是很容易自欺欺人的动物;
例如:很多所谓的(学佛人),顶多也只是用佛法来包装自己或是催眠自己,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修行者。
其实,原始佛法是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并不是要我们做许多的膜拜仪式来包装,来自欺欺人,然而,整个社会到处可见这种荒谬的现象,没有运用智慧去面对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只会在盲目的膜拜与期待,难道佛法只能够让人膜拜或期待才算是佛法吗?

如果佛法没有这种智慧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我们的问题,这种佛法就等于是自欺欺人罢了。

(悉达多)在还没有成佛之前是人,是凡夫,不是神,他跟我们一样有欲望、有失望、有烦恼、有痛苦、有得失、有执着。
(悉达多)是超越了这些种种的世间情绪问题,也就是说,他早已经历尽了当人的痛苦和烦恼,进而超越了凡夫的境界蜕变成为觉悟者。

其实,佛法的功能首先是要帮助我们解决身在红尘世间中的问题,可以让我们开发出智慧面对生活上所有的痛苦和烦恼,如果不从现实生活中去体悟六根接触六尘,去观照我们的贪嗔痴慢,那么,我们该到那里去修学?
在脑袋里幻想?或是在文字游戏里陶醉?

我们学佛就是学习佛陀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悠悠自在地面对问题,我们可以从(杂阿含经)里了解佛陀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真正想超越的人,应该勇敢面对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困境和挑战,把自己该负的责任完成,不停地在接受挑战,彻底看清世间一切都只不过是无常、无我、苦,唤醒自己的智慧。

先学会看清世间实相,再来谈如何修行吧,而不是埋头研究经典、念佛号、念咒、素食、放生才叫修行,否则一切都只是挂着(修行)名字让自己心安理得,事实上却做了一大堆无聊的行为罢了,就是因为这些荒謬的盲目行为存在,导致越来越多人误解了佛法,我在网络要告诉大家的是,佛法不是这样的。

(悉达多)也曾经历经了人生阶段才能到达解脱境界,我会从印度佛教历史开始逐渐地介绍,一步一步的告诉你佛教真相,再继续一步一步地让你了解佛陀是怎样的一人,了解事情真相之后,你们才考虑清楚是否要跟随佛陀的教诲走上解脱之道,做一个真正的佛陀弟子,我所写的都可以在印度佛教历史里查询,绝不迷信,绝不神化,
我不求名,不求利,只愿佛陀教义发扬光大,流传后世。


印度佛教史大体有以下几个时代区分:
(1)初期佛教(原始佛教)。
(2)部派佛教。
(3)大乘佛教。

(1)(原始佛教)的名称虽然不够尊敬,其实,(原始)一词倒没有价值判断的意味。且因当时的文献不论如何都能流传到今天。到了部派佛教时代,那些文献才好不容易在各派手上编輯和整理就绪,所以才把那时取名为(初期佛教)。那段时期大概指佛灭后一百年到二百年前后,当时圣典全靠口传方式。大体上巴利文所写的五部,和汉譯四种(阿含经)都是中心资料。

(2)部派佛教虽然依据佛陀的年代,但因佛灭后一百年到二百年前后的事情,造成保守派 (上座部),和进步派 (大众部)的分裂,而部派佛教时代起于那时候,一般称这种情形为根本分裂。因为我们很难想象初期佛教教团会如我们今天所认知那样有系统的中央集权式的团体。
所以,从根本分裂以前开始,很多地方其实都存在形形式式的部派。若跟印度其他宗教比较看来,这种认知或思考无疑很符合现实。
根本分裂之后,就持续著枝未分裂。反正諸部派分出各佛教教团,都曾经整理经藏与律藏,且也选写论藏。因为论就是(阿毘达摩)的譯字。所以,部派佛教也叫阿毘达摩佛教。

初期佛教透过部派佛教的编辑、整理和充实,大体能连续起来。反之,大乘佛教在部派佛教看来,等于異质性的状况出现。致使部派佛教几乎都不把大乘佛教看在眼里。一方面,大乘佛教虽然把部派佛教眨称为小乘佛教,但在部派里完全没有小乘的自称。反正部派佛教大体上跟大乘佛教并存,一直持续到后代。后来,甚至看到部派的一部还跟大乘佛教的一部结合的样子。

(3)关于大乘佛教的起源,到现代也仍无定论。反正从纪元前后开始,就逐渐积极地出现许多大乘经典了。那个时代出现的经典,远比初期佛教时代,在数与量方面都要多和长。本来,经是指(佛说)的东西,初期佛教多半把(佛)放在乔达摩.佛陀身上,但大乘经典的(佛),理论上是乔达摩.佛陀以后五百多年,甚至经过更久的年月。

尽管这样,但是,他们借用初期佛教的体载,采用某种形式~~好像佛陀和阿难、舍利弗、须菩提及其他弟子经常在一起,表现也很活躍的样子;其实,在内容方面大異其趣,因为后者呈现许多菩萨,而那些状况都是初期佛教所没有的。

大乘佛教也能分三期:
初期(龙树等),
中期(无著、世亲等),
后期(陈那、无性、护法等)。

在思想上,在所谓諸种大乘经典之后,出现一群思想家纷纷强调(空)、{如来藏}、(佛性),(唯识)、(佛教伦理学)等思想,在上述一群论师或思想家里,只有世亲写出著名的(俱舍论)(阿毘达摩俱舍论),对部派佛教思想做出非常卓越的总论。所以,他当时已经名闻四海了。

密教在佛教的地位屈居后座,其实,它早在大乘佛法兴起以前,就在佛教里出生和成长了。它逐渐发展和彰显却从中期大乘佛法前后开始,在这以前的佛教称为(显教)。反之,此后他们自称为(密教)=(秘密佛教)。七世纪以后又冠以(金刚乘)之名。这是佛教思想变迁的一种流程,虽然,我们也要考虑民众的信仰、上著的风俗,以及佛教与印度的接触、影响和交流等都是很大的原因。如果这些有变化,那它跟印度教的差异就减少,以致失去佛教的特色。

最后在1203年时,那座状观的维库拉玛西拉寺终于遭到回教军队彻底破坏,致使佛教活动在印度消失了。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4:57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4:59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3】

二千五百多年以来,多少人感恩佛陀的伟大智慧而奉献一生,雕出了如何壮观的大佛像、或者乐意捐款建造许多的佛庙,制造佛像、菩萨像……等等,在全世界的佛寺不计其数,然而,就算有那么多人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佛教的尊敬,事实上,是否真正的在弘扬着佛陀的教义?或者无意中在破坏着佛陀正法而不自知?

就是因为我深深了解佛法是教人看清实相、教人觉醒、教人解脱的方法,所以才会在网络里写佛法来告诉大家,应该恢复佛陀教义本来面貌,而不是把佛法当着是安慰剂,止痛药,或是盲目的膜拜。

然而,现在年代的佛法已经变质让人误以为只有烧香拜佛、素食放生、念佛号、举办超度法会…………等等的宗教仪式才是佛法,甚至有许多人还认为我在刻意批评这些问题,

在这里我再次强调,我不求名,不求利,我在网络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佛教网友,把我写过的文章印成书本免费赠送给大家,分文不取,寄到府上,我们只希望还佛陀一个公道,将佛陀教义发扬光大,流传后世。

我并不是刻意批评任何佛教徒的信仰系统或是存心破坏某些人的财路,我之所以会在网络写佛法,完全是看到太多人误解了佛法,最大原因是没有真正的了解清楚佛教历史流程。

老实说,我把佛教历史真相写完之后,我并不在乎有多少人否认,或有多少人认同,至少我完成我该做的事情,我问心无愧,既然我们选择学佛,我们就要彻底的理解清楚佛教历史记载的是什么?佛陀曾经说过的是什么?修行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要解脱轮回,而不是盲目的膜拜,或是跟别人辩论到底谁的看法才是正确的等等?那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我们身为佛陀弟子应该要给自己一个原则,我们只会接受佛陀的教导,而不是要听一些毫无历史根据的神话故事或某某法师的高见。
也许我这样说会被千夫所指,但我仍然会一字一字的写完我该写的文章,虽然有许多人会不满意我的做法,相对的,也有许多人赞成我这样做。
我相信,假设佛陀在世也会赞成我这样做,将历史真相告诉世人,因为有许多的佛教理论确实不是佛陀所说的,是后人歪曲了历史真相,误导了无数众生。


阿利安人定居印度。

印度文明起于阿利安人侵入和定居以后,阿利安人进入印度河上游所谓五河一带,一方面继续过游牧生活,另一方面慢慢从事农耕,并开始定居在那里了。

阿利安人可说是宗教民族,他们有一本赞叹的歌集——吠陀(Rg,Veda)内容都是歌颂本族人一向尊敬的诸神,共有1017首赞歌和11首补述。这些大概完成于纪元前1200~~800年前后。但在纪元前1000~~800年前后才编輯成现在的形式。直到3000年后的今天,他们还沿襲背诵方式,很严格的传乘到现在。

期间被赞叹的诸神,虽然是模擬自然现象而来,殊不知其中最活躣那位因陀罗,后来进入佛教里成为帝释天。其他诸神为数不少,为了要给予最高的赞叹,致使诸神的个性都不太明显。

管理这些神事的司祭者叫(婆罗门),战士与王族叫(杀帝利),一般百姓叫(吠舍),至于被征服者那群奴隸叫(首陀罗),印度社会逐渐兴起这些阶段差别了。这是馳名于世的(喀斯特制度),起初流行混血现象,分成许多下属喀斯特,到了后代才完全固定化。以致使印度社会出现闭锁性,极度压制了印度社会里面的流动性。

例如:佛教主张一切众生都平等,坚决反对这套(喀斯特制度);结果,(喀斯特制度)本身不但丝毫不动摇,反而把佛教看作很危险的思想,以致严重障碍佛教的兴盛,但在同一个(喀斯特)的成员之间,产生一种连带意识,它能维持原本缺乏国家规制那种印度社会的秩序,互相弥补社会政策的贫困,诸如此类的状况也屢见不鲜。

固定化的(喀斯特制度),靠每个人的出身背景来决定,而如今印度社会仍有不少(喀斯特)与职业结合的例子,规定某些职业不让特定的(喀斯特)参加,且分化的非常细腻。

不消说,婆罗门最受人尊敬,诚如最初期的佛经上说(不是由出生来做婆罗门,而是由他的行为来做婆罗门)。
可见佛教也显然很尊敬婆罗门:(但这句话指喀斯特制度下的婆罗门,也就是否定与生俱有的婆罗门,完全改变婆罗门的内容)。

(吠陀圣典):
阿利安人在纪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东进,出入兴都斯坦平原,那里是深受賈姆那河与恒河的滋润地区,所以,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也丰富,具备农耕的最好条件。于是,阿利安人就定居在这里,而放弃原先的游牧生活,专心致力于农耕事业。结果呈现一种自给自足,孤立和闭锁式的农耕社会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是婆罗门教,而它就成了(喀斯特制度)的温床,把婆罗门教放在最高峰了。
吠陀圣典包括上述的(Rg,Veda)以外,再加上(Saman)和(Vajus)兩种吠陀,以及(Atharuan)吠陀,后者是土著的民俗信仰,总共四部吠陀圣典。

这四种是狹义的吠陀圣典,此外又有它的注释文献(祭仪书、森林书、和奥义书)而这叫广义的吠陀圣典,也成了婆罗门教的教科书。

以上四种里,最早的(奥义书)是非常重要的文献,也是最早期的东西,早在佛教出现以前就存在的了。其间,以(BrhadaRanfaka)和(Chandogya)两种奥义书最珍贵。

这些含有《梵》(中性字)与《我》(男性字)两项基本概念。

《梵》原来是神圣而含有咒力的祈祷语言,意谓著某种神秘力。

《我》是一种主体与人格性的原理。本来意谓气息、生机、本体、灵魂、自我、后来成为一种术语(表示万物内在的奥妙力量)。
不过,《梵》与《我》都很难用其他字眼来说明。它既是一,也是全体,既非相对,亦非比较,反正用文字与思考都无法表达,倘若非表达不可的话,那也只能用否定字眼《不、不》(neti,neti)而已。

这一来,一方面可说是宇宙的根本原理,或超越性的《梵》。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形成各个人主体与内在性的《我》,在逐渐说明一体化之际,自然成了梵与我的一致性。

那就是《梵我一如》了。让个人本体提升到宇宙的根本原理上面,到达那种境界的一元论,就是古奥义书哲学的巅峰。
除了《梵即是我》的发现以外,还有一种来自业的轮回思想;而这是在古奥义书上最先解说的教义。

业是(Karman)的譯语:
而(Karman)系由(制造)、(形成)等动词而来,意指我们的行为,及这种行为所留下的一切结果。
换句话说,由行为而生结果,再由这项结果而导致下次行为。
这项循环存在神,人和其他众生之间,以各种姿态投胎转世的思想。
这跟《梵我一体》的思想脱节,也被佛教所采用,而呈现一种独自的发展。

也许阿利安人生活在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印度,经历几个世代的经验才成就的一套思想(轮回转世的思想也出现在古希腊的华达格拉斯、和安配德库雷斯的学说里,但不是显而有力;在欧洲随著基督教的确立而消失)。

然而,古奥义书所说的业(轮回思想),还是很单纯的内容,似乎只提到善人来自自己的善业,而坏人也由于自己所造诸恶业的缘故,而没有其他丰富的解说。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00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02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4】

原始佛法一直以来都是被人误以为与现代社会已经完全脱节的宗教,只适合森林里的僧人修行。

我会把原始佛法带入现实生活中,让大家能够体会得到,我们该怎样面对生活上的种种挫折与犹豫?如何发挥佛法的智慧。

另外一个原因,我要考虑到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看历史,即使是有兴趣看历史,若是整本书只是介绍佛教历史,相信看1/2次就已经完全了解,没必要再重覆去看,历史只是告诉我们真相,不会让我们增长智慧,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只是介绍历史真相而已。

要如何将佛法带入现实生活中?就是我们每一刻,每一个当下,而不是只有静下心来念佛号、抄经、举办法会做这些与佛陀教导毫无关系的事情,而是我们在这个红尘世间如何处事待人,去体验人生各种不同的滋味与感受,进而从中得到智慧和体悟,这才能领悟到佛法的本质,才能增长智慧,即使读者每隔一段时期重覆再看文章时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不同的启示,之后才介绍佛教历史。

那么,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我将会分为两段介绍,前面一段与大家分享在现实生活中要如何运用佛法面对问题,后面一段才介绍印度佛教历史就会有双重意义。

我曾经见过一些人,学佛学了几十年,最后却得了憂鬱症,有些甚至做出违反佛陀教义的行为而不自知,使到自己终生愧疚,耿耿于怀,这就是“误把馮京当马凉”的下场。

去年有一位网友写信息给我说,他在网络看见一篇报道;有一位禅宗的老法师,他一生人讲经说法,而且还写了几本关于禅宗的书籍,但是到了晚年却突然间反常。

老法师说,他很后悔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现在已经是为时已晚,无法弥补自己的错误,从现在开始不再讲经说法,而且把自己所写过的书籍全部拿去烧掉,即使谁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不愿再说,Jack,你知道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我回答说:(知道,这位老法师到了晚年才发现印度佛教历史的真相,原来自己这几十年来所弘扬的都是非佛所说,都是违背佛陀教义的事情,在误人误己)。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在说谁?在这里我不便直接把这位老法师的名字指名道姓的写出来。

这件事情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当一件事情发生矛盾时,而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真相之前,最好不要乱说话,谁是谁非是要证据确实来证明,并不能只看外表、猜测、或是谁的口才好,误听一面之词,我们一定要彻底地了解真相,有事实证明才作出决定,这是处事待人的基本原则。
学佛亦复如是,当我们还没有彻底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流程之前,千万千万………不要劝人学佛,或是讲经说法,也许你并不是造福人群,而是在误导众生,导致严重性的破坏佛陀教义。然而,当一天你发现真相时,即使后悔一辈子也难以弥补你的过失,可想而知任何事情的真相是何等的重要。


六师外道。

在原始佛法的经典上,估计这些新兴思想共有六十二家,同时提到他们的概略内容。还有一种耆那教也跟佛教在同一时代出现,且一直发展下去,他们说当时有三六三种见解,以下不妨介绍一下最重要的六位思想家,他们算是一大群思想家出乎其类,拔乎其粹者(佛教称他们为六师外道)。

(1)富兰那Purana Kassapa 出身奴隸家庭,逃离主人的途中,衣服被抢走,从此以后过着祼体生活了。依他看,凡是剝夺别人的生命、让人悲痛、折磨别人、侵犯别人家庭、盗窃、驱逐、通奸、撤謊等行为,一点儿也不算作恶,且也没有恶报这回事;反之,布施,克制自我,说话诚实等行为,既不会生善,也没有善报。他是一个极端的道德否定论,或无道德论者。

(2)阿耆多Ajita Kesakambalin 彻底唯物论者。他认为只有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才是实在,而人类也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只要生命存在一天,这四种元素就能结合一天。一旦生命终止,这些元素也跟着分解掉。人死了什么都没有,当然连灵魂这种东西也不存在。因为死后一了百了,既无善业,也无恶业,所以无任何果报可言。若渴望果报而行布施或祭祀,统统都没有用。与其这样,不如追求现在的利益与快乐才对。他的主张跟唯物及快乐主义紧紧相连,故叫做现世主义~刹那主义。这种想法到处都有,也一直存在著。在印度,这派叫顺世派。

(3)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 他主张七项要素,即是除了阿耆多的唯物论及四种元素之外,再加上苦、乐、生命(灵魂)等精神性要素。依他看,这些要素既不能制造什么,也不能生出什么,乃是不变与安定的存在,但不是七种元素的集合。例如砍杀一个人,只不过是刀剑穿插于这七种要素的间隙,一块一块掉下来。可见这也跟道德否定论或快乐主义相通的。

(4)未伽梨Makkhali Gosala 他加些要素的数量,主张十二要素说。不过,他的思想出自一种宿命论,故在这方面馳名。他说一切既非有,亦非无,全部是无缘无因,到处都无控制力,也无意志力,一切变化都由某个人来决定,縱使想作恶或为善,也都难逃既定的命运安排,一切努力最后都会无效,只会随着轮回在转动。据说他属于阿吉维卡教。这个定义是:(严谨地遵守生活法的规定)。实际上却在苦行。这支教派一直存续很久,依据后期的书上记载:连上述那位富兰那和伽旃延也属于这一派。后来,这个宗派被耆那教吸收进来了。

(5)珊阇耶 Sanjaya Belatthiputta 他是很出名的怀疑论者。例如有人问他:(有没有来世的存在呢)?
他答说:(我既不认为有,也不以为似乎有,也不以为跟它不一样,也不以为不是,也不以为非不是)。
由此可知没有肯定答案,始终是未定状态,结果是一种不可知论。佛经上说他的论点为(滑溜论),像鳗鱼一般捉不住或滑溜溜……但他对于形而上学的问题,在建立判断终止方面会有某种意义。

(6)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 意谓(出身拿达族尼乾陀派的人)。原名叫做华尔达玛那 Vardhamana,据说他已经开悟了,所以尊称他为玛哈维拉 Mahavira 伟大英雄之意,或耆那(Jina 胜利者之意)。他改革了尼乾陀派,之后才以耆那教的姿态发展下去。
后来,耆那教跟佛教同时发展,成为婆罗门系统以外的两大宗教。对印度文化和思想有多方面的影响。耆那教的传统、术语、思想等方面有不少跟佛教相通。

这位(玛哈维拉)比(乔达摩.佛陀)大约晚二十年出生,出家后专心于苦行,并在苦行中开悟。结果,在当时混乱的思想界里,他从一种相对主义与不定主意中,把观点限定在:(从某一观点看)这方面,他把一切区分为灵魂与非灵魂两种。后者又分为活动、静止、虚空和物质等四类,合计为五种实在体。

耆那教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认真实踐。尤其重视不杀生、真实语、不盗、不邪淫和无所有等五项大戒。其中第一项不杀生戒,不分在家与出家都要严格来遵守。

换句话说,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不能被杀或被伤害。因此,信徒就不能从事跟这有关的职业,以免犯戒。縰使从事农业,由于泥土中有诸多小虫,杀虫可能性极高。故使耆那教徒頗不爱农耕。

这一来,他们就全心全力放在商业方面,又因能奉行真实话的戒条,诚挚不欺、讲究信用,结果经商很成功,也都能致富。

在出家人里,有人彻底信受五戒的最后一条(无所有戒),身上一无所有,甚至连耆那教的圣典也摔掉了,他们被称为祼行派。有人压抑这种过分偏激的情形,就勉强披上一枚白衣,也维护着圣典,故被称为白衣派。

他们怀念开山祖师尼乾陀的苦行,修行人尤其彻底实踐断食,甚至称赞断食致死程度。透过这些实踐,耆那教才能维持到今天,縰使为数不多,至少能给予印度民众极大的感化,例如不杀生的和平信条。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03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05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 5】

当我们选择要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之前,我们要留意一个问题,我们所看的这本印度佛教历史的作者是谁?有些大乘法师也在写印度佛教历史,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而歪曲了历史真相,例如:他们在内容里介绍得很清楚,大乘佛法是佛陀入灭后几百年才出现的宗教,但是到最后他们却说大乘佛法被承认了,那么,问题出现了,

请问:是谁批准的?

这么重要的问题,相信除了(释迦牟尼佛)有资格批准之外,谁也没资格批准,那不是前后矛盾吗?在歪曲事实真相吗?

所以我们不可以看这些有宗教偏见人士所写的历史书籍,我们要选择看日本人写的、英国人写的、或是德国人写的,他们没有宗教偏见,只会把所记载的事情保持中立态度写出来,读者就不会被误导了。

活在世间的人们,最苦的,莫过于自己陷入苦海中而不自知。

佛陀是人,也曾经是个和我们一样被烦恼和焦虑所困挠的人,他能发展出不可思议的究竟智慧,彻底让自己从妄想和痛苦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人,是觉悟解脱者的前身,可以透过人生经历体悟到无常的变幻莫测…………一切都只不过是暂时性的存在,而佛陀就是我们的生命导师,他教导我们如何增长智慧,看清实相,让我们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佛陀的教诲只想站在现实的立场来解决现实中的苦恼。这意味着佛陀的教诲无疑是面对现实主义。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者,并非跟今天现实社会,那种功名利禄主义结合的东西,也不是迷恋现实的现实主义。完全不是这些,而是引导彻彻底底活在世上满怀苦恼、受困于欲望的人,如何在现实世界里面,完成怎样消灭苦恼,超越欲望,当然不是靠祈求或是头脑在妄想,而是如何能够看透生命本质,然后自己努力实踐,全力以赴。

现实的实践只有靠觉醒与自救,这才是一切的根本,也是基础。

然而,无论某些经典里如何神化佛陀,他依然不是神、不是万能的上帝,佛陀也不会教导我们念什么佛菩萨的名字,就会有神仙或是有佛菩萨从天而降来打救我们,而是要我们知道如何自救的真理。

他深深的体会到,每个人都能够像他一样,从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而解脱的那把钥匙不在他身上,更加不会在其他的佛菩萨身上,而是在我们自己手上。

很可惜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宁可相信一些挂上(佛教)名字的神话故事,却否认了真正佛陀的教法,眼见许多自认为是(佛教徒)的人士,却对自己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事迹有如坐井观天,对佛陀的教法完全误解,豈不是学佛越学越糊涂了吗?

佛陀是教导我们自救的觉悟者,只要我们愿意接受佛陀的教诲,先从自己的梦幻泡影中醒过来,把自己的成见先放下,睁开沉睡了几十年的眼睛,从新认识佛陀一生的事迹,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流程,我们就不会浪费时间,盲目探索,甚至越走越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初转法轮

佛陀说法叫转法轮,(轮)是指一位帝王统治世界的象征,法轮即是最高的真理。还有轮也意味到处能行,而转动这个轮,也意味最高真理要公诸于世。佛陀说法即是转动一切法轮,而最初说法称为(初转法轮)。

关于初转法轮,也有一部单独的经典叫(初转法轮经),这方面的传承资料多达二十种以上;其间都几乎记载中道、四圣谛、八正道、无常、无我、苦等三法印的说法。

初转法轮是一次契机,之后佛陀才开始向芸芸眾生宣言教法。直到八十岁入灭以前,他的教化地区都以恒河流域为主的中印度一带,实际上持续了四十五年之久。

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叫(耶舍),听了佛法收益良多。不久皆同五十位朋友来听教,最后,他们都纷纷出家做佛陀的弟子。

佛陀离开波罗奈城,前往自己成道的地方伽耶,结果在那里遇到拜火教的首领(优楼频罗迦叶、那提迦叶、迦耶迦叶)等三兄弟。他们后来各自率領五百名、三百名,和二百名弟子投奔佛陀,统统成了佛弟子。

之后,佛陀到了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王也皈依佛陀,并捐赠一座竹林精舍,它位在王舍城入口的外侧(频婆娑罗王不久被儿子阿闍世幽禁,但后来连阿闍世也做了佛教徒)。

当时,王舍城住了一位外道叫(珊闍耶),也属于六师外道之一。他拥有兩百五十位婆罗门徒众,其中有舍利弗、目连兩人。
一天,舍利弗被五比丘之一的(阿说式)譯名为(马胜)的仪态端庄所吸引,便问他师法何人!对方答说释尊,用时简述佛陀的教法:
(诸发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舍利弗一听也开了法眼。马上告知好友(目连),兩人偕同五十位门徒走访佛陀。结果也都成为佛弟子。舍利弗的智慧超群,目连以神通第一著称。兩人都比佛陀先入灭,但他们都有伟大的影响力。

不久,大迦叶也加入佛团了,他过著简朴纯洁的生活,被称行法第一。佛陀入灭后,他召集经典编輯会议,功不可没。

接著,佛陀回到故乡(迦昆罗卫城)也让释迦族五百人皈依。包括他那位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
自己出家前生下的儿子(罗睺罗),
理发师(优波离),堂弟(阿难)等人也出家跟随佛陀。从此以后阿难侍候佛陀长达二十五年之久,忠心耿耿。

当时有一个大国叫(乔萨罗国)跟(摩竭陀国)对立,而释迦族原来隸屬于(乔罗萨国)。佛陀走访(乔罗萨国)后不久,国王(波斯匿王)也成了虔誠佛教徒。

该国首都舍卫城有一位(须达多)长者,他乐施好善,故被称为(给孤独长者)。他向波斯匿王的祗陀太子买下一大片土地来捐赠给佛陀,那就是(袛园精舍),简称为(祗园)。

虽然,佛陀到处游化,马不停蹄,没有一个固定住处,只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和舍卫城的(祗园精舍)住得最久。尤其雨季的安居也多半住在这兩处。

至于有无女佛弟子,则不大清楚。但依经典记载,则有佛陀的姨妈(摩訶波闍波提),妻子(耶输陀罗),须达多长者的长媳(司嫁达,波斯匿王的夫人(未利),等都成了尼僧,或虔诚的在家女信徒。

佛陀一生走动的范围,大体上在菩提伽耶,从王舍城到帕特拉、迦尸城、迦毘罗伟这条线,西从波罗奈、舍卫城、柯桑毘一带。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06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08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6】

一九七九年若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除了照顾贫穷、弱势的人们,她更专注于为那些快要死亡的穷人服务。她会去接回那些被遗弃在水沟旁、垃圾堆、马路边奄奄一息的人们,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能够得到最适当的照顾,她并没有给他们金钱或精致的享受,而是让这些可怜的人得到温暖和安慰,她给了这些人应有的爱和身为一个人的尊严。

据说在她照顾下死去的人们都带着笑容离开,这些人完全忘了之前遭受的痛苦,他们感受到(特蕾莎修女)安详温暖的爱心,心满意足地离开这个世界。

1997年9月,当(特蕾莎修女)去世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了哀伤的眼泪,他就是被誉为“活圣人”的特蕾莎修女。

1979年授予她的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词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得到尊重,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泰国圣僧(龙婆坤)在泰国建造了四百多间佛寺,还有医院、学校、救火局、警察局………他自己本身却一生人连拖鞋也没有穿,无论在森林修行或是从森林出来之后弘扬佛法,到处帮助穷人,就是赤脚走路,全泰国人民都非常尊重的一位慈悲老和尚,泰皇也被他的行善而感动了,专程乘直升机过去Wat Ban Rai 参拜这位慈悲老和尚,还特别建造了一座博物馆记念他老人家,这是泰国有史以来唯一国家建造博物馆记念的僧人。
记得有一次,他老人家问我:(Jack,你知道我们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吗)?

一时之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好很尊敬的问师傅说:(师傅,徒儿不知道该怎样做?愿师傅教导)。
(龙婆坤)很慈悲的跟我说:(Jack,记住,我们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贡献)。
我永远都会记得恩师的训话。

当我们帮助人的时候,要知道我们并不是在帮助人,或为了能够得到任何目的与利益,而是顺着内心与生俱来的自然需求,发至内心的慈悲喜舍,我们并没有因为贡献了而失去任何东西,它不像一般的反光总是弱于光源,相反地,它回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反而会更加的辉煌灿烂。

这更加辉煌灿烂的光,并不是祈求有任何实质上的赞扬或金钱,而是感受到困苦者的全心感谢,以及烦恼被拔除后的轻松自在。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作出贡献的人无处不是,慈悲无所不在,甚至,我们也可以变成慈悲与贡献的一份子。



大体来说,初期佛教的资料有经藏、律藏和论藏,为了要明白佛陀思想,最重要的是经藏,其他可以来自律藏,而论藏属于注解,不妨放在一边。
经藏收集了佛陀及佛弟子的言行,而律藏主要是教团规範。但是,眼前编輯的情状是以阿育王前后为主,直到纪元前后为止。

通常,佛陀是不同场合、时间和对象而说(学术名词叫观机逗教),而且几乎都是对话,向一大群对象说,或让他们说,自动列举许多比喻回答,而使对方能够理解。佛陀自己倒不曾发表过特定的教理,或有什么讲演,且无意建立特定的思想体系。

凡曾经接触过佛陀的人,因时因地不同,都综合了自己对佛陀的言行举止,佛陀最后二十五年左右幸好有阿难侍候,才能留下不少(阿难)的记忆资料。

佛陀入灭后,大迦叶召集500名佛门的卓越弟子,在王舍城郊外,各自道出自己的记忆而综合起来,尤其,阿难谈论(藏经),优婆离谈(律藏),而举行一次所谓经典结集,不过,当时成立的所谓经典不能保证原原本本承传后世,且后世流传的经藏与律藏更不能保证是当年所聚集的全部(尤其律藏不乏后世附加的内容)。縱使当时收集了许多圣典,但也一定在当时和后来遗漏了不少。

经藏的谈论经历好几代,其间,据说也曾从九部、十二部等形式开始编輯,然而那些在今天也只留下名称而已。其间为了方便记忆,有些被简化、或韻律化,或把同一件事情反覆说明,甚至附上其他内容,或整理成系统。

例如:宇井伯绶博士在这方面作了详细的整理,一般人说佛陀成道时有十二因缘说,其实那只是(缘起),在(阿含经)各处都提到很简单的缘起说,且没有达到十二支。

所以,若说佛陀当时已经悟到(十二因缘),显然是后世的说词,画蛇添足,不胜枚举。

佛陀出家在于他发现人生的许多问题,结果,他找到了最基本很究竟的解决之道,一言以蔽之,他发现了(法),若人生不能依据自己的意志得到解脱,自然就会(苦恼),之后思考如何解决它,不管怎样,反正初期经典列述许多内容,无疑出自后世经典编輯者的想法。

流传到今天的经藏,以巴利文本最完整,但汉譯也含有古老的内容,故一定要参考对照。幸好在巴利文五部中有四部可以跟汉譯四阿含相应。
不过,其间有不少无法相符的部分。汉譯四种(阿含经)各来自不同部派,断断续续弄成四部(只有杂阿含经有其他譯本)。

巴利文(长部)~汉譯(长阿含经)=由较长文章组成。
巴利文(中部)~汉譯(中阿含经)=中等长度的文献。
巴利文(相应部)~汉譯(杂阿含经)=大部份为短小经文。
巴利文(增支部)~汉譯(增壹阿含经)=被以上编輯漏掉部份。

尚有巴利文里有所谓小部,也包括十五部经典,其中也有一部相当于汉譯的经典。
在小部里特别重要的有:法句经、经集、感伤偈、如实语、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谭。
以上这些都不能等闲视之。

巴利文印度古代中西部一带的方言。但是佛陀常用摩竭陀国语,等于现代的一般用语。摩竭陀话是古代印度中部,毋宁说是印度东部的方言(现在没有一个地方沿用摩竭陀话的原版)。

随着佛教的扩大,摩竭话的文献就跟着转为巴利文语了(摩竭陀语和巴利文比较接近)。

若要追溯巴利文佛经的来源,便要提及阿育王时代,那位阿育王的儿子(玛希达长老)把佛教传到(锡兰)的缘故,虽然,当时也是口诵传承,但怕重要的经典会消灭,便在纪元前一世纪左右抄写下来。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10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13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7】

有一个佛教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位小僧人出家多年,依然常常想起在家的年迈父母,他为此感到困惑而且内疚(为何我摆脱不了这些俗念?难道我终究是个无法放下红尘俗世的凡夫)?

为了摆脱思念的糾缠,他准备了一根小针,每当想起父母时,就用针刺一下自己,希望借用痛苦来忘掉思念亲情。

当他的师傅发现了这件事情,将他叫到跟前来:(你用这个方法可以忘了思念父母吗)?
小僧摇摇头说:(不但没有,还与日俱增,也许因为害怕想起父母,结果父母的挂念反而一直擱在心里)。

师傅继续问:(为什么你害怕想起)?
小僧不安地说:(每当想起兩老孤苦无依,便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真的很难平静下来静心修行)。

师傅听后却微笑着说:(很好、很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世間唯行善與盡孝不可等)。
这时这位师傅跟小僧人说:(我马上给你还俗回家善尽孝道,直到父母离世,否则不可以再次出家)。

多年后,小僧人的父母都相续离世了,他回到寺庙要求出家,这时他问师傅:(师傅,当初你为何要我还俗回家)?
师傅反问他:(你现在可忘了父母)?
小僧人笑了笑:(亲情岂能说忘就忘?但不刻意去忘,也不刻意去想,因此可以说没忘,却也可以说忘了)。

故事中小僧人的心境转变,正是他从原本的压抑情感,到最后把想做的事情完成的呈现。

许多人在这方面用错了方式,假设:他的师傅不曾给小僧人还俗回家侍奉父母的責任,只怕再过十年,甚至一辈子,这份遗憾仍然留在小僧心中,反而成为他日后修行的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年轻人,遇到感情波折的问题就痛不欲生,有些人跑去出家,或伤心难过,但无论出家或是伤心难过,问题难道解决了吗?绝对不会,事实上,问题仍然存在。

我曾经见过一个人到寺庙里要求出家,原因他刚离婚了,他说他已经看破红尘,决定出家修行,但出家不到一个星期就吵着要还俗了,他说,寺庙虽然称为佛门清净地,但他却无法清净,又要念经又要打坐,让他很心烦气躁。

我却知道让他心烦气燥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他的内心无法平静。

修行的心境并不在于身体出不出家,而是内心能否明白自己现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一个经历,再从这些事物去产生感触、思考、进而超越,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体验。

佛法对于情感方面的看法,就是六根接触六尘的效应,绝不是叫我们不碰不沾,杜绝后患,相反的,希望我们在这个红尘世间能够勇敢的去体悟,并从中体悟出(为与不为),(觉醒与沉迷)之间的差异。

所谓摆脱情感问题,并不是要我们冷酷无情的对待,而是在教导我们,认清自己身为人,就确实会有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情感反应,然后,问明白自己为什么需要?这样,才能够明白因由的进一步看清、超越这些情感问题的束縛。

情感问题绝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助人解脱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情感世界就没有解脱的可能,毕竟,解脱是因超越情感世界而来。


在佛陀弘法时代可说是百家争鸣,多姿多彩,大体上可以综合成为六十二种见解,其中有下列的诸项疑难很流行:
(1)世界是常住。
(2)世界是无常。
(3)世界是有边。
(4)世界是无边。
(5)身体与灵魂是合而为一。
(6)身体与灵魂是分开。
(7)人格成就者(如来)死后还存在。
(8)不存在。
(9)存在又不存在。
(10)不存在又非不存在。
以上诸项问题叫做(十难)。

之后又有(十难的变形出现):

(一)既是常住也是无常。
(二)既非常住,也非无常。
(三)既是有边也是无边。
(四)既非有边,也非无边。
再加这些合称为十四难(这些显然是十难的变形)。
揭示(十难)的经典,巴利文与汉譯合计有二十种,光是汉譯的(十四难)就有六部,还有叙述其中一部,再加上变形的内容者,共有五十三种之多。

佛陀有过多次被人问到这些难题,但是,佛陀常以(无记)对付,也就是不作答。

那么,为什么不回答呢?
原因是,这些都是说不完的形而上学问题,佛陀说:(我以不肯定答说的方式让你们明白我所以不肯定说的原因………我不肯定答说(世界是常住)之类的问题,为何我不肯定答说任何一个答案呢?原因是,这种问题根本与目的无关,既不能当作清静修行的基础,也不能让人厌离世俗性事物和欲情,更不能使人制御烦恼,或使人内心平静,获得智慧,以至涅槃境界)。

还有些佛经提到一则有趣的比喻(毒箭)。

假如有人被毒箭射伤叫苦不迭。这时候,他的亲友们就要送他去找医生,不料,受伤者却说:(到底射我那个人是王族呢?婆罗门呢?庶民或是奴隸呢?如果不弄明白,就别把这支箭拔出来。

如果不明白对方的姓名,也别把箭拔出来。

如果不明白对方是高个子、或矮个子、中等身材、还有他的皮肤是黑色、黄色、或金色、他是何方人氏?他用的弓是普通、或强劲的呢?
弦、箭和羽毛的材料是那一种?
箭的形状怎样呢?
若不弄明白这些,那就别拔出那支毒箭。
这一来,受伤者还没有弄清楚以上的答案时,就一命呜呼了。

同样道理、如果有人说:(师尊倘若不肯解答我的问题,世界是常住,或不是常住?那么,我就不想向师尊修习清静行)。
兩者的情况完全一样,这一来,由于完成修行的师尊不肯作答,致死那个人死了。
所以,佛陀排斥这种脱离实践,无益身心清净的争论。

(三法印):
(法句经)里面有这句偈语:
一切存在物是无常的。
一切存在物是苦。
一切存在物是无我的。

由此可见,用智慧观照时,才会厌离诸苦,而才是迈向清净之道。
所谓三法印,即佛法被印证之意,不仅出现于(法句经)上,也在原始佛教经典上屢见不鲜。

汉譯是: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
不久,在三法印后再加上一句:涅槃寂静。
这意谓涅槃是柔和平静的世界,这一来反而成为四法印,不过,后人把(一切皆苦)除去,才变成其余的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强调其间(一切皆苦)。

这显然是正视(苦的现实)的态度,等于三法印的出发点。它通常是指(苦、集、灭、道)等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如果详加调查初期佛教经典时,肯定这句就是谈(苦)。

如果再追根究底,那么,我们必须思考佛教到底是怎么起来的?这个起自佛陀的成道。
但若再往上追溯时,根源在佛陀的出家(当时还没有成佛)。

那么,出家又因何而起呢?诚如许多佛陀传所说,佛陀出身为王子,从小就没有在物质和肉体上吃过苦头,反而生长在安定祥和的环境,每天过着应有尽有的快乐生活,那么,他为何舍弃地位,抛弃妻儿和一切,跑去出家呢?

佛陀传记添加(四门出游)的故事。

原来他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看到老人、病人、死人和出家人,结果引发他深刻的反省,以致走向出家的这条路上。
只有老、病、死等,眼睁睁等(苦)恼的问题。

不论肉体多强健,生活多么快乐,环境多么舒适,老、病、死所象征的(苦)对于一切芸芸众生都不能避免,苦就是这个情状。

天下人类或一切众生所拥有的东西,縰使不愿意、不希望,或想尽办法逃避也逃避不了,仍然不能永远常在,而这就是(苦的实状)。同时,这是佛陀觉悟的内容,若再追根究底,那也是他出家的根源。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14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17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8】

我曾经在网络里见过一段新闻,有一位老先生,他只要看到有人乱丢烟蒂就会跑过去捡起来,并且递给那个人一张传单,传单上面写着他的亲身经历。

他说,早几年前一个晚上,他抽到一半的烟放在烟缸上,自己在上网没有留意的情况下,居然被四岁大的孩子拿去玩,还点燃了房间里的床被烧起来引发火灾,他左邻右舍的房子都被烧光了,损失惨重,让他一辈子都内疚,永远无法弥补这次的过失,后来他发现即使再怎样后悔也没有用,还不如把握自己在生之年,好好地劝导那些抽烟的人,不要让自己一时疏忽而造成无可挽救的悲剧。没想到他因为这个(善意)的发心,结识了不少朋友。

我曾经迷失在佛教里20年,以前是抱着(大乘佛法)的观念坐井观天,自以为是。

当一天,我发现原来在(大乘佛教)之前还有一段印度佛教历史自己从来没有发现到的,如梦中惊醒,恍然大悟,可想而知,我们学佛首先要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是何等的重要,也是因为这个因缘使我感到非常后悔。

原来自己这20年一直都在排斥,甚至毁谤着佛陀教义为小乘佛法,这种内疚与自责的情况下,我才会在网络写佛法,告知世人佛教历史真相,希望能够弥补自己过去的错误,我并不是存心搬弄是非,我所写的都可以在印度佛教历史里查询,如不属实,随时可以推翻我的所说,我不求名、不去利,只想唤醒迷途中的佛教徒,不要浪费时间在学习非佛所说的教义,身为佛陀弟子,跟随佛陀的教诲才是正确的方向。

在这两个月我会写得比较辛苦比较赶时间,原因,我希望能够在六月份把(原始佛法3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这本书写完,虽然是比较辛苦,但是当我想到只要有人是因为看了我写的佛法文章而回归佛陀教义,就算是不吃不眠也是值得,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恐怕写出来的文章也无法真正达到唤醒众生的效果。

其实,我们身在红尘世间学佛,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勇敢面对人生各种挑战与困境,无论身处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冷静的状态,这才是佛法修行的关键。

当我们无法冷静心中充满烦恼时,不要强求烦恼离开或消失,因为烦恼是让我们看清真相的动力。

当我们接受烦恼,看清烦恼的本质,我们就可以从烦恼的束缚里解脱出来,在我们心里烦恼仍然存在,但是烦恼已经不是烦恼,只是一种大脑运作的过程,这时,烦恼就完全没有它的威胁性质了,完全不起作用,不需要去压抑或“烦恼”了。


(涅槃):


(涅槃寂静)是三法印之一,涅槃譯自梵文,寂静也是,两者都表示佛教的理想境界。

当时,那些宗教家的理想与目的,不外追求安稳、安乐、幸福与不死。而理想的境界以(彼岸)来表示,它用来对应(此岸)充满各种苦恼,因此,从(此岸)……现实开始走到(彼岸)理想境界。通常在印度哲学叫做(解脱)。

那就是说,在此岸互相交缠,彼此瓜葛,从这一切束缚下解脱,之后到达彼岸,正是印度哲学和一般宗教的最高思想。尤其,印度的轮回思想很浓厚,一定对于这些感受很逼切、很深刻。

这种最高境界被佛教(耆那教亦然)称为(涅槃),另一个汉譯叫(泥洹)、也有例子指它是一种(镇住动摇)、(让它镇静)的意思。
通常意谓(火焰熄灭)或(火焰消失状态)。

佛陀入灭比喻涅槃如下列比喻:
不动摇的圣者,
安静地消失之际,
像一个让心安住的人,
既不呼气、也不吸气了,
以畏縮的心耐住苦痛。
那颗心的解脱,就仿佛灯火的熄灭。

(四圣谛与八正道):

谛在梵文叫(沙多亚)、巴利文叫(桑贾)本来从(存在)这个动词造成的,转用作(真理)、(真实)。谛或真理也称为(圣谛),即神圣的真理(由圣者彰显的真理)四谛亦称为四圣谛。

(1)苦谛:不仅指人生是苦,一切众生皆苦也。

(2)集谛:本来是(苦集谛),因(集)与(生)的意思一样。或者解作原因。意谓苦是怎样生出来的?人生即苦的原因何在?彰显这件事的真理也。

依据诸经的解说,完全来自于渴爱(欲望)。渴爱是指喉咙发干的人极想喝水的状态,所谓烦恼即是其中之一。
的确,人在许多情况下都会受到欲望的影响。渴爱常常被分为三种:
欲爱(感觉与情欲性的欲望),
有爱(要永续生存的欲望),
无有爱(要断续生存的欲望)。

(3)灭道谛即是(苦灭谛),由上述的(集谛)获悉苦的原因,于是,就要断弃渴爱,让心自由自在,进入最高理想的涅槃境界,也就是实现涅槃的真理。

(4)道谛即是(灭掉苦恼的道谛)。称作现实的实践活动,这可分成下列八种:

(1)正见:正确看法。如实看到,自己认识四谛。
(2)正思:正确思考。
(3)正语:正确言语。
(4)正业:正确行为、实践。
(5)正命:正确生活。
(6)正精进:正确努力。
(7)正念:正确思念与注意力,心正确注视。
(8)正定:正确精神统一。冥想、禅定。
以上八项叫(八正道),等于佛教的实践基础。


(中道):

佛陀在王子时期的生活快乐无比。出家之后,有过六年苦行的经验,而那段苦行几乎让他喪命。他放弃了乐行与苦行生活,这叫做不苦不乐的中道。乐行是另一回事,苦行原来的目的在开悟,虽然当着开悟的手段,但是,这个手段不知不觉被人看作目的,佛陀依据自己的实际体验而放弃乐行与苦行,而选择了两者之间的中道。

世人往往选择某种极端,因为这样才容易全力去实践。处在这条狹窄的极端中,企图抹杀一切自己注意不到的东西。极简单的价值判断于是生焉,只有慢心与执着。这样容易成为图式性的东西(忽视人性)。

例如:财富、名誉、权势、意识形态等,以为靠它能解决一切,很牵强地企图去解决一切。一旦遭遇挫折,发觉自己彻底失败时,便走向另一种极端,与前者完全相反,即反其道而行也。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18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21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9】

很多对佛教稍微有认识的人都认同轮回很苦,寻求解脱,但是,因为没有理解清楚佛陀的教法而到处寻找名师或求神拜佛,反而会陷入另一种迷失的状态中。

记得在2011年的时候,我在素食馆里无意中看到一位大乘法师在一个光碟里介绍世界末日,这位法师很多人都认识,相当有名气,他说:还有一年时间2012年12月21号将是世界末日,这个准确的消息是最大权威的美国太空总署发给他的报告,到时会死很多人,剩下一小部份的人会回到古代过大自然的生活,原因没有电源了、没有Gas了、没有交通工具了…………

当时甚至有些(净宗学会)的朋友被吓得不知所措,储蓄了很多糧食预防万一。

到了2012年12月份,我一位(净宗学会)的朋友深信这位法师的预言;世界末日还有一个星期就来临了,
他开始焦虑不安,茶饭不思,到了12月20号那天晚上,抱着家人痛哭交代了许多遗言,让我哭笑不得,就这样他整个人被折磨得精神仿佛,臉容憔悻。

直到过了22号他才接受世界末日不会来临的事实,所有的恐惧一扫而空,可以好好的睡觉。

他睡足精神之后问我:(为什么这么谎謬的笑话也会让我被吓得像等死的感觉)?

我回答说:(这些宗教催眠本来就是假的,只是你没有看出破绽罢了)。

其实,许多的破绽在无明者或是已经被某些法师以宗教催眠得,深信不疑的情况下,在他们眼里是看不到的,不幸的是,有人即使过了恐惧期,却仍然会对这些法师充满信心,还会不停地自己制造合理化的方式,来(肯定)自己对偶像的尊敬与崇拜,这一来,就永远无法看清它们的本质是假的。
然而,稍微有悟性的人,被骗1/2次之后也会从恐惧和失望中发现他们的破绽。

切记,当你能看出这些宗教所使用的催眠手段都是假的,都有破綻时,你才是觉醒的人,然而,看透它们、看破它们,是我们觉醒人生的功课,
今天各位有缘遇上原始佛法的朋友们,不妨细心领悟这堂功课,当恐惧过去了,地球照常转动,生活依然正常,你再去静心观照那个恐惧与催眠的谎言跑去那里了?你自然必有所觉悟。

这些宗教催眠不知误导了多少众生,会让人像疯了一样,执迷不悟地挖一个坑把自己活埋。
后来这位法师的预言演说,被香港电视节目当着笑话娱乐观众。

佛法,是向内自修并不是向外寻求,如果你是出于对佛像的尊敬,诚心礼佛叩头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如果完全不去静心往内观照,去找出问题的源头,只是想透过顶礼叩头,膜拜仪式、诵经、放生、素食来寻求解脱,那么,这样的行为无异是水中捞月,自欺欺人。
其实,任何问题都一样,当我们接触上了,最基本的,我们先要了解这个问题的推动力是什么?

它的因缘组合是什么?

只要对方所讲解的与这方面完全没有关系,那么,就表示他越说越离题。

现代人学佛的盲点就出现在这里,为什么有许多人学佛越学越糊涂,连他自己本身也搞不清楚到底谁说的才是真实性?每宗派都有他们的道理?
原因是他忘了根本,忘了源头,忘了佛教教主是(释迦牟尼佛),
忘了查询清楚印度佛教历史真相,才会越走越远。


法:

(法)在巴利文叫Dharma 由动词Dhr而来,它的原意是(担、保)。所以(法)即是保持人伦秩序。那么,它就用在规定、规范、惯例、义务、社会秩序,以及善、德、真理等意思方面。

依据锡兰五世纪一位著名佛学者(普达哥萨氏)的注解,此字有属性、教法、圣典、物等四种用法。
初期佛教的(法);有(五蕴)和(六入)说。

五蕴说的(蕴)字,意谓集合:
(1)色蕴;有形物,物质性的东西,肉体也属于其中之一。
(2)受蕴;能感受一切事物的作用。
(3)想蕴;表象作用,即是意象的构成。
(4)行蕴;潜在的形成力,能动性的心理活动。
(5)识蕴;认识与判断的作用。
这五项聚合才能形成人的自我,自我是无我,故有(五蕴无我)一词。

(六入)建立在人类认识手段的区分这种基础上,(六入)或称为(六根)即是:
眼、耳、鼻、舌、身、意。
基于这些才生出六境(六种对象)来对应。
色、声、香、味、触、法。
之后把两者合起来就生出(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前面(六入)也叫(六内处),
其次为(六境)也叫(六外境),合称(十二处),
加上最后六识叫做(十八界)界即要素。

缘起(十二因缘);
前面五蕴和六入说,发现佛教当初很撢长分析与综合问题,而最典型的例证,恐怕是缘起了。
缘起说之一(十二因缘),被看作佛陀成道内容,但在初期佛经上发现不少因缘说远比十二因缘简单多了,在(阿含经)各处都有提到很简单的缘起说,且没有达到十二支。

日本(宇井伯绶博士)在这方面作了详细的整理,把十二因缘当作成道内容、显然是后代编輯经典者的作为,缺少十二这个固定数目的缘起说的原形,才是成道的内容。

(舍利弗)成了佛陀弟子在经典上记载都一致:
诸法因缘生,真理的悟得道者(如来)说出这些因缘。
且也说诸因缘灭。
伟大的修行人就这样说过。

这是从因生的一种因果规律,依据这种回答,才使舍利弗与目连率领二百五十名弟子去投奔佛陀,果真如此(准确率极高),那么,我们可以说缘起的思维是相当早的事。

虽然(缘起说)提到(缘)和(起),但初期佛典所说的缘起说,倒不一定明白敘述相缘支分,所谓缘起这种抽象的原理(跟后期的缘起说法有不同之处),它的意思单纯指(缘)而已。也就是说,初期佛教的含义例如:
缘起于A才会产生B,
同样道理:B缘于A才会生起;离开A与B的缘起理论,不是初期佛教的说法。

慈悲;

在初期佛教里所谓(爱)这个名词无疑表示渴爱,即欲望或烦恼的根源而被人相当嫌弃。爱是自我中心,也常转作憎怨之意,有欲望与占为己有成份,这种情况下,初期佛教就排斥爱而改用(慈悲)一语。于是,世人把佛陀说法解析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行。

慈悲一词,本来是把(慈)与(悲)两个不同字结合起来,它意谓着怜悯、同情。
还要再解析慈悲可以再加上(喜)与(捨)。
喜是与他人或众生同喜,
而捨是宁静,縱使布施了也是很宁静,不会期望对方回报,无条件的贡献。

平等;

佛陀不会只对某些人说法,无论是谁,只要对方提出问题或诉苦时,都会给予适当的答复,亲自实践平等的教义。
当时印度社会流行人类不平等的(喀斯特)制度,佛陀不但不于理会,反而改变它的内容。也就是说;当时婆罗门被看作德高望众的人,但依佛陀看来,他们是因为出生于婆罗门家族背景,只有本人的行为表现才是正确的标准。

教团与实践;

佛教僧团叫做(僧伽),这可能是最初有一群佛弟子追随佛陀师尊而成立的,一个人的力量薄弱,若能以教团成员的身份,跟其他同修的佛弟子交往或交换心得,也能自动强化力量,和深刻的反省。

佛陀因为要领导大家涅槃,致使教团性质也是朝向这个目标,这一来,凡是投身于教团的人,就会全力以赴,追求智慧与迈向涅槃之道。
佛陀弟子有出家人与在家居士两种,
出家男性叫(比丘),
女性叫(比丘尼),
在家男性叫(优婆塞),
女性叫(优婆夷),
比丘意谓着(行乞者),靠信徒的布施来生活,意谓(侍候者),侍候出家人,布施他们的衣食等生活,而且接受他们的指导,以上称为(四众)。

后来,随着僧团逐渐广大和发展,又有未成年出家人叫(沙弥),与(沙弥尼),
女性在出家前两年则以学真女的身份渡日,加上上述的四众,便共称为(七众)。

不消说,教团也是一种集团,期间一定要保持集团的秩序。这一来,就产生一套维持秩序的规律,叫做(律)。

关于这件事,不妨称为随犯随制,这是由于破坏秩序的行為发生而制定出来的,后来就越来越复杂了。

若有人破律,当然有罚则,先在自己内心告白惭愧,更重时得在别人面前告白惭愧,倘若情况更严重时,就会被驱出僧团了,这些规则聚集起来叫做(波罗提木叉)。

律有上述的(他律)与(自律性)两种,后者是自发地向内心发誓要遵守,一旦破戒,有过失或失误要后悔,它也不是特别相当罚则的东西。
在家佛教徒要遵守五戒;
(1)不杀生。
(2)不盗窃。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21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24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0】

现代许多人所谓(修行),他们总认为不停地行善积德,布施、建庙、济贫、素食、放生………等等,就是修行,但是,只要我们今生的修行不是跟随佛陀的教义迈向解脱之道,只要我们到回来这个世界轮回,无论我们所修的福报有多厚,必定会有享受完的一天,也就是说,必定会有堕落三途的一天,这是必然性的事情,

当我们看清了人天福报的真相,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安慰剂,我们就应该看清另外一个实相,那就是,我们的修行、只能靠自力,自性自渡,永远无法靠他力来解决我们业力的问题,至于某些宗教仪式的膜拜,念经、念咒………都只是隔靴搔痒。

人生仅有这一次,因缘不停的在变化,岁月不留人,真正要修行,就要修今生,勿修来世。

当我们看清这个实相,我们就不会再依靠任何人或佛菩萨,我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部的责任。

(悉达多)在成佛前同样犯过错误,因为知道自己犯过错误,所以会更加努力来戒除犯错时的心境与态度。

在(悉达多)出家时,(车匿)是陪伴他修行的侍者,在(悉达多)究竟证悟成为佛陀时,(车匿)也出家成为比丘。但他却自认和佛陀的关系非比寻常,而表现得十分顽固、骄傲。他认为佛陀出家修行时,只有他一人随从,但现在舍利弗和目连却自称是佛陀的大弟子,而且有权指令其他人,这不是很奇怪吗?所以,他经常诋毁这两个人。

当佛陀糾正他的行为时,他也总是阳奉阴违、我行我素。

最后,在佛陀入灭的前一夜,他把阿难尊者叫到床边来,要阿难尊者在他入灭后,叫所有的比丘都不要理睬(车匿),也不要邀请他参与任何事情。
佛陀入灭后,(车匿)领教到其他比丘对他的冷漠态度,开始后悔过去错误的言行举止,也认清自己种下的恶行,因此向僧伽认错致谢,从此以后他改变言行,并且在禅修时遵照指导,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只有在一个人屡劝不听时,才会用比较强硬的方式让对方发觉自己的错误,然后从这个错误中发现自己的盲点。

我们要先认识犯错的本质,才不会害怕承认错误。

佛法是两千多年前(悉达多)太子的觉悟过程,他看透了错误其实是让我们成长的生长剂,他也教导我们不要逆自然法则而行,当我们犯错时不需要生起责备或是强词夺理的态度为自己狡辩,而是要把握当下,把这个错误变成让自己驶向正确的指南。

当你静心地道歉及请求原谅时,你的内在会涌起不可思议的力量,把你内心深处的阴影一一消除重见光明,让你重生,让你展现另外一个被人接受的光采。


部派佛教的成立;

最初期的佛教无论出家人或是在家居士,基于社会上有许多人敬仰佛陀,致使佛陀之外,连佛陀弟子也到处去宣扬佛教。

这一来,佛教主要在印度一带擴展起来了。佛陀灭度后,佛教也能维持发展,致使佛教擴展到整个中印度。同时向西方和西南方向传遞,最后几乎到达阿拉伯海了。

信奉佛教的集团,以教团为中心到处聚集和形成,才会越来越发展。这样一来,为了普及到一般民众,佛教就参杂了印度的轮回思想,一面将佛陀上辈子的生涯编造出许多故事(本生谭),一面收集佛陀和佛弟子的骨灰放进塔里,形成了佛塔崇拜的习惯。

塔的崇拜;就是把塔建造得很精美,在门和栏楯上雕刻动人的装饰。例如:菩提伽耶的遗迹、桑吉塔、帕佚脱塔等都是这样建造出来的。
随著教团的发展,自然有许多人来参与各类集团,而且成员份子形形色色,十分复杂。这一来,就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和立场了,结果形成保守派长老们,和进步派佛教徒的立场。前者想要僵持古代传统,而后者人多势众,反而诉诸弹性,緩和某种程度的传统作风,比较自由一些。
期间出现所谓(十事)的问题,那都是关于戒律的问题。尤其接受布施的时候,到底可不可接受钱财呢?双方成了很大的争论。保守派认为不可以,而进步派却予肯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保守派的长老们就在(毘舍利)召开700人的会议,举办一场自己所奉行的圣典结集。反之,进步派或改革派的比丘们也聚集一万人,举办自己的结集,宣称脱离原来的教团而另行独立了。

前者叫(上座部),后者人数众多,故叫(大众部)。这一来,保守派与进步派就完全分裂了。而这叫做(根本分裂)。本来,佛陀灭度后以大迦叶为首而召开过圣典结集(第一次结集),而今(上座)与(大众)两派各自举办的结集,就叫(第二结集)。

世人以为第二结集大约在第一结集以后一百年成立的,诚如前述,印度一向不太熟衷中央集权,当时到底有那些教团、比丘、比丘尼和信众徒各地前来参加呢?令人非常怀疑。

发生了根本分裂后,又再而三发生分裂。在以后一百年里,(大众部)体系开始细分,接著一百年间,(上座部)系统也开始细分了,这叫做枝未分裂。两者合计有十八部派的新成立和传说;这些加上根本两部,就称为(原始佛教二十部),

跟后来兴起的(大乘佛教)站在一边,这次分裂大概在纪元前一百年前后就完毕了。

在诸部派里,上座部系统的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正量部、化他部、经量部、犢子部以及南传的上座部等,都留下重要的资料。

阿育王;

纪元前327年,希腊的亚力山大大帝捲席了波斯帝国后,乘势入侵印度西部,打败印度军,便在各处建筑希腊系统的都市基础,次年返回西方,客死于巴比伦途中,年仅33岁。

在那以前,印度从来没有过统一国家的经验,而今才趁这次外患的契机,好不容易看到民族主义的机运来到。
纪元前317年左右,摩竭陀国的(蒋陀拉古普达)在恒河平原推翻(南陀王朝),併吞邻近诸国,而创建了孔雀王朝。

(蒋陀拉古普达)又从印度西北驱逐希腊人,同时打败入侵的叙利亚军,几乎全印度建立了第一个大帝国。

(蒋陀拉古普达)的儿子(宾多莎拉)后来继位,之后传子给(阿育王)纪元前268年~232年时,孔雀王朝的声势达到巅峰。
(阿育王)即位后第九年,平定最后一个地方,东南沿海的(迦陵迦国),总算在整个印度半岛建立了霸权。

那次战役中,死伤捕获而被酷刑的人多达十多万,甚至连与战争无关的一般百姓都惨遭伤害,让他深以为恥,于是成了虔诚佛教徒。他大力倡导一般的法,当作政治理念,而这也与佛法相通。

为了要让广大民众了解这套政治理想,便詔勅在领土各处建立许多大石柱,也在国境磨平岩石的壁上刻出这项崇高信念,这即是著名的(阿育王碑文),其中一根现在仍存于印度边界,大体上能解读出来。

由于(阿育王)自愿皈依佛教,才使佛教趁机擴展到全印度各地。之后,他又派王子(瑪希陀长老)去锡兰,锡兰人喜不自禁,十分欢迎,致使锡兰成为(上座部)也叫(长老佛教)的一大中心。

(阿育王)不仅支援佛教,也同时保护婆罗门教、耆那教、阿吉维卡教等宗教。
这一来,印度各地都开辟完整的道路,路的两边植树、挖井、建立仓库、以备急需,设置布施场,救贫济困,并设立医院,挽救百姓,反正推行不少善政。

百姓目睹这样强大的统一国家和理想的帝王,不禁額首称庆,以为是转轮圣王(普遍的帝王)的出现,而这个名词也在佛教各处,以及印度教、耆那教的圣典上时有所见。

孔雀王朝日渐衰弱,到了纪元前180年左右就灭亡,致使印度又开始分裂了。

印度西北部有希腊另一批新人建立王国,其中非常强而有力的是(弥兰陀王)纪元前160年左右,拥有从阿富汗到中印度的一片土地。表面上,他们信奉希腊诸神,实际上却十分热衷于佛教。

结果,(弥兰陀王)曾跟一位(那先比丘)举行问答,他们的对话一连两天,到了第三天,国王终于成了佛教徒。

这段话有佛教的资料为凭,他们的对话叫做(那先比丘经)。期间,充满希腊式的思维和印度的或佛教的思维,双方互较长短,算是非常有趣的资料。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25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27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1】

欲望;以及满足欲望的那种成就与快感,是珍贵难得的美好因缘,佛法许多的奥妙与智慧都藏在这些快感与成就当中,如果你想活得无欲无求,或者学佛要学得自由自在,不妨学著观照这些欲望的真面貌,你就能够永远让大脑可以享受到自由自在、无欲无求的状态。

首先你就要找时间,静下心来观照自己的欲望,找出和它们相处的最佳方式,进而理智的看待和处理它们,它们就会像被你驾驶着的汽车,在你意识的驾驶中,为你带来源源不绝的动力,却又不会失控发生意外,或与你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当你有了这层的觉知,当你有了这样的智慧,去看清欲望和快感的实相,你自然就会明白我所说的;为何要你把你所迷恋的东西,忍心地往外推,而且是你越爱不释手 ,越要往外推,推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永远保持一个距离,你才能够与你心爱的欲望白头皆老,相安无事。

有一次,我与一位出家师兄弟来到一个菜市找朋友,来到菜摊位时只见到放着菜、还有一个装着钱的盒子却不见卖菜的朋友?
跟我一起的师兄弟说:(这卖菜的不知在想什么?竟然将钱放在这里,万一钱被人偷去了)?

我笑笑回答他说:(我想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足眷恋,更何况他还有那么多的菜,纵使这些钱被偷了,一样可以卖完这些菜赚回来)。

反正这个摊位的主人我们也是认识的,我们就站在那里等他回来,等到卖菜的朋友回来之后我们一起去吃饭,我把这事情问他,他回答我说:(我并不是忘了那些钱,或者不把那些钱当着是钱,如果我当真无欲无求,何必还要卖菜赚钱?其实,假设这些钱真的被偷了,只要我知道自己还活着,即使没有钱,没有菜,照样可以快乐地过日子)。

我笑笑回答他:(你果然是有智慧的人)。

(无欲无求)这个字所造成的另一个错觉是,让大家以为世间万物都是浮云,都是无意义的。因此,有人自暴自弃,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被视人的基本欲望(需求)和自然反应的情绪都是修行的障碍物,要求人们彻底砍断这些人性的自然法则,让许多人误解了,让大家错以为学佛就是要鄙视或否定人性的欲望,于是,原本可以使人觉醒、了悟佛法的基本反应,反而成为修行学佛的障碍。

其实,我相信在一开始(无欲无求)这句话的确是代表佛法的真谛,只是由古至今,大家在传达这句(无欲无求)时,产生了无数的个人见解和解析,渐渐混淆了它的真实意,变成执着的概念而不是超越,使许多人对它产生了误解。

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学佛后反而出现了身心方面的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定、个性孤僻、难以相处………等等,因为他们忘了,自己本身就有基本反应,这是人性的本质是本能反应,而这些人性的本质是适合运用作成为修行工具,只因为不了解这个道理,他们舍弃了自然法则,只知道跟着制定走,跟着经典里面的文字走,大刀闊斧,将人性的本质,将过去的一切一切砍断,结果枝叶、树干全不见了,深扎的根却还在,只不过自己误以为已经彻底铲除了,误以为已经不再受(欲望)所控制,要做到毫无感觉,强逼自己暂时失忆的状态。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样的修行不但没有效果,根本就是强制性的压制自己,完全误解了自然法则。

佛陀教导我们,应该保持中道面对任何的欲望或挑战,然后,进而超越这才是修行。


阿毘达磨;

部派佛教的文献叫阿毘达磨Abhidharama,阿毘Abhi意谓(对、关于),故阿毘达磨譯作(对法),意谓(法的研究)。此外在巴利上座部有(胜过)与(过去)之意,故也有指阿毘达磨是(胜法)。

这里所说的(法),大概相当于(经),指(佛语)。所以,阿毘达磨来自经的註譯。把经上所说加以整理,重新解说与修正,又提出新问题。也予回答,它所以称为(论)者,即依据以上所说。

阿毘达摩的文献逐渐增加,就形成(阿毘达摩藏),就是指(论藏)。

巴利上座部的论藏由下列七种所组成;
人施设论;Puggalapannatti。
法集论;Dhammasangain。
分别论;Vibhanga。
界论;Dhatuvibhanga。
双论;Yanaka。
发趣论;Patthana。
论事;Kathavatthu。

以上属于巴利文的(论藏),此外还有不少巴利文论书,但都被看作(藏外),例如:(那先比丘经)及其他。
藏外文献中比较重要的有二世纪的(解脱道论)Vimuttimagga,五世纪的(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前者有汉譯,后者是以前为底本,经过大幅修改后成立的,堪称最优秀的佛教概论之一。

尚有两种历史书也非常重要;
(一)岛史Dipavamsa。
(二)大史Mahavamsa。

前者很老旧,后者很详细。

在印度上座部系的部派里,最强而有力的一切有部(简称有部)也要七种论藏,称为(六足发智);
集异门足论;Samgitiparyaya。
法蕴足论;Dharmaskandha。
施设论;Prajnaptisastra。
识身足论;Vijnanakaya。
界身足论;Dhatukaya。
品类足论;Prakaranapada。
发智论;Jnanaprasthana。

其中(发智论)称为身论,而其他叫足论。

(发智论)在纪元前二世纪,属于迦多衍尼子的力作,对于有部的教学方面有过重大贡献。
除了上述以外;正量部有(三弥底部论)Sammitiyasastra,
法藏部有(舍利弗阿毘曇论)。

到了更晚期250年~350年左右,就有詞䊍跋摩Harivarman的(成实论)Satyasiddhisastra。

印度的部派以说一切有部最强而有力,他们註譯那部最基本的教课书(发智论),让它发展成新学说,大约费时、两百年,终于成就两百卷龐然大物(大毘婆沙论)。它不但严厉批评其他部派的学说,也把有部里脱离传统的内容统统排斥。
无如(大毘婆沙论)是长达两百卷的龐然大物,组织混乱,乍看下,无异(百科全书),所以不易读懂,若想悲领悟其思想内容尤其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又成就更简捷的网要书了。

例如:尸陀盤尼的十一卷(鞞婆沙论),法胜有四卷(阿毘曇心论),优波扇多有六卷(阿毘曇心论经),法救有十一卷(杂阿毘曇心论),悟入有二卷(入阿毘达摩论)。

之后又有(世亲)Vasubandhu,又譯作天亲,一说在320年~400年前后,另一说在400年~480年前后,著有(阿毘达摩俱舍论)Abhidharmako-Sabhasya,简称(俱舍论)。有梵文原本和註譯又有玄奘譯三十卷,真谛二十二卷,以及藏文本等。
这些书籍深受有部人士的喜爱,尤其是詩的部份,等于(大毘婆沙论)的优秀网要书更是如此,后来附加的註譯部份(更长),则从经量部,有时由大众部的立场去批判,站在一种所谓(以理见长的宗旨)立场。

这一来,就引发(喀什米尔有部)的激愤了,也就是说:众贤Samghahabhadra,...著有八十卷(阿毘达摩顺正理论),来攻击(俱舍论),又且写了四十卷(阿毘达摩显宗论)。

但从内容或组织体系而言(俱舍论)不失为非常卓越的名作,所以有部的一般阿毘达摩的研究几乎都来自这部(俱舍论)。

(俱舍论)的内容有八章~~界品、根品、世间品、业品、随眠品、贤圣品、智品和定品。加上附錄的破我品。
上面最初两章表示法的体系,
世间品综合佛教独自的宇宙观,

以下两章完业与烦恼之后进入觉悟世界,敘述贤圣品和智品所提如何得到觉悟和智慧,
而定品说明禅定。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28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30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2】

曾经有一位缅甸尊者写信息给我说:(Jack,我已经看了一段时期你的文章,说实在的,我找不到理由说你写得不对)。

我很感谢这位尊者的支持,其实是因为我弘扬佛法有一个原则,我只弘扬佛教源头(原始佛法)佛陀的教诲,我从来不会写上佛教分裂后的派别名称,例如:上座部、大众部、南传佛教、缅甸佛法、泰国佛法………等等之类的名称,所以全世界的原始佛教,不管他们是缅甸的、泰国的、上座部、大众部、大宗派、法宗派………都是我的朋友,都会支持我的说法,我以印度佛教历史为标准。

尤其关于派别修行的问题,尽量避免,因为每个派别都有他们的说法,各持己见,我不想搞小圈子关系,演变成为辩论课题,我的责任只是唤醒更多人回归佛陀教义,至于他们要选择修学那个派别就随各人因缘好了。

为什么会演变成这个情况?大家都是原始佛教经典是一样的?早晚课一样的?

我们单单看缅甸派别;马哈希、柏奥、Goenka、孙伦、雷迪、莫高……等等还有许多派别。

(马哈希信徒)说法;马哈希教法是源自替隆尊者教法,马哈希只是将替隆教法发扬,柏奥背叛马哈希自创另一种教法。
而柏奥的信徒却认为(马哈希)的教法是错误观念,

而(孙伦)也是被其他派别认为是自创自己的方法。

也有某些人认为,其他教法包括雷迪sayadaw、Shweyin,Mahagandayong等的教法多是源自替隆派别,只是后人以自己的经验来教导,而变成为某个人的教法派别,引致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其实派系的演变还有泰国,泰国的佛教主要分为(大宗派)mahanikai和(法宗派)Thammayut。

而(大宗派)的概念完全是因为蒙固(又译:孟库,Mongkut)国王(拉玛四世创立)。

公元前480年,佛陀入灭那年夏季雨期,(迦叶尊者)从库西那加拉回到王舍城,在郊外的七叶严召集五百阿罗汉,由(阿难尊者)诵法,(优婆离尊者)诵律,经过众会的确认之后, 次第编輯,涉题记诵,是谓第一次经典结集,
但这次经集都是以口传方式流传。

佛入灭后大约300年~400年,在(斯里兰卡)才开始用文字记载,就是(贝叶经)的出现。

以前的人很有智慧,他们已经考虑到一个问题,若是把全部的佛法都记录在经典里的话,万一经典被后人修改了,那么,纯正的佛法将会跟着消失,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经典只是记载有这么一回事存在,而修行方法却没有记载经典里面,其实有些修行方法仍然是保持口传的方式,一代接一代地传授给自己的门生,这就是(师承)的传承。

所以现在的原始佛教派系就演变成了各持己见的情况发生,因为某些人没有师承,只是拿到经典,他们用(猜测)的方法,或是自创的方法,这些都是没有(师承)错误的认知,因为佛法是超越邏輯,超越我们头脑的思考,反而许多用头脑去思考的方法一般上都是错误的。

在泰国学佛,除了在佛学院学习的佛学不包括在内,只要是真正修行派系的都会很注重(师承),原因没有(师承)的话,只能说所学习的只是佛学常识。

在泰国的修行人只要知道某人是跟随某位师傅学佛的,就可以查询到他的师公是谁?师公再往上一代是谁?一代接一代都清清楚楚的可以了知是否有(师承)的传承。

当我们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其实,后果我们自己可以预见的,

只是,果实成熟需要时间的刻度来证明,就像一颗种子会变成一颗大树绝不是一瞬间的事情,遗憾的是,仍然很多人执迷不悟,不愿意接受事实真相,因此,看不见那个需要时间刻满尺度的(果实),最后浪费时间的,承受苦果的仍然是自己。


业的缘起;

行为与实践在佛教称为Karma,譯作(业),意谓着造作与成就。虽说业指行为与实践,其实不仅于此,在佛教思想方面,(业)行为与实践并非被切得乱七八糟、或零零碎碎。它不是只有一个,之后什么都不剩。无常的思想无異佛教最根本的思想,虽说各个行为在各个刹那,从未来引往现在,又从现在落到过去,但每个行为一定会有伴随结果,它会成就余力或余习,而给予下个行为某种程度的制约或影响。

也就是说,前项行为消失在下个刹那里,在新出现行为里,即使有程度的落差,却肯定给予它相当的拘束。为了免生误解,不妨用图式来说明,那就是未来形形色色的行为以可能性的姿态,堆积如山,然而,只有其中一个会以现实化姿态,形成现在的行为,那就是搬到过去,那里结果又跟着高深起来。

在这种情况里,一方面有行为的自发性或主体性,另方面有一种行为责任,虽然古老的(奥义书)也有单纯的思想,认为业只是一种果报,但佛教却使它扩大和丰富,以致圆满。

业可分身体所造的身业,
出自于口的口业,
心上思考的意业。
此外有能呈现于眼前的行为叫表业,
而不能显现的行为叫无表业两类。

通常,大部份人都会单纯地考量;
善行生善果,恶行生恶果,由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而成立一套(因果报应)说。然而,环视现况时却不觉得有这样直接了当或单纯连接。即使施于善因,结果适得其反,失败叹息;反之,造作恶因,往往名成利就,一凡风顺,现实中比比皆是。即使如此,但前者造善因也会得到内心的喜悦,而后者造恶因也会伴随内心的遗憾。

六因、四缘、五果;
有部以分析性来思考(缘起)说,并追溯因果关系,以致建立起六因,四缘,五果。

六因是指;能作因、倶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和異熟因。
能作因;几乎意谓(使它如此的东西),意思是,为了生起自己的(法),其他一切法就成就了助力。
俱有因;跟因果同时之际,就会互成因果。
同类因;即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的情况。
異熟因;善因恶果、恶因善果的情况。
相应因;互相联系、互相伴随之意。
遍行因;是同类因中的特殊关系,叫做異时因果的存在。

四缘是指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所谓因缘者;就是六因中除了能作因之外,将其他五因归纳而成者。
等无间缘;就是心心所法直接,其间没有任何仲介,消灭而生起的。
所缘缘;意指认识的对象。
增上缘;就是六因中的能作因。

五果是指;增上果、土用果、等流果、異熟果、离系果。
增上果意谓优越的果,能作因之果也。
土用意指(男人动作)在此表示的法(体)即是原原本本的果体,上述的倶有因与相应因都采用这种土用果。
同类因与遍行因之果,即是等流果,这是因与果的性质同一的情况。
異熟果是跟異熟因对应出来的东西。
第五项的离系果指觉悟的事,所以,这是无为法,而没有因。

四种缘起;
刹那缘起、远续缘起、连縛缘起和分位缘起。
刹那缘起就是在一刹那间的缘起。
远续缘起;是隔离时间的法中有缘起关系的事。
连续缘起;是十二缘起的各支连续地进行刹那生灭。
分位缘起;跟上述的业感缘起相同的情况。

实践;

实践的目的主要在于调御自己的心,轻易动摇,时刻不定的心要能捉得稳,好让層不出穷的疑惑与烦恼镇定下来,摄心平等之中。因此,才使坐禅能够欣欣向荣,藉此达到觉悟的目的。

诚如上述;部派的各个教团由于生活环境很安定,各种条件也调整恰当,致使出家人能专心实践与精进。当然,靠自己实践证悟,全属自己,而不是别人。

任何宗教都一样,中心人物的精英份子若不能确实掌握本派教义的本质或真理,自然无法领袖群伦,指引本教团或集团了。
于是,该教团的许多成员就会仿效领导人,自动且努力去理解本派的本质或真理,这一来,整个教团才会生气蓬勃,活动力强,并维持旺盛的生命。

不过,宗教不是只存一部份精英份子而存在的东西,不能只标榜一部份专家而已,一定要为广大的苦恼众生,大量开放给一切有情众生才对。佛陀开创佛教之初,他的教团就是适应广大众生的存在。

也就是说;不是自利而已,也一定要利他。倘若忘了世俗芸芸众生,縰使教团内部非常坚固,但教团本身也会脱离社会,被天下众生所屏弃。这一来,回归佛陀的活动,不久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而这跟后期出现的(大乘佛教)兴起息息相关。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32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33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13】

神话般的信仰是人们心目中寄托的错觉,你可以把神话故事当着是麻醉剂,也可以把这些神话故事当着哄小孩吃糖的童话故事,但是,当你有缘遇上原始佛法之后,千万不要再把这些毫无根据的神话故事当着是佛陀教义,因为,那将会是让你永远看不清真相的一道墙。

某些佛菩萨,之所以让人觉得有效,是人们的意识选择相信它们,甚至把自己的恐惧与信心都寄托在它们身上,让自己减轻恐惧增加信心,它才能对人们产生心理上的各种效应。

事实上,它并没有改变你内在的意识架构或让你增长智慧,甚至未曾改变你身边的任何事物,一切只是对你的心理产生效应而已。

当我们的头脑越是纯真越容易被植入这些错误的宗教信念。

当我们完全相信某个信念,它就会让我们身心产生反应,就像被催眠状态,催眠师命令我们做什么?自己就毫无抵抗力的听从命令,任人摆布,虽然我们的身心有所反应,但这都是在没有觉醒的情况下被催眠,事实上,我们已经被某种心理状态麻醉而不自知。

我们可以静下来观照当时的情况,也许,我们目前的痛苦与烦恼,就是我们一直不敢面对、想尽办法也无法放下的, 那个早期的错误信念。

礼物盒子被制造出来,就是要为了装礼物,因此,它的价值在于能够装些什么礼物,而不是那个盒子。

学佛就像礼物盒子一样,但很多人却反而执着于盒子外面的包装与文字,却忘了今生的修行价值是为了要解脱轮回。
一个错误观念的宗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同样道理;了解事情真相的力量,可以唤醒沉迷苦海中的众生,可以让人脱胎换骨,除一切苦。

若是你已经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真相,你应该明白如何从新选择自己的修行道路,没必要在意那些宗教社团或是以前的佛友怎样批判或指责,毕竟了解真相之后,你自然会真正了解;
修行是对自己人生负起责任,
并不是要向任何人有所交代。
其实,这个选择权力一直都在你自己手中,并不是在别人嘴巴上。


大乘佛教的兴起;

当部派佛教专心致力于难解的教理树立,和困难的实践之际,一般民众和领袖们,逐渐掀起一种新的佛教改革运动。这就是所谓的大乘佛教Mahayana(Maya)这个字意谓龐大,而(yana)意谓乘坐物,但也有人解作(教诲)。

反之,以往传统式的部派佛教叫做(小乘佛教)Hinayana (Hina)意谓(卑微、微小),这是来自大乘佛教派的眨称。所以,部派佛教绝非自己取名为(小乘佛教),且在(阿毘达摩)的文献上也不提大乘佛教,完全不理会它(以前有人说大乘佛教出自部派的大众部系统,而今的学界成果却否定这项论点)。

传统派的佛教曾经接受国王、藩侯和长者等人,在政治与经济上援助而拥有寬阔的莊园,存立于安定与优厚的社会基础上,自然与一般民众远远隔离了。他们安居在宽大的僧院里,静静地瞑想、禅修,并致力于烦琐的教理研究,集中全力与自我,置身在特定的框架里。
这种团体自然会在意识上远离芸芸众生,也许是广大群众与他们有所区别,一般群众所渴求的,既非这样艱深的教理,也非过份严苛的实践。若被拘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逼使他们无法过正常生活。

这个情况下,大乘佛教的运动就逐渐升高了,将所谓的(自利、利己与独善性)的佛教向广大民众开放,更自由伸展它丰润的思想,尤其对于救度广大众生,也就是强调利他行,更是全力以赴,绝不懈怠。

有句话说;自未度先度他,意谓,先救度别人,再来救度自己。

也就是说;让别人优先到彼岸~~先到理想境界,之后才轮到自己,显然这是依据慈悲的精神。凡事依据这种利他的人,统统叫做(菩萨),Bodhisattava,其实,菩萨本是佛陀成就前的阶段,所以,大家称佛陀三十五岁前那一段为(菩萨),而大乘佛教却把菩萨观念向一般大众开放,不论出家或在家居士,所有专心于利他行的人全部都叫(菩萨)。

大乘佛教并不是在某时某地急速兴起的情况,而是佛陀入灭后350年~~600年经过漫长岁月,到处如火如荼展开的运动,彼此混合连结,逐渐聚结成大乘佛教,所以,以前佛教即使不含蓋在内,但在大乘佛教里也含有不少佛陀的根本精神和基本立场,而那些部派佛教遗忘掉的东西。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34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37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4】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只是一个因缘组合的现象,真正有生命意义的是,我们是否懂得看清一切万物真相地活着。

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保持觉醒的意识,才能够体悟到自己是活着的,自己有能力去做任何的选择,以及决定自己该怎样做?

有些人,一辈子做了很多事情,有自己喜欢做的,也有自己不喜欢做的,但到死前那一刻,仍然不知道这一生为什么而来?为何要做了那么多,自己没得选择的事情?最后也只能糊糊涂涂地走完这一生,离开了人间。

相对的有些人;
即使他每天再怎样忙碌,或者他做的事情让某些人认同,也有某些人不认同,但却仍然活得很自在,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知道生命的真相与价值是什么,在为人类贡献的是什么,即使是到死前那一刻,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带着什么善业离开。

从前有个修行人,他每天都在专心的禅修打坐,这天来了两位天人护法,其中一位问另外一位天人:(你怎么做护法的?再过两天这里一带将会被洪水淹没,你还不赶紧通知这位修行者离开这里)?

另外一位天人回答说:(我已经通知他三次了,他仍然是执迷不悟,我还能够怎样?就让他这辈子被淹死算了)?
(你怎样通知他三次不走)?

(第一次,我变一只老虎站在他面前,用双眼虎视眈眈地盯住他,他正在禅修中,慢慢地睁开眼睛说:我不怕老虎,我已经置生死于道外。

第二次,我变一只厉鬼站在他面前跟他说:(师父,请你赶紧离开这里)。
他慢慢地睁开眼睛说:(我不怕鬼,你吓不到我)。

第三次,我索性什么都不变了,我直接以天人相出现在他面前跟他说:(我是你的天人护法,请你赶紧离开这里,再过两天这里将会被洪水淹没)。
他慢慢地睁开眼睛跟我说:(我不相信你是天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说实在的,我再也想不到办法救他了,这种人就让他被水淹死好了)。
当我们没有觉醒,就等于我们没有真正的活过来,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某些东西,而之后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不喜欢了这些东西。

我们搞不懂为什么我们要做某些事情?
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容易成为墙头草?
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相信某个宗教?

为什么会相信某些神灵?
甚至,从来都不会去深入理解清楚这些问题的原因,一辈子活着就像被催眠状态中、像梦游一般的过日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来这个世界为了什么?

当我们活着有太多的(不知道)时,我们就会被一些以为(知道)的东西,牵引着我们身不由己。
例如人家说;
人生要有钱才算是幸福人生,于是,我们就跟着人家后面走追求财富、追求名誉、追求地位,很自然的等到钱有了,就跟着人家去追求名牌、名车、社会地位、名流社交,
之后又跟着人家过夜生活、吸毒,晚晚高歌、灯红酒绿。
当大家流行金融风暴、流行破产、流行癌症,
自己也跟着资金短缺,跟着破产、跟着得了癌症。
到了医院,流行VIP病房,
自己也跟着住VIP病房。
在医院见到即将要死的人,流行为自己找个风水地日后安葬自己,
也跟着找风水大师帮自己找块风水地,日后安葬自己。

总之社会风气流行什么,身边的朋友流行什么,就跟着人家后面走,从来没有去思考过;为什么?
学佛亦复如是;

几乎每一位佛教徒都知道佛教教主是(释迦牟尼佛),但是却占大部份的佛教徒没有去觉醒过自己所学的教义是否是当年(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修行方法?

或者自己也是跟潮流走,身边的朋友流行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他们流行念佛号,我也跟着念佛号,他们去烧香,我也跟着去烧香………就像应声虫一样,前面的人在喊口号,后面也就跟着喊,当人家问你这口号的主人翁是谁?他到底来自何方?几时来过这个世界?为什么佛陀一生的事迹里没有见过这位(阿弥陀佛)出现过时?

你无法回答,原因你自己根本就不清楚(阿弥陀佛)到底是谁?

就像一只只会模仿人类说话而不知其真实含义的鹦鹉,那么,学佛的方向到底在那里?

这一生虽然称为佛陀弟子,但是问问自己是否真正的学习佛陀教义?
是否真正为佛陀作出贡献,在弘扬佛陀教义?

相对的;或者一直都在盲目的弘扬着永远无法理解清楚到底来自何方的佛菩萨?
到了临终前一刻,再回首想下,好像根本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切只是一场梦。

这一生就是这样糊糊涂涂地走完了,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如果某些人认为只要有呼吸,只要能吃、能睡就是生命的存在,那么,这些人的生命存在与那些狗、猫、猪、羊实在没有多大的分别。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一个可以改变我们生命价值的启动程式,那个程式不在佛菩萨手上,也不在什么大师嘴巴上,而是在我们自己的意识里,我们是否看清真相的活过这一生?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诸佛;

过去佛,
在古印度人的历史观,堪称一种回归说;那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意谓历史一定会反覆,这是古代印度人想法,这种思想叫做(轮回),佛教也吸收进来了。

且说在现实中,佛陀现身于成千上百的众生面前。他们实际上是面面相觑,聆听佛陀的教法,且由衷地相信不疑,倘若此事在历史上明确的现实完了,那么,这个舞台依据过去,而过去世界照理说佛陀已经出现过了。

那么,现实的佛还会再来。这一来,过去佛的思想在印度相当悠久,在文献上屢见不鲜。

那就是原始佛教经典里(长阿含经)的整篇第一经(大本经),都在揭露过去佛,其中一节说明如下;

佛当时颂说;过去九十一劫有毘婆尸佛,接著三十一劫有佛,取名尸弃。就是在他的劫中出现毘舍如来,今此贤劫中的无数那维藏里有四大仙人,因怜悯众生才出世,拘楼孙、拘那舍,迦叶、释迦文………
毘婆尸时代的人们,寿长八万四千。
尸弃佛时代的人们,寿命有七万岁。
毘舍婆时代的人们,寿命有六万岁。
拘楼孙时代的人们,寿命有四万岁。
拘那舍时代的人们,寿命有三万岁。
迦叶时代的人们,寿命有兩万岁。
而今我们时代的人活不到百岁。

以下到经文结束,都在指出诸佛的出生、姓、修行、成道、弟子、姿态、教理和说法等等。自古以来,通称以上诸佛为(过去七佛)。这一点除了跟巴利文(长部)第十四经的Mahapadana Suttanta一致外,也出现(七佛经)、(毘婆尸佛经)、(七佛父母姓字经)、(增一阿含经48.4)里,在以上诸多经典里,名称及其他都能一致。
(1)毘婆尸佛 Vipassi.
(2)尸弃佛 Sikhi.
(3)毘舍婆佛 Vessabhu.
(4)拘楼孙佛 Kakusandha.
(5)拘那含佛 Konagomana,Konagamana.
(6)迦叶佛 Kassapa.
(7)释迦文佛

其中第五佛在佛灭后一百年~~二百年,也出现在阿育王的石碑文上。
以下偈文曾将佛教内容说得最简单明瞭;
诸恶莫作(所有恶事都不要做)。
众善奉行(实行各种善事)。
自净其意(就能清净自己的心)。
是诸佛教(这是诸佛的教法)。

这首偈出自(法句经),被认为最古老的文献(183句)。其中所谓佛者,显然是复数。

此外,这首诗偈也出现在其他不少经典上,且同样提到过去七佛。尤其大乘佛教也承受这项传统,从此以后,世人统称(七佛通诫偈)。
从上述可知佛教内部很早就有过去佛的信仰了。

过去佛不仅过去七佛而已,还有过去二十四佛的意思,意谓上述七佛以外,又有十七位佛存在,成立这二十四祖的意思,跟耆那教等一致。另外也有四十五佛、五十三佛等各种过去佛思想(参考望月信亭{佛教大辞典}第五卷四四三八页)。

未来佛;

既然历史在追溯既往,当然,未来也有再来的道理。过去七佛的最后一位是佛陀。他确实说过自己决不会再来人间。且在各处都反覆说:(这是自己最后之生)。

其间,巴利文(长部)第二十六经的Cakkavatti-Sihanada S.以及汉譯(长阿含经)的第六经(转轮圣王修行经)中,佛陀有过一段预言说:(在遥远的未来,会出现一位弥勒佛,现在我率领的百名弟子的教团,而他将会率领千名弟子的教团)。

日本渡边照宏博士推测,最古老的佛经(经集)第五章(到彼岸之道)里面提到一位(特塞、弥勒)可能就是上述的弥勒佛。

梵文的弥勒(马特雷亚)本来出自(米特拉)的语言。米特拉是伊朗与印度一位著名的古神,这种信仰从希腊流传到埃及。若作普通名词用时,米特拉表示亲友或善友,从此衍生一个麦特拉的名词,意谓友情与亲切。因为(马特雷亚)属于这一类字,故汉譯为(慈),而这位未来佛也譯成为(慈氏)了。随着未来佛的信仰逐渐扩大,致使(马特雷亚佛)在诸经上屢见不鲜,并呈现各种姿态。

到底这个未来在什么时候呢?许多经典说:(更前的未来,人类奉命活到八万岁(又说八万四千岁)时,或者说:(距今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
这位弥勒佛现在住在兜率天,即天上界也。从此直上忉利天,他乞求死后出生兜率天,或下生到地上,而这两种信仰是印度自古以来的传说。世人便依据这种弥勒信仰而编造(弥勒经)等不少经典(汉譯六部,其他巴利文、藏文和柯坦语写的各种经典)。

他们都有一致的论点,表示遥远的未来有理想的世界,而那个世界的主角是弥勒佛,会把释迦牟尼佛时期不曾得救的众生统统救渡起来。顾名思义,未来佛即是还没有来到的佛,这种坚强的信仰指出这位佛会出现于未来,使将来佛变成当来佛,即(应当来的佛)。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37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40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5】

记得我在(净土宗)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访一位佛友,到了他家看见他正在拿着一杯水念(大悲咒),他太太抱着一个大概2/3岁的小孩,小孩正在哭着,我问他出了什么问题?

他说近来小孩都在哭,我每次都念(大悲咒水)给他喝,等下就没事了,(大悲咒水)真的很灵,简直不可思议。
我马上阻止他说,小孩这样哭不正常了,赶紧送他去医院才是,但他一臉不以为然地说:(我每次都是念大悲咒水,每次都灵,你看着,等下他就不哭了)。

好像我在多管闲事似的。

我不管那么多,把他两夫妻带着小孩拉了上车直接往医院走。

做了检查,医生说小孩是长期感冒未就医,并发肺炎疫苗感染,如果再迟几天过来,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盲目迷信的代价,许多对佛教没有正知,正见的人都会沉迷在这些毫无根据的念佛号、念咒、盲目膜拜的仪式上,甚至有些人认为自己缺乏运气,去找一些神棍改运,于是心甘情愿的把金钱贡献给这些神棍,搞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超渡法会、放生法会、拜梁皇懺法会………等等,

为什么这社会上竟然有那么多借着佛教名义敛财的事件发生?而偏偏这些骗术又都能得逞?

原因是这些所谓的(佛教徒)对佛教历史对佛陀教义根本就不了解,完全误解了佛法。

佛陀教导我们的是看清一切万物真相的道理,是一种觉察生命意识和处事待人的道理,佛陀是要我们去发现、去观照一切事物的生灭无常与结果,一旦我们过度沉迷在某些事件里面甚至宗教,就无法看清事实真相,还会让自己不自觉地随境起舞,因外物而悲喜,误把修行当着是寄托。

人生最大的妄觉,就是寄托在自己无法理解的宗教上,然而,几乎占大部份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会把自己的愿望与生命动力寄托在这些神、或是佛菩萨身上,当一天,他们感觉到这些神并不是每一次都灵验,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法力无边的照顾自己时,他们开始对这些神,这些佛菩萨有所怀疑了,其实这就是我们能够见清真相的觉醒机会,问题许多人不敢怀疑这些神,怕下地狱,只好强逼自己即使是有所怀疑也不能够直说。

其实,当我们全心地向自己挑战,摸清自己的缺点,看清自己大脑一直以来的假象与陷阱,不妨试试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我们自然会静下心来看见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相对的;当我们一直把内心的恐惧隐瞒、把该面对的责任向外寻求佛菩萨来保佑,我们只会越来越迷惘,永远无法看清事实真相,只会在迷惘的信念中糊糊涂涂地渡过一生。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某个因缘聚合下的一个点,因为,人生中的每分每秒,所有的因缘都在不停的在流转改变。

当我们觉察到这个真相,原来我们可以运用因缘不停在改变事实,在我们现有的因缘组合中,去种下新的因,渐渐朝著我们所想去的方向前进。
相对的;如果我们一直陶醉在梦幻泡影之中,尽管每分每秒因缘都在改变,但因我们的习性、固执思想与行为,总是让新的因缘,循著旧因缘的轨迹走,被习性制约,进入数十年不变的迴路中,那么,即使我们全身的血液都更新了一遍,我们还是同样陷入在泥淖中,

同样道理;
当我们无法看清轮回的组合是什么?
轮回的推动力是什么?
完全不了解轮回到底是怎么一个结构?那么,该如何止息轮回?
那不是在瞎子摸象,在自欺欺人吗?
即使我们花一辈子的努力去行善积德,所累积的只不过是人天福报,我们仍然无法摆脱轮回的牵引。


大乘佛教诸佛:

阿弥陀佛及其他佛。

以现在释迦牟尼佛为中心,向过去和未来扩大的佛观,不仅是时间性的方向,不久也扩大到空间方面,尤其佛陀入灭后500年,随著大乘佛教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声势浩大,又以飞躍姿态向前进展。以前在(吠陀)上说单一神和交替神,当今世界只充许一佛存在,而大乘佛教卻认同他方佛存在,观念前进了许多。

首先认为东南西北四边各有不同的佛存在。例如许多大乘经典举出;
东方有阿閦鞞佛Aksobhya,
西方有阿弥陀佛Amitabha,
南方有宝相佛Ratnaketu,
北方有妙音佛Dundubhisv.ara,

(诸佛名称出于不同经典,而有极大差异,只有东西两佛几乎不变)。还有四方之间各自夹个中间而变成八方,再加上上下而扩大为十方。这就成为十佛之说。诸佛名称也散见在许多经典上,其实不止十方十佛,光在东方就有五佛、八佛、九佛、十佛、五十三佛,此外各方也有数位佛,大乘佛教的诸经上面都列举了佛之数目。

由此看来,在三世十方的诸佛,多数佛里,以下面三佛最膾炙人口,而且也最重要;
(1)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信仰结合了西方净土思想,声势非常浩大,经典層出不穷(净土三经),而完成所谓净土法门。

净土三经是指;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

其中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都有梵文本Sukhavativyuha(极度庄严),亦有藏譯本;在汉譯里,前者有五譯,后者有二譯。前者是远比后者更龐大的经典,故前者叫(大经),后者也简称(小经)。两者的制造前后都不详。

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只有一本汉譯,内容含有比前两经更发达的思想,到底是印度人编輯呢?或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也都令人怀疑。

这些经典在揭示阿弥陀佛的形态。本来在梵文里,这位佛拥有Amitayus(有无量寿命,无量寿)和Amitabha(有无量光明,无量光)两个名字。

在中国这些音譯作(阿弥陀)又意譯作(无量寿)跟梵文原本对照时Amitabha也有(无量寿)的譯语,且屢见不鲜。这个不是指两位不同的佛,而是一佛有两个異名,至于他的起源是来自婆罗门教的神明;

佛陀灭度后佛教一直衰落,婆罗门教兴起,后期的(大乘佛教信徒)为了要吸引婆罗门教信徒,就把婆罗门教的神明搬了过來佛教做护法,大乘佛教里的佛菩萨大部份都是来自婆罗门教的神明。

(阿弥陀佛)就是其中之一位;
(阿弥陀佛)的出现大概在佛陀灭度后400年~~~500年才开始,
(阿弥陀佛)前身是婆罗门教的神明、梵名叫Amita是一名太阳神,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降落,他的信徒都是往西方朝拜。
依照(无量寿经)说;
(久远以前有一位法藏菩萨,立志要得无上觉悟,普渡一切众生叫(本愿),长期修行后终于如愿以偿,就在距今十劫以前当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在在西方极乐净土)。

至于他的(本愿),因为经典不同而出现不同内容,但以(四十八愿)最著名。据说起初二十四愿,之后增到三十六愿、四十六愿。其中以下列第十八愿(康僧鎧譯无量寿经)最出名。
(我若成佛,希望十方世界的一切善人、恶人及任何人,都能起真心(至心)与深切的信心(信乐)、欲生我国,愿往生到我的净土,唱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常念相续(乃至十念),必能如愿往生。只有五逆和诽谤正法者例外)。

诚如上述,因为他完成本愿,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当了阿弥陀佛。那么,我们芸芸众生只要听从他的教法,一心一意持续唱念阿弥陀佛,也必能在临终得到阿弥陀佛前来迎接,来世往生去那个极乐净土,照理说是没有问题。

时代日新月异,这种念佛的心理活动就发展下去,一一张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的称名念佛,在中国和日本尤其盛行。

这种思想不仅出在净土三经,连(法华经)、(华严经)等两部一直被看作大乘佛教经典的代表也都提到了。

其实,我们只要对照一下(净土宗)的出现时代,以及(净土宗)的理论就已经了解(净土宗)非佛所说;
(1)净土宗的出现是佛陀入灭后400年~~500年。
(2)佛陀的教义是(无神论),所谓的无神论;

没有一个神,可以让我们依靠,
没有一个神,可以控制我们的命运,
没有一个神,可以帮我们承担业力,一切因果必须自作自受,自己承担。

(1)净土宗有一位(阿弥陀佛)接引他的信徒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有神论)。
如果(阿弥陀佛)存在的话,那么,佛陀说的(无神论)将被推翻。

(2)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寿国),也就是永恒不变的意思。
佛陀所说的是(缘起法),缘起缘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存在。

如果西方极乐世界成立的话,佛陀说的(缘起法)也将被推翻。
我们身为佛陀弟子,我们到底要相信佛陀所说?或是要相信这些与佛陀完全毫无关系的神话故事?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05:41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5:44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6】

错误的结果,往往是误会造成的,就像现在的佛教,一代传过一代,对佛法中的误会也跟着以讹传讹地流传下来,人们逐渐地失去佛陀教导的真理,反而把误解,或将神化过后的佛法当成真实的佛法。

有位网友写信息给我说:(Jack,依你所说,除了原始佛法是佛陀教义之外,其他的都不是?那么,我之前所学的大乘佛法不就等于白忙一趟)?
我回答他说:(事情的发生并没有所谓好与坏而言,你只要把你之前的错误认知告诉世人,提醒迷茫中的人该如何分辨真假,看清真相,就已经是一件好事情了)。

其实,佛陀是希望我们保持觉醒,当一件事发生时,不要用好、坏、得、失、快乐或悲伤去评断它的价值,发生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已经发生的事情,再也无法改变,我们必须学着观照,用体悟的心态从里面看到获得,而不是失去的那部份。

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所谓好事或坏事,因为所有遇到的一切,都是激发我们看清真相的宝藏,差别我们愿不愿意去经历它,接受它,让这宝贵的经历成为我们的一部份。

一家名牌产品公司,只有这家公司的产品才属于是正版货,至于其他的,即使写上这家公司的名字,之后无论再怎样模仿也是属于冒牌货产品,因为没有品质的保证,而且某些年代这家名牌公司根本就没有生产这些产品,事实胜于雄辩,原厂公司里的记录是最好的证明。
同样道理;
大乘佛教是否非佛所说,佛教历史的记载就是最好的答案:

【印度佛教史】

印度佛教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一)原始佛教(佛陀正觉後至佛灭当年「第一次结集」;B.C.432~387)
佛陀生於公元前约466~463年,正觉於公元前约432~429年,佛灭於公元前387~384年。

(二)根本佛教(「第一次结集」至佛灭後百年「第二次结集」;B.C.387~287)

(三)初期部派佛教(佛灭後100年至佛灭後150年;B.C.261~237)

(四)中期部派佛教(佛灭後150年至佛灭後350年;B.C.237~37)

(五)後期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菩萨道(佛灭後350~600年;B.C.37~A.D.213)

(六)末期部派佛教与中期大乘菩萨道 (佛灭後600~1000年;A.D.213~613)

(七)後期秘密大乘菩萨道(佛灭後1000~1400年;A.D.613~1013)

(八)印度佛教的灭没(佛灭後1400~1637年;A.D.1013~1250)

(答案在第五);
後期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菩萨道(佛灭後350~600年;B.C.37~A.D.213)
大乘佛法非佛所说,这是佛教历史的证明。

现代很多人所谓修行根本不了解佛法的本义,例如对外;当某件事情的发生,我们应该(知果察因)地找回事件的原因,逐步追寻它的源头,就能够完全了解整个过程的演变,自然就会发现问题出现在那里。

对内;要懂得向内观照,才能够理解宇宙法则的本质,理解一切万物的真相,就不会太过在乎与执着,

相对的,许多人却用食素、念经、持咒、火供等等的外在形式来解决问题,说实在的,这些宗教膜拜仪式对事情的内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帮助,甚至这种行为,不但无助于自己的修行,恐怕还容易让人陷入迷宫里面,怎么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如果你还没有了解佛陀的教诲是什么,请不要学佛,因为在你还没看清一切万物的本质,不明白自己的需求之前,佛法不是佛法,只不过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或是纸上谈兵的交流信息,是一种执迷不悟,是一种痴心妄想,然而,一旦你能够找到自己,观照自己的所有错误与行为,佛法也就在咫尺之间。

有一只猴子手上抱着几颗生果,满怀高兴地走着,一不留神,其中一颗苹果丢下在地上滚着,为了捡这颗苹果,猴子马上把手上的生果都放在路边去追那颗在地上滚着的苹果,就在这时,突然间跑了另外一只猴子出来把滚在地上的苹果捡走了,猴子无奈只好走回头,想拿回原本放在路边的生果,这时才发现放在路边的生果早已经被其他的猴子捡走了,一颗也不剩。

猴子怔住了,但后来又眉开眼笑;(没想到我的生果全都请客了,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我们总会以为,这只猴子心中一定会因为失去所有的东西而懊悔,觉得它因为执着于对某些事情的追求,导致失去理智的判断,结果不但执着的东西没得到,原本握在手中的东西也全失去了。谁知道它竟然如此乐观豁达?我想,在它心中,无论得到或失去,都是一种获得,无论好的、坏的,其间都有宝贵的道理存在。

不知道自己迷失的人,不会知道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只有知道自己走错路,才会重觅正途的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
你没有真正的穷过,你永远无法了解穷途末路的痛苦。

同样道理;如果不曾在学佛道上迷失过,之后能够觉醒看清真相,
你无法了解到佛陀教义的珍贵是什么?

觉醒不是借用别人的见解或用征求别人的认同,而是内心的自我成长,一种从迷茫中看清真相的觉知。
所以当我们了解自己曾经犯过某些错误之后,反而更能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这种失去并不痛苦,而是让我们品尝成功滋味的垫脚石。而那些无法聆听自己内在声音的人,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不承认自己犯了错误,这时即使别人想帮他,也不知道要从何帮起。


药师如来;

意谓这位佛要下来解救众生的苦恼,不时被叫做(医王)、(大医王)。强调他在救苦救难之余,把他当着(医药权威)。

依据(药师如来本愿经)上说,东方有个世界叫净琉璃,而那个世界的佛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即(药师如来)Bhaisa-iyaguru。这位如来在当菩萨的时代,就发下十二大愿,最后成就愿望,才当上如来,其中第七愿是这样;
诸患强逼,无䕶无依,远离一切资生医药者,听到我名,众患悉除。

信仰药师如来的实况,在印度没有资料可查,它起自敦煌,很早以前已经传到中国、日本,不过,后来被阿弥陀佛的信仰取代了。
还有从药师琉璃光如来开始,又另外建立六佛,故有些经典上列举七药师佛。

有人说,也许这七位佛皈依药师如来一位,而这种论点也几乎頗有力量。

毘盧遮那佛(大日如来);

原名是Vairocana。有时附上Maha字。当然,毘盧遮那是音譯,有时也省掉(毘)字,有人意譯成遍照、光明遍照、净满等名号。这位如来在宗教学上相当超越一切的最高神。据说是依据(杂阿含经)第二十二的比喻太阳而改编,才从此譯出(大日)这个名词,即大日如来也。

(华严经)所说的世界,叫做(莲华藏世界)或(华严庄严世界),那就是毘盧遮那的理想落实后的世界。它的每一部份又有无数国土,各个国土上有佛住著,他们跟(毘盧遮那佛)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意指每个里有全体,全体中又有个体,互相融通,成为优美的调和。

关于这位佛的情状,在(梵網经)、(大日经)等经上介绍得很明白,而且声名卓著。

佛身论;

顾名思义,佛身Buddha-kaya就是佛的身体。随着佛教思想的发展,尤其在大乘佛教里呈现形形色色的佛身论。

例如:佛陀八十岁入灭,不过是一种方便说法,旨在教誡世人明白(无常之法)。其实,佛自久远以前开悟,教化众生以来,永远致力于教化工作,永远没有消灭,而是常住不灭的存在。也就是说,所谓(久远本佛)的思想一直被人重视,尤其(法华经)强调得最透彻。

由此可知,八十岁入灭的佛陀肉身叫做(生身)或(色身),而常住不灭的形象叫(法身),
其实,(法身)说起源于原始佛教,意指佛到底有没有烦恼?

从这项争论里生出兩种意见,有烦恼叫(生身),无烦恼叫(法身)。
后来从(生身)中导引出(报身)、(应身)(化身)等论点。

换句话说,报身指菩萨修行结果所得到的身体,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常住芸芸众生面前,适应各个不同众生的需要,而呈现形形色色的姿态,这就是(应身)或(化身)、变化身 ,以上即是术语化的(三身说)。

此外,报身也叫(受用身),它分为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前者指自愿承受果报,后者指为其他众生展开说法,若跟上述的法身与变化身合併,便等于(四身说),此类经典也为数不少。

上述的法身,即所谓理念上的佛,或是理身,这种法身佛(跟生身佛一样)说法的思想,已在前面(毘盧遮那)那段提到过。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0:40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0:44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7】

许多学佛人都认为所谓(慈悲)就是同情一些可怜的人,而真正觉醒因果的人都会了解到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即使是同情也帮不了他承担后果,但是觉醒者觉醒之后,仍然会有情感的留在里面,他当然可以选择只顾自己的觉醒,只修改自己的业力,自在地活在自我修行的状态中,不受外界干扰,但是,有人会选择不只停留在这个层次,还要往上提升兼顾其他人,他希望不只自己看清真相,更加希望能够帮助其他人看清真相,这就是唤醒众生的最大慈悲。

每个人都有痛苦经历,事实上,每个人的痛苦都是来自没有觉醒的看清真相,也有很多人会认为,当自己有苦难时,自然就会有人大发慈悲来救他,这是他没有觉察到,这世间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没有人可以代替其他人承担因果业力,而人生最大的慈悲就是让自己觉醒,看清世间一切万物真相是无常,一切因果定律的必然性。

佛陀早已经觉察到一直以来的宗教都是信念与寄托性质,因此,佛陀才会对众生说法,让大家从信念与寄托的宗教观念中觉醒过来,不再有过多的寄托与期待,甚至不再有完美理想的执着。

当我们无法再承受现况所带给我们的苦,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清醒的看透,这个苦的现况是如何形成的?它是由什么因缘条件组合而成的?
然后,在生活中,我们逐渐一点一滴地去修改它,并持之以恒地做该做的事情,并不是用宗教信仰来麻醉自己,或陶醉在幻觉中。

许多人对神明的依赖以及习性就像一颗小种子,现在长大变成一颗大树了,我们不可以一下子就想把它连根拔起,马上就要将习性斩草除根,马上就要将全部的寄托与幻觉都消失殆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必须要一日复一日地,慢慢地修改,慢慢地让这颗大树枯萎、落叶、消失无踪,需要一段时间与耐心,也许需要三年、五年。

相对的,很多人学佛变成忧郁病症、变成脾气暴躁、变成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就是因为想着马上要把幻觉和习性一刀砍除,反而变成一种压力,一种失落感,误以为这才是修行学佛,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应该让幻觉和习性慢慢地消失,才是自然法则。

然而,要让这些幻觉与习性消失,从现在开始就要保持觉醒,例如;
我到底来这个世界做什么的?
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因缘条件组合而成的?
这个宗教的历史到底来自何方?教主是谁?
这个宗教经典所记载的人物到底是神话故事?或是存在的历史人物?

我们都要保持觉醒观察事情的一切,总不能糊糊涂涂的状态下被幻觉与习性牵着鼻子走,
我们身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起码我们要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当年(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是什么?

绝不能够不明不白地去相信与(释迦牟尼佛)完全毫无关系的神话故事,相对的,那些弯曲历史误导众生的后期佛教,不但无法拿出历史证明,甚至他们的大乘经典与佛菩萨到底来自何方?几时出现在这个世界?根本就无法详细回答清楚,
他们最好的解释就是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随众生根性。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其实,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并不是佛陀教导有八万四千种方法让我们去选择,我们只要稍微静心地想清楚这个问题,即使再怎样计算,佛教也不可能会有八万四千种修学法门,那豈不是变成毫无原则了吗?

身为佛陀弟子,我们要了解佛陀最伟大的发现是超越轮回,并不是渡人生生世世不断地轮回,
佛陀不可能对着一批阿罗汉说:(你们修行要今生解脱轮回,不再后有),
等这批阿罗汉走了之后又跟另外一批所谓(菩萨)的人说:(你们要到回来这个世界不断地轮回修菩萨道),
那不是自打嘴巴吗?一位圣人怎可能说话出尔反尔,而且这些所谓(菩萨)的人物,在印度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甚至找遍全世界历史也没有这些人物的记载,这些都是后期大乘佛教弯曲历史真相,自作自篇的文章。

所谓八万四千法门;
当年佛陀在世讲经说法45年,被形容开示说法八万二千次,其弟子们开示说法被形容二千次,总共加起来是八万四千次开示说法,后人称为(八万四千法门),

这八万四千法门有一个原则;不能离开(无神论、缘起法、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离开这些原则就非佛所说,

所谓的(无神论);
没有一个主宰我们的神存在的意思,
例如:基督教有一位(上帝),基督教信徒相信他们死后(上帝)就会带领他们到天国居住,
净土宗有一位(阿弥陀佛),他们的信徒相信只要一心不乱的念(阿弥陀佛),等到临终时(阿弥陀佛)就会带领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都是属于(有神论),有一个主存在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净土宗)成立的话,那么,佛陀所说的(无神论)将被推翻,(净土宗)非佛所说,道理就在这里。

其实,(八万四千法门)并不是有八万四千种方法让我们去学习,每一种方法都可以成功,更加没有所谓的(方便法门)存在。


【菩萨】;

由于大乘佛教的佛不断扩大,致使菩萨也随著伸展。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中所提到的菩萨行都是後期上座部的著作及观念,如本生经故事(注意:只有本生经里的佛語,Verses 偈,才是佛説。而那些故事是較後由説書者,传教者加入以吸引大众听彿的教义 )。其他後期著作如 Buddhavamsa 及 Cayapitka 的注譯書 CayapitaKha Attakatha (由5世纪的 Dhamma pala 編著) 都有提到菩萨行。

但这些都不是南传修行者认为是主要修行法 , 原始佛教是注重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

在原始经典中佛陀有提到自己是菩萨(Bodhisatta),但这不同大乘佛教的菩萨道,这只是称他在未成佛前的名称(名号 )而已,也就是佛陀35岁前称为菩萨。

如果还要加多一位的话,充其量也只加上未来佛(弥勒菩萨)而已,除此之外,全部都不是,但是大乘佛教里却出现众多菩萨,信徒深信不疑,例如以下的情况;

观音菩萨;

在約公元700 年左右,印度大乘佛教出現了「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前身也是婆罗门教的神明,梵名叫Avalokitesvara、若把ara(普遍)lokita(lol 观)结合Svara(音)的话,便成为(观音)或是(观世音),若再加上isvara(特别卓越的人,自在),便是(观自在),
來到中國後,竺法护法師譯為「光世音菩薩」,南北朝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譯為「观世音菩萨」。唐代玄奘法師譯為「观自在菩萨」,意思為众生所見之主。

而「观音菩萨」只是「观世音菩萨」的简称。「观世音菩萨」本為印度神教中的神,是一名男眾,騎虎手持大刀,張口吸毒伏魔,全身青色發亮,威力無比。但來到中國後他原本是男儿身,却被(武则天)为了提升女人的形象,硬硬把(观音菩萨)變身為溫和的女眾,之后流传变了四臂观音,
再流传变了八爪章鱼般的八臂观音,
再流传变了十八臂观音,
再流传变了千手千眼观世音,
流传到西藏成為了青頸觀音。
流传在道教有观音娘娘,还有(巴蕉观音)也就是中元节的(大士爷)。

地藏菩萨;

依据印度佛教史的研究,对於地藏菩萨的起源,是源自印度《梨俱吠陀》中的「比里底毗」,即為「地天」。地藏梵名为Ksitagarbha,即意大地的根源。地藏信仰的思想起源於印度婆罗門教神話中的地天,也就是「地神」(如中国人所称的「土地公」)。

該神是印度古代雅利安民族神話中最古老的女神,相对於守护上方天空的梵天,地天守护下方的大地,有「大地神女」之称,有蓄財、治病、降伏怨敵等功能,後來人們將其认为是男神,而且还匹配有后妃。此地天思想為被大乘佛教所攝取之後,並加以理想化、大乘佛教化,组织成一個思想体系,而转化為「地藏菩萨」乃至「地藏信仰」。

而「地藏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之后地藏思想传入中国以及日本之后更演变成地藏思想的盛行。
还有另外一个传说,佛陀已经入灭,而弥勒菩萨尚未出现前的长期间内,在佛法衰微的末法时期,更是苦恼遍地,于是大乘佛教徒认为(地藏菩萨)是充当现世与来世的救世者。

(地藏菩萨本愿经)分为上、中、下三部,地藏菩萨虽然来自印度婆罗门教神明,但是(地藏经)却没有梵文,没有巴利文,只有中文版本,很明显这部经典并非来自印度,而是中国人自作自编的文章,在经典里面的介绍错漏百出,最离谱的就是描述佛陀劝人要多造佛像,功德无量。

其实,佛陀年代根本就没有佛像,佛像的出现是佛陀入灭后大概500年开始,受(希腊)文化所影响。

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Manjusri简称文殊,不时出现在大乘经典,以佛陀的代辩者姿态扮演活跃的角色,信徒都说他代表佛的智慧。

普贤菩萨;
Samantabhadra,表示实践和意志,就是发愿又肯实行,如众所周知他骑白象的姿态。

势至菩萨;
又名大势至菩萨 Mahasthanaprapta。他很有智慧及慈悲的龐大势力,故能救度芸芸众生。

虚空藏菩萨;
Akasagarbha。是象征无限知性的菩萨。

此外,有著名的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其实,这些菩萨与佛陀一生事迹里根本就毫无关系。這個源由是佛陀入灭后佛教一直衰弱,婆罗门教兴起,當時大乘佛教在印度已名存實亡,大乘佛教信徒为了要吸引婆罗门教信徒,就将婆罗门教神明搬了过来大乘佛教做了佛菩萨,所以当时的大乘佛教已被併入印度神教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0:45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0:48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8】

与其相信念佛、念咒、或是办超度法会可以改变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观照因果定律,可以让自己看清真相,依自己的需求和条件去制造美好的前因,以及修正自己的习性与错误观念,从此不会再痴心妄想,不会再自欺欺人,这个时候我们的命运自然就会有所改变。

有高层智慧的觉悟者,自然可以看透今世的因果,看透前世来世与今生的前因后果,而记录我们前世、今世与未来世的因果循环系统里面,这种轮回的推动力量称为(业力牵引),业力最大因素是习性所造成。

我曾经有这样的经历,亲身体验到习性的影响。

我在同一个地区住了两年后买了一间新屋,当我搬到新屋时感觉很不习惯,第一天驾车出门回家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走到先前回家的路上,到了门口才想起自己已经搬家了。

第二天,情况好了一点,虽然走错路,但至少半路就想起来。

第三天晚上,我驾着车急急忙忙地赶着时间回家,开了门外的铁门进去时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之前的屋子里。
在这里住了只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对空间的执着已经深深记在潜意识里,更何况累世所接触的人事物,引发出的想法和观念,这正是佛陀所说的(业力不可挡)。

业力的执著所产生的强大力量,把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绑在一条绳子上。像拉着犯人或是拉着一只牛,叫你去厨房做饭,就必须乖乖地去做饭,叫你去耕田,你就必须乖乖地去耕田,甚至做畜生,就必须身不由己地做了畜生的身份,没办法摆脱这股业力牵引的力量。

或许你不相信,你今生的一切造作,都决定著你来世的人生剧本,今生你所种的因,来世必然结出丰硕果实。

这种超越时空的因果法则,没有智慧的人是感触不到也意想不到,然而,我们过去所做的必然会影响现在,现在做的也必然会影响我们的未来,换句话说,下辈子的人生剧本,在我们这辈子生命结束前已经全部写好。

我们身为佛教徒更加要警惕这个问题,我们所弘扬的佛法是否是佛陀亲自说过的佛法?这是(前因),
相对的,如果我们所弘扬的佛法并不是佛陀所教导的教义,这个后果就是造业了,因为在挂上(佛教)名字误导众生,佛陀对外道是非常的慈悲宣说,因为他们是(外道),他们并没有盗用佛陀的名字招摇撞骗,欺骗众生,假若某些人盗用佛陀的名字诬赖佛陀所说过某些经典和说话,佛陀可不会那么随便对待,因为他未曾说过,他必定是严厉斥责,我们看(阿含经)里就有记录佛陀如何严厉斥责诬赖他的人;


【同一个识在轮回吗?】

嗏帝比丘的邪见;

有一天,佛陀来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祗树给孤独园。
同住在祗树给孤独园附近的比丘们中,有一位原为渔夫儿子的比丘名叫(嗏帝),他告诉比丘说;(我确实听世尊说过,在生死流转的识,是不变的)。

其他比丘们知道了,纷纷来劝他说:(嗏帝学友,不要这样说,不要毁谤世尊,世尊不曾这样说。世尊用各种方法都在教导我们(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呢?)

但是,嗏帝比丘一直坚持己见,听不进其他比丘的糾正劝导。大家没办法只好去稟告佛陀。

佛陀请人叫嗏帝比丘来当面确认,嗏帝比丘还是那样说。

于是,佛陀便更进一步追问嗏帝比丘:(嗏帝,你说的识,指的是什么?)

(世尊,那就是能说、能感受、能到处经历善、恶行而受业报者)。
(你这个愚癡人啊!究竟从谁那里听我这样说的?我不是用各种方法说明(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吗?你这个愚癡人啊!我不曾这样说,而你自己卻作这样的曲解与毁谤,这会伤害你自己,增加你的罪过,会让你长远受苦的)。

于是,佛陀转问在场的其他比丘,其他比丘都同声回答:(世尊,你确实用各种方法教导(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都记得我所说的(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所以,识随著所引生的因缘,就有不同的名称,如从眼睛看见东西所生起的识,就成为(眼识)。从耳听声、鼻闻香、舌嚐味、身触物、意识法的因缘而生起的识,就分别名为(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像火,其名称可以从所引生的燃料来称呼一样,如烧木柴的火,称为木火;烧穀殼的火,称为穀殼火;烧垃圾的火,称为垃圾火。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都记得我所说的,只有这个愚癡的嗏帝比丘,颠倒了文句与含义,既毁谤了我,也伤害了自己,更犯下了大罪过。你这个愚癡人,知错了吗)?

受佛陀这样责备,嗏帝比丘内心憂慼,无言地低头,若有所思。

(比丘们,要记住嗏帝比丘,这个被困在爱之大网束縛中的渔夫子之例子)。

本故事取材自;
中部第三八爱尽大经。
中阿含第二0一嗏帝经。


我们看佛陀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

只要不是他老人家说过的话,他必定勇敢面对,把事实真相讲解清楚,这不是他说的。

我们看看佛陀如何责备(嗏帝比丘);
你这个愚癡人啊!究竟从谁那里听我这样说的?我不是用各种方法说明(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吗?
你这个愚癡人啊!我不曾这样说,而你自己卻作这样的曲解与毁谤…………

一个森林往往就是被一个火苗而烧得面目全非。佛陀对于这些毫无根据的谣言绝对不会忍气吞声,任人鱼肉。

我们再看看现在佛教变成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只是在维护佛陀教义,把事实真相告诉世人,大乘佛教绝对非佛陀所说。

事实胜于雄辩,而且我们有足够的历史证明,例如:
佛陀入灭后六次经典汇集根本就没有大乘经典的存在。
印度佛教历史足以证明大乘佛教是佛陀入灭后350年~600年才出现的宗教。

但是仍然还是有不少人跟有历史证明的事实辩论,强词夺理,讲不过的时候就咒骂人下地狱,骂人毁谤大乘佛教,骂人傲慢,
难道要任人鱼肉才是修行吗?
难道隐瞒事实,忍气吞声的驼鸟才是高人一等吗?
难道把事实真相告诉世人也是造业吗?天理何在?

我相信佛陀以及历代原始佛教的祖师们绝对不会反对我们这样做,把事实真相告诉世人,还佛陀一个公道。

之后,将佛陀教义发扬光大,流传后世,这才是佛陀弟子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眼见众生盲目的在膜拜与佛陀毫无关系的佛菩萨,而不敢直言道破。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0:49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0:51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9】

其实人是很奇怪的生物,需要(希望)来当麻醉剂或是止痛药,没有了希望,所有的恐惧和痛苦就会一湧而上,即使再勇敢、再坚强的人,也会跪地求饶,意志消沉。

人生在世,有许多事情传达到我们大脑的讯息时是不完整或是不存在,甚至是误解或是值得怀疑的,但是我们为了消除内心的恐惧或增强意志坚定,脑部会自动编輯一些讯息来弥补或填满这些空虚的漏洞,使我们对未来感到有希望、有信心或是认为已经找到了安心,可以往这个(希望)走下去,其实这些讯息都是属于幻觉。

此外,当很多我们喜欢或是不喜欢的东西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时,脑部就会以为它们是一直存在,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实相却是一切万物变幻无常,只是暂时性,不可能停留在某个阶段永恒不变,这种相信和渴求也是执著或幻觉,

另外;我们至亲的人,我们都希望能够与他们永远地生活在一起,永不分离,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要接受无常的到来,要接受他们也会死亡的事实,很多人很怕这个事实,因此不愿意去想、去承认,心中仍固执地认为亲人会与自己的感情是永恒不变,生活永远存在,而这也是幻觉。

人生,说穿了就是大脑不停地产生幻觉,那么,我们借着这些幻觉可以活得很快乐,很满足,很精彩,暂时不会痛苦。可惜这只是一场梦,这一切都是大脑所变出来的游戏,等到大脑所产生的和现实世界中的差异越来越远时,整个人就会崩潰,才惊觉这一切都是幻觉。但已经来不及了,因幻觉已深入骨髓,再也无法回到自然状态,于是,整个人就会痛不欲生,备受煎熬。

当人活在希望过程中就是生命力最顽强、最快乐的时刻,但是,当希望落空,或当我们发现事实与期待有所差落时,我们的希望就会变成我们的痛苦根源。

然而,在这场人生剧情中,我们会遭遇到的担心、害怕、患得患失或意料之外的甜蜜,其实我们是这剧情中的主角,其他人旁人都是配角,在这剧情中我们应该扮演好主角的角色去体悟这些苦乐的感受,才能让自己觉醒,让自己超越这些世间苦乐,可惜,很多人不懂得去善用这些因缘来觉醒,只是想逃避痛苦,执著快乐,只是怨天尤人地活在自己的期待与自我编织的幻觉中,却没有在这成长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智慧,等到无常来临时仍然是陷入万般痛苦、万般无奈的失落状态中。

后期的大乘佛教非常了解这些人性的弱点,编辑了许多充满幻觉的神话故事、以及佛菩萨来吸引信徒,可以让信徒有个心理上的安慰与寄托,而编輯最多这些神话故事、以及佛菩萨的大乘经典作者就是(龙树菩萨),他甚至可以胡吹自己的著作,是在海底龙宫里发现的佛教经典。

不要忘了,寄托与幻觉只是能够让人弥补心灵上的空虚与恐惧,实际上,根本就不能够解决问题,我相信佛陀绝对不会用这种寄托与幻觉的心态形式来教导我们面对困境,佛陀只会教导我们永远保持一种觉知因果的状态,勇敢地接受该来的一切。


大乘佛教的起源问题;

大乘佛教的起源或源流有下列四点;

(1)是从部派佛教发展或飞跃起来。虽然,大乘经典上也不时看到部派佛教所用的术语。其实,大乘佛教有自己的新思想,只不过借用部派佛教古老与传统的用语,若说大乘佛教是从一支部派直接发展或飞跃而起,那就不适当了。

(2)要提到佛陀传这种文学(佛传文学)。从初期佛教以来,佛传文学就逐渐发表,虽然当初出自部派佛教里,不久卻脱颖而出,竟发展成一种(赞佛乘)的文学。各种比喻作品在纪元前二世纪,出现马鸣、摩咥哩制吒等人的优秀文学作品。

(3)要提到佛塔信仰。佛塔本来是保持佛陀和佛弟子的骨灰及遗物的地方,但数量逐渐增加,规模也日渐龐大起来。阿育王在各地建造佛塔,馳名于世,还有桑吉、菩提伽耶、巴尔夫特等地都有壮观的佛塔。

由此可见数量相当多,若读初期的大乘佛经如(法华经)、(阿弥陀经)等会发现佛塔记载層出不穷,本来,佛塔是在家信众捐献的东西,由在家信众护持。但后来出现专人守护佛塔,他们既不是全属在家信徒,也不属于特定部派或教团,意谓他们不过是一群管理人员而已,但也是佛塔的护持者,进一步成为一群专门鼓吹佛塔信仰的人。

(4)随著上述佛、菩萨的增加,依据心性清净说~~引据部派的一部份,实际上出现许多无名的佛、菩萨,他们的论说有高度的宗教性,形式上也跟初期经典完全一样,足以激发众生,唤起大家的共鸣。这些人不属于任何宗派和教团,卻能造作大乘经典,也就是符合佛说的经典,其间銜接新思想或初期佛教,以致促使这种思想发展起来。而今所能想到的大概有以上四点,以外也许也含有大乘佛教的起源在内。

反正佛教不同于其他耆那教或印度教,它出生大乘佛教,开展一种佛教的革新运动,这一点使初期佛教里那种世界宗教方面成长嫩芽,更加开放和扩大了。

经典的起源;

在佛陀年代还没有经典著作,佛陀都是以口传方式教导,当佛陀入灭后,一天,一位年老比丘「須跋陀羅」說:「賢友們勿憂、惱,這位大沙門离开了是好事,我們脫离了他制定的戒律,這個應作、那個不應作,困擾我們,現在我們可以隨心所欲了...」

刚好给大迦叶長老听到这番话,大迦叶长老決定要举办经典汇集,于是开始筹办僧团结集的期间与地点:
时间即当年的雨安居三個月,地点位在王舍城。

当時,大迦叶長老选了498位長老阿罗汉,包括自己共499位阿罗汉。

有長老推荐阿难長老,虽然阿难只是初果須陀洹,但是阿难長老还是被选进500位集结者內了。

出席汇集以優波离長老為上首誦出律、阿難長老為上首誦出法,时间有讨论到「小小戒」,但是最后一致決定任何的戒律都不可捨,包括「小小戒」,因此保留了完整的戒律至今。

另外,僧团决议,旧制的戒不可捨,也不添加新的戒律。

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六次三藏聖典的結集。正是這六次結集保證了巴利三藏聖典的純淨。

第一次聖典結集是在西元前544年,佛陀入滅的當年。從那年雨安居的第二個月開始,在馬嘎塔國(Magadha摩揭陀)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舉行聖典的結集。當時的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馬哈咖沙巴尊者(Mahākassapa大迦葉),一共有500位大阿拉漢(阿羅漢)參加。

第二次結集是在佛陀入滅一百年,約西元前444年。地點在韋沙離城(Vesālī),發起人是亞思•咖甘嗒咖子(Yasa Kākaṇḍakaputta),參加者是700位阿拉漢。

第三次結集是在佛滅兩百多年,西元前三世紀,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時代。摩嘎利子•帝思長老在當時的首都巴嗒厘子城(Pāṭaliputta)主持舉行了第三次聖典結集,並以阿首咖王為外護。這次聖典結集一共有1000位阿拉漢參加。

這三次結集,第一次結集把佛陀一生所制定的戒律以及所說的法由親聞佛陀音聲言教的聖弟子們結集成《律藏》和《法藏》。第二次結集最主要的變化是把佛陀在世時的那些聖弟子們,在佛陀入滅後的一些開示說法收錄進去了,例如:《八城經》。第三次結集的時候完成了《論藏》(阿毗達摩),但是《經藏》和《律藏》基本上沒動。

第四次結集是在佛滅五百年,西元前一世紀,在斯里蘭卡的Alu vihāra(阿魯寺,亦作阿盧寺)舉行。這次結集並沒有加進任何內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不讓聖典流失,而把所有的巴利三藏全部刻寫在棕櫚葉上。棕櫚葉叫做(tāla patta),古代翻譯成『貝葉』,其實是棕櫚葉的『棕葉經』。所以,佛教史上第一次書寫成文的佛經,就是佛滅五百年後在斯里蘭卡產生的。

第五次結集是在19世紀(1871年)緬甸敏東王(Mindon)的時候,地點在現在上緬甸的Mandalay(曼德勒)。這次結集主要是重新審定巴利三藏聖典,也沒有加入新內容。

第六次結集是從1954年一直到1956年,1956年是為了紀念佛陀般涅槃2500年。這次結集是在緬甸的仰光,當時邀請了世界各個上座部佛教國家的一共2500位長老參加。

第六次結集重新審定了泰國版的,斯里蘭卡版,緬甸版的三藏,也沒有增刪。只是找出各國版本間的不同,因為各國的語法有極其細微的差別,進行校勘,校對,然後再印刷。

佛教经典汇集只有五部(尼科耶),
《經藏》(Suttapiṭaka),分為五部:
1.《長部》(Dīgha-nikāya);
2.《中部》(Majjhima-nikāya);
3.《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
4.《增支部》(Aṇguttara-nikāya);
5.《小部》(Khuddaka-nikāya)。

这些都是有历史根据的证明,但是这里面根本没有大乘经典存在,

在大乘经(十善业道经)里说,大乘经典是在海底龙宫发现的,
现在的科技发明了潜水艇已经几十年了都没有发现海底有龙宫,更何况是佛教经典?

其实,这些大乘经典占大部份都是出自于(龙树菩萨)自作自篇的文章。

下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龙树菩萨)。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0:52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0:54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的战俘在集中营里惨遭虐待,连那一天被拉去枪毙都不知道,在这些战俘的回忆录曾描述到,当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已经到达顶点的时候,虽然军官多次威胁要枪毙他们,但他们竟会露出平静的心态面对,那种大不了一死,从容就义的心态,战俘们这种超越恐惧,不再焦虑不安的状态,就和佛陀悟道时差不多,差别只是这些战俘是被逼出来的。

同样的道理,修行就是要勇敢面对自己的痛苦和恐惧,到最后一切看清了,不再恐惧了,就能像战俘一样,从容淡定地接受该来的一切。

人生有太多苦,每个人的因缘际遇所遇上的苦都不一样,不管你会遇上的是什么样的苦,这些苦都是我们的人生功课,我们必须面对它,这也是我们来这个世界的目的,

然而许多人都误解了修行,甚至把幻想与期待当着是修行,这些幻想与期待都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这就是因果。

当初种下了小小的因,以为幻想与期待可以成真,几年后,这种子生长出来的果,却一颗一颗像计时炸弹,是多么的恐怖,

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慢慢地随着年龄增长,随着挫败磨练,去看透这些假象,幻想与期待本来就是梦幻泡影,只要我们懂得慢慢甦醒过来,慢慢把执着这些幻想与期待拿掉,从此才能脱离苦海,清新自在。

觉悟和智慧来自于痛苦,痛苦来自于快乐,没有快乐就没有痛苦,我们得到好的东西,我们会很快乐,可是,如果有一天失去了就会产生痛苦,

其实,所有的痛苦来自执著,我们得到时要保持觉知,觉知万物无常,我们可以全然地享受所得到的东西,但不要去担心一旦失去,刮風就让它刮風,打雷就让它打雷,什么都好,什么都美,永远保持这种心态,我们就不会感到痛苦了。

佛法,就是要我们淡然的接受无常,不要用头脑干扰自己,自寻烦恼,觉悟者是有意识地活在自然法则里,佛陀可以,我们同样也可以,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于自然因缘聚合体,因此,佛陀跟我们之间其实没有差别,不管我们现在深处什么困境,我们都可以修行,我们眼前所感受到的痛苦和压力就是我们的修行功课,是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让我们超越的催化剂。


(龍樹菩萨);

「龍樹」名氣很大,在印度大乘史上被譽為第二釋迦,在中國大乘史上被尊稱為八宗共祖。

然而他的身世卻很模糊,推測大約是在公元150 年到公元250 年間的一位傑出的大乘人物。

綜合鳩摩羅什所譯的「龍樹菩薩傳」和西藏布頓的「佛教史」以及「大唐西域記」卷十,可以概略的描述如下:

「龍樹」生於南印度婆羅門家庭,天性聰穎,博學四吠陀、術數、天文、地理、圖緯、秘讖。迎親的時候,因為愛妻猝逝,深受刺激。
曾與三個契友以化妝術混入小國王宮中,淫亂宮女,恣情縱慾。後來事情敗露,三友被殺,龍樹倖得身免,遂感「欲為苦本,眾禍之根」而出家於那爛陀,就學於沙羅訶婆羅門。

爾後追隨長老(羅睺羅跋陀羅),學習說一切有部的经典。

後來遊學東南方,在龍國得閱王宮(大乘人所說的龍宮)中珍藏的「十萬頌般若」和「華嚴經」等,方等經典而自認得悟。從此歸心大乘法,以「一切智者」自居,返歸俗家弘法,不重戒律,方便演說,甚至穿插黎俱吠陀的戀歌,頗具大眾親和力。

傳統佛教僧團視之為異端,稱之為破戒者,而龍樹則發揚般若空義,抨擊當時傳統佛教的主流「說一切有部」的思想,形成更具體的教義對立。
龍樹與徒眾更穿起不同於傳統的僧服顏色的黃色衣袍,明白的彰顯大乘的陣營,劃清他們與傳統佛教的界線,充分表達了龍樹的反對佛陀教义思想。
公元180 年左右,南方的案達羅王朝與薩卡族的卡爾達馬克王朝仍然爭戰不休。案達羅王朝本來是排斥佛教的,龍樹應徵入伍以後,傳說常以「紅旗」為先鋒,吸引第27世娑多婆訶撒塔卡尼王的注意,並以天兵法術及救駕行動贏得了國王的重視。後來國王雖因戰事失利敗走東南,仍聘龍樹為國師,甚至改信大乘佛教。

後來又在哥達維利亞河口近海的跋邏末耆厘鑿山建築寺院,供養龍樹及其弟子等。

龍樹在此安心著述,主要的作品有「中論頌」、「十三門論」、「迴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廣破論」----等等。豐富的著述,不同立場的論說,透露了龍樹的思想也隨著他的高壽而不斷的轉變,否則就是後人有所添加附會,偽託龍樹所作,而有許多不一致的立場和內容。

龍樹綜合了他所見到的一切佛教思想,而以大乘為中心,賦予高下不等的地位,從各方面加以龐雜而繁複的說明,因此龍樹的作品可以被後世的任何大乘宗派引用發揮,而成為大乘各宗各派的共祖。

龍樹雖然有多方面的論說旨趣,但龍樹對印度大乘法的主要影響卻在「中論頌」,形成了日後的「中道學派」、「中觀學派」、「空觀學派」或印度及西方學者所稱的「虛無學派」。

龍樹以中論闡釋「緣起性空」的意義,龍樹應用「八不偈」即「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為般若的空義建立起形而上的辯證理論,奠立了大乘具體的思想邏輯,擺脫了原來只對空義做抽象的探索和體驗;並以「三諦偈」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來強調「緣起」與「中道」的名相上作玄奧的演繹,進而建立起緣起性空的哲學體系,因此譽之為(第二釋迦)。

然而從傳統佛教的立場來看,龍樹一生的行止,從返回俗家,違破律儀,使用法術,乃至擔任軍事顧問時,均不足以稱為佛教僧人。而其著作等身也不過是眾雜議論而已,無益於解脫道的實踐。

在現在這個時代裡,北傳大乘學者大都仍然信仰龍樹菩薩。雖然從大智度論看來,龍樹的空義是在註釋大品般若經,但是也有學者堅持龍樹的空義是在發揚阿含經的空義,認為它源自原始佛教,而更能直暢世尊的本懷,亦即把原來「人無我」的教導,藉著「一切法空」的觀念,進一步推演出「法無我」的說法來。

仔細觀察龍樹解說「一切法空」,乃是針對當時佛教的主流,西北印度「說一切有部」的思想提出批判。說一切有部認為「我無法有」,甚至因此演繹出了「一微塵」為「眾微成色」的基本元素來。

龍樹則提出「諸法無我」來反駁它。事實上世尊的教導中並未提到「一切法有」,雜阿含中也只是就有情的五蘊而說「一切法無我」,並未廣說「諸法無我」。「世尊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乃是以有情的身、心為中心而做「示教照喜」的,重點在瞭解有情的「色蘊中無我,諸行無我」,並不需要去探究宇宙色法有無基本元素………等等。

這樣的詮釋,到了公元700 年左右,卻被商羯羅以「上梵」、「下梵」的註釋,收歸奧義書,而把印度的大乘法全部消滅,併入了印度教中(進入秘密大乘,回歸了印度文化)。大乘法義的理論開展固然得力於龍樹,但其滅絕又何嘗不是肇始於龍樹的邏輯理論。

而龍樹把大乘法引進了哲學思辯的領域,卻很適合中國魏晉以後的清玄妙之風,使大乘思想在原有強勢文化的中原漢土得以充分開展,後來中國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觀亦自稱是本於龍樹的「三諦偈」。

龍樹的思想,把許許多多的學人導入了浩瀚無邊的大海,卻偏離了「八正道」的航線,很難看到苦邊盡處的彼岸。龍樹思想的最大過失,在於他破壞了世尊的「聖默然」。

龍樹千言萬語的論述,非但沒有把「第一義空法」說清楚,反而把世尊的「聖默然」引入了「神秘主義」和「超越主義」的形而上學。然而正法卻是「即身觀察緣自覺知」,知行合一的實踐之學,絕非僅靠論議的邏輯就可以完全自證自知的。

龍樹的晚年,捲入了宮廷的權利鬥爭之中,結果被殺了。但是這位標新立異,促使袈裟變色(變黃)的宗教家,卻成了中國大乘人千古以來,所共同崇拜敬仰的祖師大德。

龍樹最後生命的結束方式,是他自己始料未及;
而龍樹的大乘思想,卻把印度的大乘法全部消滅,這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而龍樹成了中國大乘人千古以來的共祖,這也是他無法知道的。

其实,龙树根本就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实际上他是一名淫贼,一个杀人如麻的军师,却演变成为(第二释迦),
大家睁开眼睛看清楚,這是中國大乘人的悲哀? 還是榮幸? 這就讓大乘人自己去省思。

学佛到底是要依照佛陀的教诲?
或是沉迷在这位(龙树)自作自篇的文章里?
到底谁才是佛教教主?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0:56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21 14:31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1】

任何事情都是一连串的组合而成,组合只是它的条件,条件就像汽车零件,即使把零件组合起来没有推动力量,汽车仍然是不起作用,有如一堆废铁,所以推动力量才是关键。

逆境是因果的产物;
当一个人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往往就会做出不畏因果的行为,然而,这个(前因)要形成(后果),在这过程中也需要许多的因缘条件成立才能达成。

假设:我们种下了一个种子,必须把种子埋在泥土里,要有水、空气、阳光等众多的因缘条件成立才会发芽,
发芽后,这些成长条件还必须存在才能长大,成长过程中不被昆虫侵襲,没缺乏水份,没有在暴风雨来临时被吹走,种种因缘俱足后才能成长健全。

同样道理;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经历许多的条件成立,才能长大成人。

而一个种下恶因的人,也不见得马上会有恶报,可能长时间都不会得到恶果,但这并不代表因果法则不存在、而是(因)要变成(果)之间的过程中,只是目前的因缘条件不俱足,(果)就无法开花结果,会往后延迟。

从这个角度来看,(恶果)也是一种假象,假设某些人已经觉醒,只要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不用那么忧愁,佛陀有一位弟子杀了999个人,他当生也可以成为(阿罗汉)。

有智慧的人应该可以理解我在说什么,其实恶果并不可怕,恶果也是需要因缘条件组合俱足才能兑现,

真正不灭,真正可怕的是因果的推动力,佛陀教导我们就是把这个轮回推动力量止息,从这个冤冤相报何时了的苦海里解脱出来。

从前有一个人总觉生活在烦恼和痛苦中,其实,他也知道那些让他不愉快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他却常常觉得不如意,总是怨天尤人,于是他便去参謁佛陀,希望佛陀能够帮助他解决问题。

见到佛陀后,他说他是个农夫,很勤劳的种田,不过,有时候老天不下雨,有时候又下太多雨,他的收成始终不理想。
他有老婆,老婆也很贤慧,他很爱她,但是,她有时候很烦人,他觉得有点厌倦。
他有孩子,孩子也很乖,他喜欢孩子,但是孩子并不是完全听从他的意见做人,他觉得孩子有点背叛性格,
他有钱,可以称得上富贵人家,但是,有时候他却觉得金钱并非万能…………
佛陀耐心的听他讲,直到他讲到累了为止。

讲完之后,他期待的看着佛陀,希望佛陀能够指点迷津,帮他解决问题。

但是佛陀却说:(我没办法帮你一个一个的逐个问题解决,)

他很意外,连忙追问:(我认为你是伟大的老师,我以为你可以帮我,甚至你可以解决一切关于苦的问题。)
佛陀说:(每个人都有烦恼,而且这种烦恼也是无可奈何,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另外一个问题就会取而代之,你永远都无法把它们一个一个地解决,)

农夫很不满意,于是质问佛陀:(那么,你说那些佛法还有什么意义?)
(我的法可以让你把痛苦与烦恼连根拔起,
你只要止息贪、嗔,就可以了,
一切的痛苦与烦恼都是由于贪、嗔,这股推动力量而达成,)


鳩摩羅什 ;

鳩摩羅什(梵語)Kumārajīva;344年-413年,東晉十六国时期西域龜茲人,佛教比丘,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譯師。譯著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論》、《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等等。

公元343 年,印度僧人「鳩摩羅炎」原本要到龜茲弘法,卻捨棄了僧人的身份,而遷就於世俗的名利,被尊稱為國師,娶王妹耆婆,翌年生下了「鳩摩羅什」。

公元351 年,鳩摩羅什七歲,隨母出家,依止阿含學者佛圖舌彌,日誦毗曇千偈。

公元353 年,隨母至罽賓,從槃頭達多學中阿含及長阿含400 萬字,神童的名稱傳播各地,罽賓國王對他敬愛備至。

公元356 年,鳩摩羅什12歲,隨母返回龜茲,途經月氏北山時,傳說有羅漢記言: 「如果鳩摩羅什在35歲前嚴守戒律,不破戒的話,將可大興佛法,教化眾生。否則只能成為一個才智敏銳的人物而已。」

鳩摩羅什繼續前往疏勒國,學習說一切有部的發智、六足,又博覽外道經書,如四吠陀經典、五明諸論。

鳩摩羅什精通梵文修辭和陰陽星算。在論辯輸給兩個來自莎車國的大乘師之後,竟然說出「昔學小乘,如人不識金,以鍛石為妙。」的言論來。天才神童,博聞強記,未入法流,卻因少年得志,誤入外道之學,如占相吉凶、修習文藝----等,已經違犯了僧人的本份。面對大乘方廣論說無以自持,轉學中、百、十二門三論及方等經典,進而又在溫宿國駁倒一個極負盛名的外道頭子,譽滿蔥嶺南北。一個年輕的修行人,逐步的涉入了世俗的名聞陷阱之中。

公元364 年左右,龜茲王迎回鳩摩羅什。他的母親卻從此離開他到印度去了。據說當時她因為長久修學傳統教法,精修禪定,已證二果。她對鳩摩羅什的臨別贈言更耐人尋味,「----方等之教,傳之東土,唯爾之力,但於自身無利,其可如何? 」

傳統的教法遵循自利利他的道路,面對不顧自己,只求為弘法而弘法的大乘精神,雖然是母子,也只有默然離去。

鳩摩羅什在龜茲弘揚大乘,聲名逐漸流傳各地,眾所仰慕。鳩摩羅什的師父從槃頭達多原是傳統教法的中心人物,簡直不相信自己的得意門生竟成了大乘法師,於是不遠千里來教訓他、但是鳩摩羅什並不為所動,當時大乘的氣勢可想而知。

由於道安曾向苻堅推薦鳩摩羅什,苻堅求之不得,逐於公元379 年,派遣呂光伐龜茲迎鳩摩羅什。

公元384 年,呂光得鳩摩羅什,命其娶龜茲王女阿竭耶末帝,並賜醇酒;鳩摩羅什破了淫、酒二戒。呂光部隊回程途中,鳩摩羅什又以天文堪輿之學贏得了呂光的信任,聘鳩摩羅什為軍師,每有異象即藉助鳩摩羅什的星相卜算。當時鳩摩羅什40歲,全然不計僧人的身份,只為了大乘東傳不在乎破戒。事實上大乘人為了達成「弘法利生」的目的,殺、盜、淫、妄、酒有時也可以成為不得已的方便。

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須蜜多女竟能以淫慾來熄滅淫慾,其他如本生經中「先殺制賊」的故事,三十三應中「利行同事」的故事,都是大乘修行人寬容偏差戒行的範例。至於擔任軍師、國師的職務,致通使命、占算吉凶----等,在大乘人就更可視為渡眾的善巧權變了。

大乘八宗共祖的「龍樹」就曾投身軍陣弘法,晚年捲入宮廷的糾紛中而喪失性命。面對大乘為法忘軀的精神,卻不能忘了世尊的遺訓- 以正法律為師。

公元401 年,姚興召鳩摩羅什到長安,時年57歲,聲威遠播,慕名而來的學僧竟逾3000人。在那兵荒馬亂的時代,正是精神寄託的所在。當時道安的學眾已經在長安從事翻譯工作,培養了許多譯經人才,對鳩摩羅什的譯經事業幫助很大。此後12年間,共譯出35部294 卷,主要的有大智度論、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經、金剛經、阿彌陀經、成實論、十住毘婆娑論----等。

當時的中國大乘教界是以般若經和法華經最流行,而傳譯法華經更是鳩摩羅什深切的願望,也是他的大乘師須利耶蘇摩的囑咐。於是這部融合了大量印度外道思想,又刻意貶低阿羅漢(毀謗僧寶)的大乘作品,伴著鳩摩羅什如日中天的名聞利養和大量的大乘譯品,不斷的以優美的辭藻洒佈在中國廣大的原野上,欣欣向榮,遍及大江南北。

難怪意氣風發的鳩摩羅什曾自嘆: 「若作大乘阿毘曇,雖迦旃延也不及我。」鳩摩羅什居住在長安西明閣及消遙園譯場的晚年,姚興居然為留下法種又懇請鳩摩羅什娶妻納妾10人,更奇怪的是鳩摩羅什也答應了。於是搬出僧仿,另外建立新家。他常常告誡門人,但取蓮花,莫效污泥;卻反而得到大乘人「出污泥而不染」的稱頌。

儘管姚興在譯經事業上給予鳩摩羅什很大的贊助,最後還是以君王之力再度逼虧其戒行。這與鳩摩羅什常以阿育王、迦膩色迦王為例來勉勵君王,實在差距太大。而鳩摩羅什亦難以自比阿育王的導師「優波鞠多尊者」。

禪律嚴謹的佛馱跋陀羅眼見鳩摩羅什譯述流風,往來宮闕,盛修人事,很不以為然,曾經不客氣的質問: 「你所解說的不出人意,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名望? 」鳩摩羅什只好推說大概是由於自己年事已高,事實上鳩摩羅什的學宗是龍樹的空宗,佛馱跋陀羅則翻譯華嚴,介紹世親有宗,空、有兩宗原本就有所對峙了。

佛馱跋陀羅後來被鳩摩羅什的高足僧契、道恆等擯出長安,幸得廬山「慧遠」迎入江南。鳩摩羅什門戶的優勢,壟斷長安學界的盛況,不難想見。就大乘的立場來說,鳩摩羅什的譯經事業可以說是功業彪炳,千古流芳。

同時因為他的譯述,使得中國大乘教界擺脫了從前「格義」的風氣,不再以中國舊有的老莊思想來解說大乘法,道安、慧遠都深受其影響。鳩摩羅什的譯經成就,奠定了大乘法千年穩立中國、東瀛的基礎,卻也全面阻斷了原始佛法在中原流傳的時空,終致正法隱沒難尋。

鳩摩羅什一生的遭遇,若從大乘的觀點,尤其是從鳩摩羅什所譯出的維摩詰經、法華經的旨意而言,大可以用「出污泥而不染」、「三界火宅中的菩薩」、「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解脫」、「示有妻妾而修梵行」----等的大乘用語加以歌頌。

鳩摩羅什只是一位才智機敏的宗教家,并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甚至连(五戒)也无法守住,娶妻納妾10人的淫僧,杀人如麻的军师,这样的一个僧人值得我们去相信吗?

他所写的道理与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兩回事,他只是在動亂時代的大乘熱潮中,因為君王的爭奪而名聞遠播四方,又因為他的才華和熱心而在中國的譯經工作中,才会在大乘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1:00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03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2】

世间一切万变都是在自然法则规律之中,有些事情,当我们了解真相之后,该做的责任就要去做,有些业,如果我们不去告诉世人了解清楚,反而后果会遭受到更大的破坏。

例如:佛教真相;

我们的头脑是幻觉制造机器,由于内心的空虚与无奈,要寻求寄托与安慰延伸出来的,就会变成各种非常逼真的幻觉,接著人们就会全然的去相信这些幻觉,把假的当成真的。

其实,很多后期的冒牌佛教,他们的理论不会比佛陀所说的教义差,甚至有些理论几乎超过佛陀所说,例如素食、放生、行菩萨道………等等,

我们总不能把这些善举当着是(佛法),我们要了解佛法的本质是今生超越轮回,这就是人的执著所创造出来的妄觉假象,因为人们有了这些先入为主的执著,产生了误解,反而不再去刻印历史的记载,否认历史,情愿把假的当成真的,
一旦人们拥有了这些假的东西,就会再去创造更多的假象,可以说,是活在重度的误解当中。

现在社会很多的骗子都用业障来恐吓人,你怀疑他们的佛菩萨,怀疑他们的大乘经典就要下地狱,不能够怀疑只可以相信,寺庙里的出家人或是义工经常劝人布施、办超渡法会、捐款、点平安灯………等等,说穿了,只是某些人的职业,某些人为了生活、为了利益,而精心设计出来的舞台演剧,他们只是在售卖门票,希望多些观众过来观赏他们的精彩演出。

人类的大脑是很会自我保护,即使做了坏事,总会为自己找理由掩蓋自己的过失,发展出一套对抗外来的攻击系统,也就是说,大脑会试图说服潜意识中的认同,让自己感觉到不是在做坏事,而是为了生存,为了朋友,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种种理所当然的理由所做出来的责任,因此,不应该被列为罪恶的罪名。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他们的良知系统就会有了交代,他们会认为(问心无愧),甚至有一天被捕时,在法官面前仍然不认自己有罪,问他们会不会后悔做这些事情?大部份的人都会说:(绝不后悔做这些事,只是后悔被捉到。)

同样道理;许多的大乘佛教信徒总认为自己没有犯错,他们都在积极地劝人向善,劝人素食,劝人放生,何来罪过?

问题是,如果他们没有挂着(佛教)的名字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他们完全没有了解清楚佛教历史真相,没有了解佛陀的教义是什么?反而在极度破坏着佛陀一生的付出而不自知,把一个可以今生超越轮回的佛教,演变成一个求神拜佛,一个只可以让人寄托与期待的宗教。

这就是人们总是对长驻在身上的东西,会有慢性适应的能力,因此,无论你的亲朋好友或是同一个宗教信仰的佛友,即使他们强词夺理,歪曲事实你都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他们没错,就像在法庭,目的只是要摆脱自己的罪名,不管它事情是否属实,甚至隐瞒真相。

其实,臭味是可以比较出来的,例如:当我们做了激烈运动流了满身是汗,然后去洗澡出来,若是再穿回之前的衣服自然会发觉衣服很臭,但原先我们穿着时却没有闻到任何臭味,同样一件衣服,为何前后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因为,我们早已经习惯自己的体味,现在把身上的臭味洗干净之后就会分别出来了。

同样道理,处事待人也要经常觉察自己对他人的评断是否已经蛮不讲理、不了解真相、甚至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意见、是否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臭味,我们是否能够像洗澡一样,先把自己几十年来的成见衣服放下,从新仔细地把整个过程了解清楚之后,就不会反而觉得洗过澡的别人是很刺鼻的,


玄奘法师:


玄奘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阳);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

陈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唐僧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0岁,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出家后,首先在洛阳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下简称《摄论》),达六年之久。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由於當時的唐王朝剛成立,尚未实现全国性的统一,加上敵人時常在西北地区与唐軍打扙。因此朝庭嚴格限制人民出境,凡是要出国的人须得到朝庭的批准,既得到"通关文牒"(類似今日的護照)。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也就是(偷渡出境)长途跋涉五万余里,这時才二十九岁的玄奘,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

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

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匆忙上路,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太宗接见。

唐太宗深感欣慰,与玄奘并坐问道:(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什么不报道朝廷得知),
玄奘说:(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

太宗回答说:(法师出家后与世俗了断,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
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筴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对中国佛教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玄奘所带回来657部经書,但都是大乘与其他部派佛教的許多論書,完全没有见到有原始佛教经典, 他主要的兴趣是大乘(唯識派)教义,所以対他来说并没有取錯经典,然而,在原始佛教的角度来看,玄奘法师並没有带回真正的佛陀教义回去中国。

当(玄奘法师)回到中国后,把带回来的经典翻译时却说了一句话,他说:(好像不对)。

(玄奘法师)开始怀疑他带回来的经典了?也许他发现他所翻译出来的经典并不是记载佛陀当年所教导如何修行的方法与过程,而是记载一大堆与佛陀毫无关系的神话故事与佛菩萨,这些佛菩萨在佛陀一生事迹里面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甚至历史上根本就无法查询这些所谓菩萨人物的存在,完全是虚构人物。

错误的最大原因是当时(玄奘法师)完全没有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才会误将后期的大乘佛教带了回去中国,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那烂陀佛学院虽然是世界第一所佛教大学,但是在(玄奘法师)到达印度时已经是进入密法初期,當時原始佛教已经在印度北部渐渐消失,其主要中心是在斯里南卡,而玄奘已经走到靠近当年的狮子国(斯里南卡),佛陀原始正法一直都在那里传承著,就是没渡过区区60多公里的保克海峡,不然的话,中国佛教历史就要改写了。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1:04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07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3】

读书需用意,读书最重要的就是(不读死书),学佛亦复如是;

佛陀教导我们的是(六根)接触(六尘),但是现代很多的学佛人却是(六根接触文字)而不是六尘。

所谓(六尘)就是外缘,只有用我们的六根接触外缘才能够让我们(五蕴)产生效应,绝对不是用头脑在幻想,我看很多的学佛人,我们只要跟他们谈论佛法,他必定是搬一大堆的文字来讲解,至于现实生活中的外缘问题反而好像完全扯不上关系,试想;
这些佛学文字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

文字里头能够让我们体悟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常、无我、苦的滋味吗?

我们修行、我们生活所要面对的到底是佛学文字的问题?或是外缘的问题?

如果我们所学的佛法不能够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烦恼,只能够从书本里得到安慰,那么,这些佛法属于自欺欺人吗?

佛陀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六根接触六尘)就是依法,难道六根接触文字是佛陀的教法吗?

其实,佛法体悟就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所有我们所说出的文字表达都是经过头脑编辑后都是失真的。

我善意的劝告大家,除非你想成为佛学研究生,或是佛门书呆子,否则,佛教经典用来参考就好了,因为,佛教经典里的每个字都是佛教经典作者(不见得是佛陀)或譯者的表达方式,而(体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无法用文字精确的传遞的,太执着字义或文句就会变成鑽牛角尖,不但不能离苦解脱,反而会堕入另外一个陷阱里。

而且佛教经典只是后人把佛陀所说过的话转化成文字,就像爷爷说故事给孙子听,主要是让孙子从故事中领悟出道理,而不是埋头研究故事里的字句,而误解了爷爷的意思。

我们打开(杂阿含经)可以看见里面讲述都是佛陀当时所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看佛陀如何面对以及教导,其用意是启发我们的智慧以及觉醒问题,现在已经相隔兩千五百多年,时代不一样了,我们总不能拿着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现实生活对照,我们只要理解其中的含义而不是要跟当时的情况一摸一样,但是偏偏许多人却死在文字障里头。

佛法的本意是超凡智慧,而这些智慧是来自个人的内在体悟,

修行注重个人的体悟与觉醒,更加注重内在的心法,我们一定要理解清楚,而且修行与解脱是我们个人的内在问题,而不是抄袭别人的答案,把经典里的答案套进自己的概念里,

要知道,答案是需要某些条件组合成立而生,问问自己到底知道这个答案是什么因缘条件成立而生吗?或者只知道文字,其他的一概不知?
当然,我并不是说完全不要了解经典,经典只是给我们一个指南方向,知道就可以了,即使我们再读一百篇甚至一万篇,它仍然是这样,就只是记载的文字,没必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里面的文字,我们从经典里主要的是知道正确的方向,往这个方向走就不会迷失,甚至远走越远。

发现有些人学佛几乎每一个字都要对照经典,那是小学生的教法,我们小学已经毕业了,还要拿着小学教科书,当发现稍微有点不符合时就跟人讨论?
(你说的东西书里面没有的)?

读书需知意,如果要对比的话,你永远还是小学生,你无法毕业。

我接触很多泰国的高僧讲解佛法,他们开示只是借用经典来引导,假设;今天讲的课题是(无常);
然后就把重点都是讲解在现实生活中的(六根接触六尘),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我们要如何去面对,这才是修行而不是读死书。

同样道理,当我们接触佛法时,不妨问问自己,我到底是六根接触六尘?或是六根接触文字?至于这个问题自己慢慢去反省好了。


初期大乘佛教经典;

般若经;

在许多大乘佛教经里,(大乘)Mahayana意譯成(摩訶衍)一词,最先出现在般若经,这个意谓(般若经)可以看作大乘佛教开路先锋。

(般若经)是(般若波罗蜜经)的简称,若加上(摩詞)就叫(摩詞般若波罗蜜经),这种称呼为数不少,(摩詞)是Maha字的音譯,意谓(大)。

(般若)是prajna字的音譯,也意譯作(智慧)与(慧)。通常,它既非分析,亦非综合与理论,而是直观性的认识与体验。

(波罗密)是Paramita字的音譯,该字源于Parama—Parami,加上ta就被当作抽象名词,因为意指最上等和完全,故意譯为(完全)。
但在中国和西藏都这样解说Para + i + ta ,
Para是指彼岸,i 是指(去)和(渡)的意思。

所以,此字被当着(渡彼岸)、(到彼岸)、又简称为(渡)。

般若波罗蜜就有兩种的解释;
(1)智慧的完成,
(2)靠智慧到彼岸。

(般若经)的类别非常多,光是汉譯本就多达四十多种,还有梵文本与藏譯本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小品)与(大品)兩者都叫(摩詞般若波罗蜜经)。

所有(般若经)所提的思想或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点;

第一是(空)Sunya Sunyata的思想,若从存在论与认识论方面说,空是(没有实验);若是从实踐上说,空是(不执着),(放弃执着)不论那一类,反正都连贯严格的否定。

部派佛教中最大的实力者说一切有部,它虽不是单纯的实在论,却很强调法的实有。它用自性Svabhava或自相Svalaksana这个名词来彰显,而不把其他事物看作必要。它本身意谓存在的东西,

(般若经)首先高声宣称它的否定性。于是,才采用(空)这个名词,本来这里所谓空,乃是相当直观性的(有些学者称它神秘主义)东西,理论的说明则非提到(龙树)不可,而这里所谓自性的否定,亦即无自性nihsvabhava,无自性的论据是缘起pratityasamuitpada,则一点一点在进行中,换句话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条件成立而生,合久必分,缘起缘灭,期间不认同独立性质存在。

(般若经)所说的六度波罗密 =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然而,所谓的(布施)与(布施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布施即是给予,把东西给与某人,通常都考虑给与取,给予之后会得到什么?是有目的的付出,利益交换价值,当然也有人不考虑会得到什么。
而布施波罗密所说的布施心态,没有布施者,没有接受者,没有布施任何物品,只要缺乏其中任何一项心态,布施波罗密就无法成立。所以布施者不能向接受者提出任何条件,或期待他回报,三者合成才能成立布施波罗密,叫(三轮清静),其他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也都要保持这个心态才算是波罗密。显然,这些贯通(空)的思想。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1:07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10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4】

武俠小說裡,要成為武林盟主就必須打敗天下無敵手,因此武林高手浪跡天涯,為的就是要找高手比試武功,好知道自己的武功到達何種境界,
同樣的,修行亦復如是,

道理誰都懂,都會說,甚至可以說的頭頭是道,可是真正遇到困境時,修為到不到家,是否成為刀下冤魂?或是真正看清真相,超越當下,即可見真章,因此,天不從人願,是修行者最好禮物,是一步一步邁向超越的階段。

其實,凡事會讓人陷入苦海,讓人無法自拔的主要因素是我執,是自己,倘若能夠放下(我)的存在,苦也將消失了,

例如:當我們看到路邊有交通意外發生,有人受傷了了,你會痛嗎?車禍裡有人死了你會傷心嗎?隔壁桌子有人手機掉在地上摔壞了,你會心痛嗎?
是的,我們會同情,會升起憐悯之心,但是不會感到切肉之痛,因為受傷的,失去親人的,摔壞的手機不是你或是你的,沒有(我和我的)存在,就感覺不到痛苦,

同樣道理,困境來了,若我們視自己為主角,承擔了其中的苦礎,我們就會演的很痛苦,會有很大感觸,若我們把自己位置跳出來,扮演這場戲的觀眾,從這個角度去看事情,就不會陷入情境中,更不會有痛苦,也才能從當下困境中衍生出智慧。

如果我們不能观察到自己内心的期待,总是和外缘实相有所差落,那么,随著时间的推进,我們的苦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一个人全然地体悟过人生变幻莫测,受尽人情冷暖,最好能看清一个实相,幻觉是快乐之所在,也是痛苦的源头。

近来有网友写信息以及在网络文章里问我:(Jack ,我活得很苦,到底要怎样才能离苦?)

其实,我们的身体和潜意识,甚至佛法所說的(六根接觸六塵),只知道什么是(痛),而没有(苦)的认知。

如果我们有觉知就会知道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苦)这个东西,只有我们不敢面对困境或无法承受失落的事件时就会产生苦,说穿了,所谓的苦,只是大脑制造出来的焦虑与恐惧。

人生其实很简单,障碍无所不在,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某些我们要避重就轻或逃避的问题并不见得是苦。

例如;太阳太热我们拿着雨伞遮住猛烈阳光的照射,台风太大就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切都是自然的,
人可以活得很简单,但是所有生物里唯独有人可以活得很痛苦。

事实上,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苦的存在,人们的苦都是来自心灵上的空虚、无聊、寂寞,再彻底地说,都是来自无知。

苦是我们大脑制造出来的幻觉,看不见,摸不到,却真实地折磨我们,我们的潜意识,根本就不懂那些(抽象头脑制造出来的苦)。

例如;过去、未来、期待、落空、失望、面子、尊严、名气、地位………等等,潜意识只知道痛,是那些真正身体被攻击感觉到的痛,它可以给我们震撼、惊慌,使我们血脈沸騰,心跳加速,随时准备反抗或逃避的状态,然而,面对那些大脑制造出来的苦,面对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敌人,潜意识根本就没办法找到具体的目标与对手,它只知道大脑传达给它焦虑和恐惧的信息,开始坐立不安,心乱如麻,所有备战的动作都要做好,以及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与期待,但就是不知要如何打败或挽救那些大脑制造出来的未来、破产、面子、尊严、失败………等等抽象的苦与敌人。

其实,苦只不过是一个心理上的阴影,而这个阴影需要我们去相应它才会产生效应,例如:有人天生残废,但对他来说残废并不算是苦,而另外一个人却是因发生意外而残废了,起初的时候这个打击对他来说比死更痛苦,也许十年后,他又不当一回事了。

苦!只要我们越在乎它,它的威胁能量就会越显得明显,我们只要遇到困境与挫折时,不要刻意将苦加工深度或扩大、不要与别人比较,不要去执著它,然而你只要静心观照,你会发现,所谓的苦,它根本什么都不是,它只是大脑制造一大堆让你觉得寂寞无助的幻觉,使你茶饭不思,寝食难安,驱使你成为它的傀儡。


维摩经;

藉著(般若经)所说的(空)思想而到达理想境界(涅槃),凡夫始终在迷惑苦恼下生死轮回,佛陀教示世人不要拘泥这些,不要把它当作执著对象,反之,世人每天要在日常生活里实踐涅槃,这就是空的实踐,也是菩萨精神的慈悲行所施展的场所,其间既无出家,亦无在家等区别,毋寧说,这里还否定出家,反而称赞在家,这种经典终于问世了,而这正是真正的大乘佛教。

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是(维摩詰所说经)简称(维摩经)。

这部经典的梵文本尚未找到,但在后期的其他梵文本中却曾引用(维摩经),

(维摩经)的舞台在毘舍离的街上,在古印度时代那里叫做毘耶离,汉譯为广严城,原来是李加维族的首都。

(佛国品第一)开头说,佛率领八千位比丘,和三万两千位菩萨出场,他们先围繞佛陀唱赞歌,接著开始讲经。
这一品说出佛国土,菩萨净土的普遍行,尤其那句;(心净则国土),指示佛国土随时都现在眼前,只要心底清静的话;之后舞台又变了。

(方便品第二)才让本经主角维摩(维摩詰)现身,直到以下(见阿閦佛品第十二)为止,也就是这部经典共有十四章的大部份都属于维摩詰的独占舞台。

第二章稍微介绍维摩居士,他是一个十足的世俗人,有安定事业和资产,偶尔也涉足游戏与酒食场所,他对大乘佛教的人了解深入,体悟与实践都非同小可,尤其,擅用方便救度众生,他以患病为藉口,招来一群探访者,于是,他向他们讲解佛法,(维摩经)的文学特性,便从此逐渐展开,呈现多姿多彩。

(弟子品第三)终于揭开序幕。

维摩躺在病床上,佛陀吩咐首座高徒舍利弗去探病,不料,舍利弗以前曾经被维摩駁倒过,便向佛陀实话实说,谈起当年双方交谈的经过,于是向佛陀辞退,不敢再去。

佛陀只好吩咐目键连尊者去,谁知目键连尊者也不敢去,原因跟舍利弗相同。
接著佛陀又依序命令大迦叶、须菩提、富楼那、大迦旃延……………等十大弟子,他们的情况跟舍利弗完全一样,曾跟维摩辩论过一场,结果都被问住,以致不敢再去,纷纷向佛陀辞退。

以上十位是佛陀十大弟子,佛陀在世的时候,他们的地位僅次于佛陀或可跟佛陀相提并论,在原始佛教是佛的代行人。
他们全部吐露自己有过难以啟齿的往事,也都吃过维摩的苦头,这段内容表示维摩这位在家佛教徒,对于大乘的领悟,远超过原始佛教。

(不思议品第六);

舍利弗跟文殊一起来,发现房间内没有椅子可坐,心生纳闷之余,维摩看破他的意思,便问舍利弗说:(你来是为了求法,还是找椅子呢?)
舍利弗回答说:(我来求法,而不是找椅子。)

于是,维摩再详述求法的意义,同时下结论说:(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之后,维摩表演不可思议的功夫了,他大显神通,从须弥相国运来三万两千张椅子,数目龐大,完全放进房间里,一点问题也没有,真是不可思议。

不料,更不可思议的是,那群早已获有神通的菩萨都不能上座,像舍利弗等一群菩萨都发觉椅子太高,爬不上去,于是,维摩说你们要礼拜须弥相国的须弥灯如来,果然他们礼拜完才能纷纷爬到椅子上就座了。

(观众生品第七);

这时出现一位天女,其间也有一段文学敘述;

天女将天华纷纷散落在众菩萨和佛弟子身上,不料,这些天华落在菩萨们身上时马上掉了下来,但落在佛弟子身上却落不下来,即使佛弟子用神通也无法落下天华,天女问舍利弗说:(为什么要把天华落下来呢?)
舍利弗回答说:(天华不宜戴在比丘身上,)

之后,天女与舍利弗展开一段对话,其间,舍利弗在天女大展神通下居然变成女人身,在反复问答之际,结果降伏了舍利弗不做凡夫的傲慢心,继而教誡他什么才是真正的觉悟。

在后来諸品里,彰顯(维摩经)的重要旨趣,更用最著名的(入不二法门)来反复说教,不二法门指出佛教开悟的最高峰,所谓唯一或绝对的教法何在?怎样才能得到它呢?这项主题在这一品里戏剧性地描写出来,这项问题是维摩提出来的,让諸位菩萨逐一回答。
说完这种入不二法门时,群众里五千菩萨全部进入不二法门,而得到无生法忍。

在(佛道品第八)里,维摩说出著名的诗句;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无不入是生。
法善以为妻,慈悲心为女。
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这一来维摩显然凌驾在所有佛弟子之上,而(维摩经)大大方方坦述出来,由此可见在家佛教徒在大乘佛教里享有崇高的地位。

其实,只要了解佛教历史,这些经典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假的,大乘佛教的出现是佛陀灭度后350年~~600年,舍利弗的年代根本就没有大乘佛教。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1:11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13 編輯

《印度佛教歷史介紹25》

有些人他會把自己該做的責任寫成一部劇本和框架程式,然後,他就會勇往直前,要把心中這個角色的戲份演得淋漓盡致,這個框架程式的角色可以來自內心的創傷或是他人的期待,也可能一輩子都在辦演同一個角色,可能就是長期支撑他的意識框架, 使他活下去的意義和動力。

也許,人活着必須要有這樣的意識支撐才覺得有意義,只是每個人的框架不同,每個人的崩溃點也就不同,當我們在極端脆弱時,或在孤獨無挽的困境中時,我們的本能會找一個生存的支撐點讓自己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正常的。

這種情況就像我們意外扭傷了腳,暫時需要拐杖支撑着走路,但是當扭傷腳已經好轉就不需要再使用拐杖代替雙腳走路,這些支撐我們度過難關的我們不能夠一輩子依賴它,終究我們,需要站起來靠自己的意志走完這一生。

這是一件真人真事,我曾經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單親媽媽協助會)裡認識一位單親媽媽,她的丈夫因為誤交損友染上了賭博,好賭成性得欠了滿身債,結果被債主逼得走投無路跳樓自殺死了。

但是事情並沒有這樣而結束,那些債主仍然派人上門跟她討債,撥漆,恐嚇,讓她活在恐懼,無助,走投無路的生活裡,她還要撫養三個小孩,她真的沒有能力面對這些困境和壓力,在絕望的情況下選擇服吃安眠药自殺,幸好,三個孩子放學回來發現及時叫救護車救回她一命。

她躺在病床上慢慢地睜開眼睛,第一眼看到三個小孩流着眼淚無依無靠的眼神望著她;
(媽,妳醒了…………),
(媽,妳不能死,我們不可以沒有妳………………)。

她開始感到內疚,她對不起孩子,她流着眼淚說:(孩子,媽對不起你們,媽以後再也不會把你們丟下………………),
她抱住三個小孩哭成一團,這三個小孩的無助和傷心讓她有了生存的動力,有了目標,有了責任活下去,這三個小孩變成她生存意義和代價,也形成

她意識框架的主要支撐,這個時候,如果她是為自己而活,她根本找不到理由和活下去的意義,然而,如果她是為了孩子而活,她卻可以產生不可思議的生命力,就這樣,她憑着孩子給她的支撐在十年后,她不僅把孩子都撫養成人,她也把債務全部還清。

這時孩子年齡已經長大了,兒子已經出國讀書,另外两个女兒也準備要嫁人了,她卻突然感到一種孤獨和不安,她無法承受過去那個讓她支撐的力量現在已獨立成熟了,她懷念和三個孩子同甘共苦,相依為命的日子,她無法接受自己即將成為孤獨,寂寞,於是,她開始要求孩子不能那麼早就結婚嫁人,不然就不能搬出去,要求孩子不能夠把她丟下,不能夠離開她,她開始罵孩子忘恩負義,罵孩子不懂,慈鳥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義的道理。

當孩子不從,她開始對孩子產生懷恨,接著她開始生病,因為潛意識地想生病,如此,孩子才會心甘情願地回來照顧她,
几年後,她的假病變成真病,她被檢查出得了癌症,臨終前,三個孩子都守在床前跟她道別,她才醒悟;

原來,孩子對她的愛一直都在存在,
原來,過去那些支撐她勇敢活下去,給她無比力量的小天使一直都在,只是他們都成長了,雪白的翅膀都從背後長了出來,他們也必須擁有自己的人生,飛翔自己的天空,總不能一輩子依賴母親,

她開始回憶她的一生,從結婚到現在,她體悟到,她從來沒有失去這几個孩子,只是她的階段任務已經完成,就應該支持他們去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因為自己的空虛寂寞而把他們當着自己的洋娃娃,

她整個人醒了;
原來,一直以來支撐她的,卻也是害她崩溃的是同一個東西,然而,她之所以會崩溃,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她自己錯誤認知和妄想,
她妄想孩子們就是她的人生,就是她的全部,她以為她的付出所得到的回報就是孩子永遠都不離開她,對她的人生才是理所當然的,永遠抱著這三個孩子就是一生幸福。

其實,
人生,就是不停的换角色和场景,演完一齣又一齣,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
该放手时,
洒脱地放手,是最美的演出,
该下台时,
豁然地鞠躬下台,是最成功的句点。

原來,人生要活得自在,就是不去要執著內心深處那個支撐點,當我們真的超越那個支撐點,崩溃點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你認同佛陀說的(人生是苦),那麼,占一半以上的苦,是來自你無法接受無常。


華嚴經

華嚴經的正式名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两種漢譯都是相同的名稱,但一種有六十卷,另外一種有八十卷,前者叫(六十華嚴),後者叫(八十華嚴),也有藏譯本。

梵文本現存(十地品)與(入法界品),在以上两種梵文本中(十地品)又有另外不同名稱的譯本(漸備一切智德經),(十住經)和(十地經),而(入法界品)有廣充起來的漢譯本,仍然取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共四十卷,故簡稱為(四十華嚴),這部經也有不同的譯本,在龍書所著(大智度論)裡則以(不可思議解脫經)的名稱出現,除了以上两章以外也有不少相當於漢譯的異譯單經。

由此可知,不論(六十華嚴)也好(八十華嚴)也好,所謂的(華嚴經)乃是古代一部份單獨散亂地組成,期間各自發展,最後才歸納成一部經典,從這種經典組成的情況,正是一般大乘經典的來源,甚至(般若經)以及下一篇文章要介紹的(法華經)亦复如是,

顧名思義,華嚴經的文章果然是莊嚴華麗,颇有狀觀的規模與內容,說話的場所從地面到天上,再由天上往上昇,最後回到地上,共有七個說法場所和八會。

自古以來,世人以為(華嚴經)是佛陀開悟之後,把開悟的世界與內容直接表示出來的東西,我把(六十華嚴)若而介紹一下,

第一會(1~2章)是以摩竭陀國的寂滅道場為舞台,當佛陀大徹大悟時,那裡彷彿金剛似地清淨與莊嚴,
當地的莊嚴再用許多言語來修飾,這位佛跟教主( 昆盧舍那佛)是一體,坐在獅子座上,但是,他的身體卻遍在一切道場,而這個狀況說明華嚴思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一)是什麼?

以普賢為首的諸位菩薩,金剛力士,諸神,諸王,天子,天王,由天組成的三十四眾都在讚嘆佛的正覺,佛放出光明凸顯蓮華藏世界, 十方有無數的世界海,每個海上都有如來,尤其普賢用盡言語說明蓮華藏世界的莊嚴狀況。

第二會(三~八章)是以摩竭陀國的普光法堂為舞台,共設六章都談到信的內涵(十信),前面三章提及所信的果(身口意),後面三章談到信本身(解行證),還有不時出現(十)這個數字,幾乎一切事物都歸納在(十)裡面,依據這個情況說,(十)是圓滿的數字,籍此展現無限性與完全性,文殊師利在這個集會上很活躍,大談苦集滅道等四諦, 叙述非常深奧的法義。

第三會(九~十四章)的舞台上昇到天界,這時,佛在須彌山頂,也就是在忉利天,但是經文說;
世尊用威神力起座,上昇須彌山頂,邁向帝釋宮。

總之,(華嚴經)有無比寵大的構想,整部經典依據這套壯觀的規模,讓人覺得它是諸經之王,

中國信徒依據它而樹立華嚴宗,這支學派或宗派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擁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它有一部份在奈良時代傳到日本,成為南都六宗之一,十分興盛,東大寺算是他們的總本山,大佛是毘盧舍那佛,而不是釋迦牟尼佛。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1:14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17 編輯

《印度佛教歷史介紹 26》

如果我們能夠用(覺知)的心態來看清世間真相,包括我們的成敗得失,人情冷暖,再深入體悟到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牽連著一連串的前因後果因緣組合,我們根本就不會再去迷信求神拜佛尋求幫助。

覺知,可以憑著每個人的人生經歷與智慧而分層次,簡單介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最基本的覺知,是覺察自己在做什麼,說什麼,或想什麼。

早幾年前,我認識一間餐館,是一位名廚師開的,他廚藝的確很好,色香味具全,只是,當他的生意有相當成就時就開始有點驕傲的態度了,餐館每天都高朋滿座,預訂的也有,在門外站著等位的也有,他開始挑剔客人,對一些便宜訂單有不滿的語氣,還說這些便宜普通的顧客妨礙著他的座位,就這樣他的顧客開始漸漸地減少了,之後,這樣的態度還被一些顧客在網絡傳開了,被人評擊,生意一落千丈,接著還欠了許多債務,當他真的走投無路時,到處求神拜佛,找風水師改風水,改運,希望中傷他或評擊他的小人可以少一點,不辛的是,即使他已經走上絕路,仍然搞不清楚問題的源頭和關鍵點在那裡,最後只好關門大吉。

没有覺知的人,永遠不知道什麼是自知之明,
没有覺知的人,永遠無法看到自己愚蠢的一面。

第二層次的覺知,是可以覺察到自己是否被某種習性控制著,去做一些自己沒有意識的事情,例如;習慣性批評他人,情緒化反應,或持續做一些固定模式的行為。

第三層次,我們的覺知可以穿透過去和未來的因果軌跡,也就是說,當我們察覺到驅力正在逼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當下,我們可以連結到(過去的因)和(未來的果),我們可以覺知到曾經過去做過某些妄行,而得到的苦果和痛苦的代價,了解當下,如果我們又再次去做某些妄行,未來也會承受同樣甚至更大的苦果。

當我們擁有這種看透因果的覺知力,我們就會有更強大的智慧和遠見,跟腦中裡的習性和驅力抗衡,進而去管理它們,甚至修改自己的意識和妄行,把一些違背因果的習性和驅力修正或刪除,成為真正的覺悟者。

有網友寫信息给我说:(Jack,我自從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我了解到什麼是覺知,我以前的脾氣很大,總之遇上不顺景的事情就會發脾氣,從来没有去觀照過事情的源頭,现在已經改善很多了,任何事情都必定有它的前因與後果,发脾氣根本就不能夠彻底地解决问题。

另外有網友寫信息跟我说:(Jack ,我以前很喜欢賭錢,只要身上有錢就想着要赌,没錢也想借錢來赌,我覺得人生如果没有赌,根本一點樂趣都没有,我雖然欠人滿身債,但是這種習性已經使我無法自拔,儘管我都已經覺察到自己的賭瘾和習性不停地驅使自己,折磨自己,但我仍無法擁有堅定的意志去抗衡。

這就是業力,就是輪迴,不用谈生死輪迴,光是我們每天活着都在被習性牵着鼻子走,逼我們陷入许多迴路中,讓我們无法逃避更無力抵抗地像奴隸般,每天演出同樣的戲份,扮演同樣的角色。

如果我們無法逃脱内心的驅力廻路,那麼,我們的人生只能在這種毫無意義的轮回中耗损殆儘,說實在的,還有什麼意義呢?

學佛的意義就是要我們去覺察并用覺知力去管理或修正,甚至删除那些長久以来奴役我們的驅動習性,我們才算是真正的修行而不枉此生,習性的牵引是一個我們看不見,但可以决定我們一生且力量大到不可思議的魔掌。

剛開始,習性的起點只是一個小小的快感,或是微不足道的起心動念,然而,只要我們没有覺知,這個小小的快感或妄念,就會透過我們的妄想,透過我們的付诸行動,在我們的大脑里形成一個快感的迴路,接著,當我們對快感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們的心瘾,我們的心魔就会越来越强,最後,就架構出一個强大的驅力迴路,開始用各種方式来誘惑我們,去按照它的欲求,去尋求更大更多的快感,漸漸地,這種累積就會變成我们的業力。

人生在世,其意義和目的不在于我们曾經擁有過多少,而是在于體悟人生過程中修正了多少習性,其實,我們貪求執着的榮華富貴,都是這個地球上不增不减的材料製造出來的。

這個世界一直都是用同樣的材料,制造出多姿多彩的角色和場景,讓我們不停地在玩着貪嗔游戲,說穿了,一切都只是游戲,既然是游戲,就表示你我什麼都带不走,因為你我都和其他的生物,甚至一切物件都是用地球上的材料做成的。

那麼,這個宇宙為什麼要製造我們?又為何要讓每個人都有欲望,有追求,有得失,有歡樂,有痛苦,讓很多人貪得無厭,不擇手段,而要去完成自己的夢想?以及满足自己的欲望?

其實,宇宙法则最终的目的,是要教導我们看清世間實相,我們和這個世界是容纳一體的,我們的貪得無厭,我們的不擇手段,我們的慈悲为懷,甚至我們的成住壞空,都是组合這個世界的一部份,

例如;
當今社會很多人想要赚钱;
於是就有了經濟發展和贸易組織。

很多人都想满足口腹之欲;
於是就形成了供應食品的體系以及提升烹任水平。

很多人想高官厚禄;
於是就形成了爭權奪位,明爭暗鬥的官場鬥爭。

当我們能够看清這個红塵世間的真相之後,我們自然就會領悟到,我們在這個世界要接下什麼戲份,扮演什麼角色都是由我們自己来决定,我們可以扮演知足長樂的美满人生,也可以從美满人生演變成四面楚歌,甚至走投無路,只要我們違反了自然法则,違反了因果定律,因果定律就會讓我們所造作過的一切行為承担後果。

總之,今天你所做的一切,就是你日後的際遇。



法華經;

法華經有不同的版本,有梵文版,藏文版,漢譯本,梵文本也有許多種類,大體可分為尼泊爾本,西域本,漢譯除了正法華經,妙法蓮華經,添品妙法蓮華經三種以外,尙有一部異譯本。

這些法華經裡面以(鸠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可以說首屈一指。

(妙法蓮華經)裡面有幾品,將佛陀講經說法形容得天崩地裂,大地震動,身體發光,讓大家見識一下,至於而其他的,就不再介紹了。

(序品第一)提到佛在王舍城靈鹫山,有比丘一萬二千人,修學中與修學完畢者两千人,比丘尼六千人,菩薩八萬人………………佛進入無量義處三昧裡,花從天降,大地震動,大眾一直注視著 佛,佛從眉間白豪相放出光明,照亮東方一萬八千世界………………

(見寶塔品的十二)…………
佛依據多寶如來的誓願,打算集合佛的分身,眉間的白豪相發出光明,照耀十方諸佛………………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佛預告一群菩薩的央求,告知這個娑婆世界會有多如六萬恆河細沙的菩薩出來講法華經,此時,大地裂開,只見無量百千萬億的菩薩同時湧出來,眾多菩薩從大地出來,走向多寶如來與釋迦牟尼佛並肩而坐的塔處,同聲讚歎……………………

我們從佛陀一生的事蹟裡,可以了解佛陀是一位拥有超凡智慧的生存高手,即使後期的大乘佛教经典再怎样神化佛陀,他仍然是一個人,一个需要吃飯,需要睡覺,需要飲食起居的正常人,並不是一個腾雲驾雾,呼風唤雨,身體會發光的神仙,

以上(法華經)所描述的數萬菩薩眾,在佛教歷史裡面,甚至世界歷史裡面一個也無法證實他們到底是誰?這些人物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是虛構人物,神話故事。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0 11:18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20 編輯

《印度佛教歷史介紹 27》

有一位出家不久的比丘去請教一位元老說,他很努力學禪修,但是日復一日的精進卻毫無進展,最讓他感到困擾的就是,當他試著努力去放鬆時,反而讓自己變得更緊張,當他越集中精神去壓抑散亂的雜念時,雜念反而越多,請教元老該如何才能擁有平靜的心,

元老就以當年佛陀所說的怎樣調西他絃(西他是一種印度樂器,類似吉他)的故事作為比喻。

元老說:(弦音最美妙的是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要中道與平衡,這就是最美的)。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禪修正是如是)?

元老回答說:(是的,同樣道理,你必須調整心的緊和鬆,慢慢地達到中道和平衡,你要知道,你不可能擁有一個固定平靜或平穩的心,你只能讓自己處於一個中道與平衡的狀態,這就是中道。

其實,人生亦復如是;我們根本無法擁有固定平穩的幸福,我們只能夠從體驗或發現幸福的存在。

當一個人還未懂得看清世間真相之前,他不可能停留在同一个层次日子久了,仍然会感覺到幸福。

有句西方名言說:(人生是一座橋,我們只能經歷它,卻不能在它上面蓋城堡)。

當我們看清世間真相,了解佛法所說存在的意義,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當下,也就是說,没有前世,沒有來生,只有獨一無二的今生,人生只有這一次,我們就會更懂得珍惜當下體驗到的一切,無論我們認知到的是好壞善惡,成敗得失,都是無價的人生體驗,

許多人把自己的(幸福)以及生存價值定位在某個標準,或是某類事情,例如;

商人會認為;
除了賺錢再也沒有任何事情是所謂幸福的,人生唯一的價值就是賺錢。

家庭主婦會認為;
除了家庭可以讓她感覺到幸福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事情會比得上家庭幸福。

賭徒會認為;
贏錢就是天堂,輸錢就是地獄,除了贏錢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讓他感覺到是幸福和快樂,但是俗語說,十賭九輸,通常賭徒都是活在地獄裡的日子會比較多。

有智慧尋找幸福的人會了解到,人生所謂的(幸福),並不是指固定某一個心愿達成,或是完成某些事情就是幸福,人生是(因緣期限)的旅途,
(因緣)是不停的變動,
(期限)是隨著時光逐漸流逝,

我們不能期望或經歷了甚麼因緣,體驗過什麼事情之後,我們的內心感觸就會消失,相對的,即使我們擁有幸福快樂的因緣,我們也只是短暫性的體驗和使用,與這段因緣相處的每一寸時刻,當我們和這段因緣的期限用完了,它就會離開,隨之消失,

假設:我們的肉身還有三十年的使用期,那麼,我們就還有三十年的因緣期限使用,每分每秒,每個當下都是因緣聚散的現象,或許接著下來的因緣不再是因為事業有成而感到幸福,可能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另一個領域,讓我們發現,原來我們不一定是因為事業有成才算是幸福,因為(幸福)裡包含很多我們從來沒有體驗過的事情。

有一個窮困的流浪漢,在天橋底下發現一個棄嬰,這個沒有家庭,沒有家人,沒有錢的流浪漢,決定把棄嬰帶了回去,他付出一切地把棄嬰撫養長大,雖然這孩子不是他親生的,但两人相依為命,情同父子,只要分開幾天两人就會互相思念。

從他抱起棄嬰那一刻,他體驗到他的人生幸福裡,並不是自己一直以來所期望每天有飯吃就滿足的感覺,許許多多從來沒有過的快樂和喜裕,讓他從來沒有感觸到的使命,讓他百感交集,讓他感覺到自己原來也有偉大的一面,讓他找到另一種幸福。

因此,人生到底有多少幸福?有多少快樂和價值?不是我們用頭腦可以想象到的,

當我們遇到挫折,生意失敗,失業,甚至跌落人生谷底時,就以此為是人生的全部,那才是最大的消極與損失,其實,幸福無所不在,人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旅途,我們不能擁有什麼,我們只能順應因緣不停地體驗,相對的,就像我们坐在長途列車上,我們可以看到窗外的風景迷人,但我們不可能永遠停留在那裡欣賞風景,即使那段風景讓我們留戀萬分,我們只能繼續往前走,繼續經歷人生,直到終站(因緣期限)用盡,從人生旅途畢業為止。

全然地體驗我們的人生,就像我们在禪修時,心無掛念的狀態而得到平靜和安寧,需要的都是中道和平衡,就像弦不緊不鬆,弦音才會美妙,四氣調和,春秋才有怡人的清風明月,隨遇而安的境界。

當我們很久没有感受到幸福,我們不妨去回憶一下我們曾經幸福快樂過的日子,

當我們又嚐到日子裡的苦果,遇到挫折,那是正常的,我們不妨讓自己的心境回到中道,回到平靜的最初,沒有甜也沒有苦的時刻,我們的人生就不會走向極端,我們才能全然地體悟到;
嚐盡人間百味,
還是清淡最美,
看透世間繁華,
還是平淡最真。


(唯識說)

解深蜜經,大乘阿毘達摩經,是中期的大乘佛教,它們首先提到唯識說Vijnanavada,接著有彌勒Maitreya,之後靠(無著)Asanga,和世親,天親Vasubandhu,來集其大成。

關於彌勒有两種說法,
(1)把他當著歷史人物,確有此人,
(2)把它當著未來佛,而今住在兜率天,但两種都不明確。

至於世親,天親的年代也有两種說法,
(1)320~~400年前後,
(2)400~~480年前後,
其中有人主張(世親,天親)两位,因為無著是世親,天親的哥哥,所以,依據前者來推斷他應該在310~~390年前後,若依據後者推斷,他可能在390~~470年前後。

有一位叫陳那Dignaga,在五世紀初非常活躍,他進一步發揮(世親)那本(唯識二十論)的理念,而著作一本(認識的對象考察)Alambanapariksa漢譯為(觀所緣論),,這一派系叫做(有相唯識派)Sakaravijnanavadin,傳到無性Asvabhava450年~~530年左右,和護法Dharmapala,530年~~561年,便在那爛陀寺認真研究和學習,

後來護法有一個弟子叫(戒賢)Silabhadra,529年~~645年,也在那爛陀寺當住持,不久中國(玄奘法師)來向他學習,回國後,便把其他學者對(唯識三十頌)的註釋見解和批判譯成漢文,而叫做(成唯識論)。

中國佛教徒依據它建立(法相宗),它在中國獨立發展 ,結果使(護法)的攝論宗埋沒了,之後(法相宗)經由(道昭,智通,智鳳,玄昉)等人傳去日本,到奈良時代興盛得很,而這個傳統被奈良諸寺所接受,到了江戶時代就出了不少優秀學僧,這門學問仍然傳到今天。

(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的大差別,在於雙方處理阿那耶識的態度不一樣,前者認為阿那耶識也是空,徹底否定它,而後者認為阿那耶識是一種實有的識體,它會變化而產生看見與被看見的東西。

其實,我們只要對印度佛教歷史有所認識,就會發現許多的經典,派系和理論都是後人自作自篇的文章與佛陀毫無關係,而且這些文章根本就無法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我們身為佛陀弟子,
我們到底要要相信佛陀的教義?
或是相信這些後期大乘佛教自作自篇的文章?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15 09:09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5 19:40 編輯

《印度佛教歷史介紹 28》

從小我們被太多刻板的概念制約,我們的思考總是被自己的框架程式捆绑住,

例如;總認為任何故事只要到了結局,以後就會有美滿的生活,白雪公主被王子喚醒了,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幾乎他們就永遠停留在結局那個片刻,他們一直過著沒有煩惱的日子,永遠不會老,也不會生病,不會吵架,不會再有生離死別。

也許你會想,那是小孩才會如此天真,然而,如果你靜下心來觀照你自己或是身邊的朋友,你自然會發現,你身邊許多人的貪執,也是同樣的天真妄想。

有一位富有家庭的女孩參加歌唱比賽,其實,她的條件只是平凡之輩,結果落選了,她十分得傷心難過,原來自己唱歌並不是那麼動聽,之後還得了憂鬱症,

這都是平時她的父母太過溺爱這位獨生女,一直保護她,身邊的人為了討好她都在讚美她,讓她一直都活在幻覺裡,當某天有人告訴她事情的真相時,她就崩溃了,

難道父母朋友讚美她,呵護她,陪她一起演戲就是慈悲嗎?慈悲應該是告訴她真相,當然,這牽涉到因緣的問題,因緣未成熟,她還在夢幻之中,你去敲他的頭,硬把她叫醒,她會瘋掉,會崩溃,會罵人,但是當她真的沉睡了太久,你必須把她叫醒,而不是一輩子陪她說夢話。

學佛亦復如是;
想想,沉睡了三十年這段時間漫長嗎?但是再看看身邊的許多人,竟然有人沉睡了五十多年,甚至一輩子都還沒有醒過來,

覺醒是痛苦的,覺醒是需要勇氣的,當你從夢中醒了過來,你用盡各種方法也無法再入睡,無法再回到原來的夢境中。

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就像小孩般活在幻覺裡面,慢慢地,我們會長大,會覺醒,我們開始有智慧,就像小孩在玩(大富豪)遊戲輸了在哭,大人會過去安慰他說;(真幼稚,有什麼好哭的,那只是遊戲罷了)。

其實,大人何尝不是一樣的幼稚?

之前在網路看見一個報導,一位生意失敗的商人服安眠藥自殺,幸好被家人發現送去醫院救回一命,

試想;事隔10年後這位自殺的商人,回想起當時自殺是否很幼稚?

比小孩更幼稚,小孩頂多只是哭罷了。

覺醒的道理一樣,當我們有一天真的醒過來了,我們的情緒,我們的際遇,我們的日常生活遇到一點的困境,我們都會看得很開,都會很自在,因為我們都知道那是假的,只是暫時性的,是無常的,它很快就會成為過去的,即使你想把它留住,也不可能的事情。

假設;你的因果中注定要飽受折磨四十年,因果還清後你自然會看透一切假象,就可以醒過來,若然你已經看透一切假象,但卻不願意醒來,等於是自尋煩惱。

有些藝人或是名人也是如此,寧可活在自己的夢幻裡面,即使台前觀眾已經消失,掌聲已經不再,他仍然不想醒来,陶醉在往昔美夢中。

對於一位覺醒者的任務和慈悲,是讓他了解事實真相,而不是去隱瞞,或順著他的執著與妄想,因為,覺醒者很了解,唯有從各種假象和幻覺中覺醒,人才能真正離苦解脫,再也沒有痛苦,這才是真正的慈悲引導。

有網友寫信息給我說:(Jack,我們要如何解脫苦海)?

我回答他:(既然是苦海你就無法脫離,你只能選擇游泳,或是溺斃, 如果人生是苦海,我們就是海裡的小魚,不論我們如何游,我們仍然活在苦海裡,甚至要靠苦海來生存,當然,如果你是覺醒的修行者,可以讓自己的背長出翅膀,脫離苦海,開始成為陸地上的生物,這就是透過覺醒意識進化級的修行者,只可惜,這種人不多。


如來藏

佛教裡的(佛Budda)本來不是專用名詞,而是普通名詞, 意謂(覺者),所以,佛就不限於(喬達摩佛陀)一人,後來有未來佛(彌勒佛)還有過去七佛的思想,

到了大乘佛教時代又有其他的例如:阿彌陀佛,毘盧舍那佛,大日如來,藥師佛等紛紛出現,

佛的範圍又再擴大,直到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那就是如來藏和佛性思想,又意謂眾生可以成佛作祖的教法,這種思想完全是大乘佛教獨立思想,不僅原始佛教沒有成佛的思想,外道宗教的基督教,印度教以及回教所沒有,而且也沒有這種教義。

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央掘摩經,大法鼓經,勝鬘經,涅槃經,楞伽經,無上依經,大乘密嚴經等都以中期大乘佛經的姿態呈現,旨在講解如來藏和佛性思想而膾炙人口,這股思想被歸納在(究竟一乘寶性論)Ratnagotravibhaga-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 裡,據說是彌勒和堅慧寫的,還有討論這種思想的教科書,計有(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入大乘論,大乘莊嚴經論,佛性論,大乘起信論)等。

如來藏的原字是Tathagata-garbha,前者指如來,後者意謂胎兒與娘胎两種,那麼(如來經藏)就叫做(眾生為如來的胎兒),可以解作(眾生有成就如來的可能性),從此就將garbha譯成(藏)了。

這種思想早已存在遠古初期佛教所說(自性清淨心)裡,眾生的心本來清淨,有時被煩惱包圍而污染了心,叫(客塵煩惱),在中期大乘佛教時,這種思想飛躍式發展起來,例如;法華經,六十華嚴的如來性品起,八十華嚴的如來出現品。

在(如來藏)中最膾炙人口的是(勝鬘經)這部經的主角叫做勝鬘夫人,乃是一位王妃,同時經上預言夫人將來會成佛,經典內容先提到夫人立下三大誓願(正法的理解,教示,護持和攝受),接著討論正法,之後談到聖諦,就是四聖諦裡(苦,集和道)三諦,

他們認為乃是原始佛教改變出來的有為方便,只有滅諦才是無為,無余的真實依靠,所以,滅諦是常住不變的法身,經典堅決表示這個法身被煩惱層層包圍時雖然叫做(如來藏),殊不知如來藏這裡的東西本來乾淨的自性清淨心,一切事情包括有為諸法和無為諸法,以及迷惑輪迴,開悟解脫等一切原動力都是如來藏,所以,如來藏是不生不滅,超越有為法的常,恆,清淨與不變。

總之這些後期的自作文章,只要與佛陀所說的原始佛法對照下就會發覺許多矛盾的問題出現,所以我們一個要了解它們的來源歷史,就不會被誤導盲信了。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21 14:26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21 14:30 編輯

《印度佛教歷史介紹 29 完結篇》


佛陀所說的佛法是要讓我們看清真相,從夢幻泡影中醒來,然而,很諷刺的是,這世上很多人卻把佛法當著是求神拜佛的儀式,期待的安慰劑,為的只是得到心靈上的安慰而不是實際上解決問題,他們認為只要做了某些宗教膜拜儀式或是持續某些咒語就可以安心睡覺去了,並沒有想過覺醒運用智慧離苦解脫或面對困境。

作為一個人,只有覺醒並看清所有事實真相,才能有真正的自在無礙,遠離迷信,全然自在地面對所有困境與挑戰,好好地在這個紅塵世間做完自己該做的責任與功課。

要學佛,想解脫,就要先看清這個真相,否則拜再多的佛菩薩,念再多的經典,咒語,參加再多的法會,你的苦依然存在,你的問題依然還沒有解決。

只要我們接受了人生苦短,世事無常這個實相,知道自己總會有一日要離開這人世間,然而,這個接受反而可以讓我更加珍惜限有的因緣,更有覺知的,有效率的,有意義的運用自己擁有的資源與因緣,去完成一些對人類,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事情。

談到貢獻,我都會永遠記住恩師(龍婆坤)的慈悲教導:
(Jack,记住,我们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贡献)。

我認為,假設我們的人生只剩下一天,那麼,這一天也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如果我們的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麼,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樣,時時刻刻保持覺知和觀照,因為,人生沒有太多時間與機會讓我們犯太多的錯誤。

如果我寫了這幾本書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可以讓你看清佛教歷史真相,可以讓你覺醒人生意義,這就是我的貢獻了,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的就是這個,這本書之所以命名為(佛教歷史真相),用意在於要向那些還沒有理解清楚印度佛教歷史的佛教徒,希望你們先把(釋迦牟尼佛)的一生事蹟了解清楚之後才選擇該如何學佛。

我相信,起初在網絡看得懂我寫的佛法以及了解含義的人,要說是有緣人,隨著因緣逐漸俱足,有緣人就越來越多了。

我相信這本書即使未來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後,都還會有機緣為有緣人點亮認識真相,以及讓有緣人覺醒人生的燭光。

密教

(喬達摩,佛陀)嚴禁又排擠世俗一切咒語,迷信,咒術和密法等活動,這些例子在初期佛經裏處處可見,佛陀把咒術稱為(畜生明)(tiracchanavijja),而依靠咒術等伎倆謀生則為「邪命 (micchajiva不正當的謀生方式)。南傳《長部梵網經》中說:「沙門勾達摩(Gotama瞿曇)遠離這些依靠畜生明的邪命。」

另外佛陀遺嘱有一句話(師上無拳法),這是指沒有握拳,意謂手上沒有隱藏什麼東西。

也就是說,佛陀的教法是向眾生公開,一視同仁,而這就是佛陀的人格及偉大教理,也是救度的實情,如此否認和排斥咒語與魔法,無異佛陀教義的基本特性之一,

這也算意謂正信佛陀弟子不會皈依魔法,而是徹底實踐的修行,面對現實困境的考驗,才能不違背佛陀的根本立場。

所謂密教,原來意謂秘密佛教,密教依據誦念真言與陀羅尼,歡迎諸尊,而進入一種如醉如癡的幻覺狀態,
依據它們的規矩是,先建造一座方形或圓形的土壇,把諸尊迎接來此,而舉行安置祭祀(宗教儀壇),這座土壇叫做(曼陀羅)mandala,後來,將本佛(大日如來)放在中間,諸尊分列周邊的圖畫,似乎也叫(曼陀羅),因為這可以說是一種諸神聚會,所以屬於一種符號或象徵,總之,這是參與祭祀這組神秘幻想所編造出來的。

又有一種將(曼陀羅)放在前邊,點著火(護摩)來增加神秘性,這個也許來自印度教。

密教的本宗即是根本的佛,不是(釋迦牟尼佛),而是大日如來,綽號叫做(大盧毘舍那佛)Mahavairocana Buddha環繞在(大日如來)周邊者有觀音和普賢等諸菩薩在鎮座,這些佛菩薩都有不少印契,(印契mudra=印相),是某種形式的姿勢,尤其相互交纏手指叫做(印),後來都靠這種印來表示真實世界的一切現象與事物,例如:瑜珈行者手持蓮花,劍,金剛杵,也似乎都稱為印契。

密教的開山祖師被認為是(龍猛)Nagarjuna600年左右,密教的現實主義思想能引導許多人進入神秘世界,在幻覺中給予一種宗教的寄託與幻覺,再替他們消災降福,授予利益,安心,所以聲勢發展迅速,昔日的那爛陀寺隨著佛教不斷變質,竟然成為了密教的根本道場。

其間,密教編輯了多種密教經典,到七世紀中葉左右,在那爛陀寺和印度西南出現(大日經),七世紀末期又在印度東南出現(金剛頂經),由於這兩本經典出現無異形成了密教的最盛期。

(大日經)在公元716年由一位出身印度王族的善無畏Subhakarasimha637年~~735年帶到中國長安漢譯,由一行683年~~727年擔任記錄,雖然梵文經典尚未見到,但一部份因被其他書籍所引用,才讓世人有機會知道它也有藏譯本。

密教取名(金剛乘)Vajrayana他們認為金剛就是鑽石非常堅固,有不壞的特徵,在寶石中身價最高,他們認為甚至雷霆神帝釋天也以手持金剛杵為武器。

密教是在一種所謂閉鎖的祕密範圍內形成的,所以他們的儀式相當複雜,信徒必須向師父(阿闍梨)恭敬而不得懷疑,在八世紀開始有一部份密教信徒讚嘆男女性愛雙修,甚至視這種情況為理所當然,可以在這種狂歡裏看到即生成佛,被稱為左道密教,又叫(坦特拉佛教),它們是吸收印度教的性力崇拜而形成的,九世紀以後特別盛行。

除了以(大日如來)為本尊以外,密教還祭祀極多的諸佛菩薩,甚至佛教外道的諸神,鬼,神將,諸聖者也都恭請進來,將它們看作(大日如來)的權化,也以(大日如來)的外護者姿態,再編造一副大型曼陀羅。

到了1203年,回教軍隊入侵印度將(維庫拉瑪西拉)寺徹底破壞,僅剩下一點兒遺跡,財產都被搶奪,比丘和比丘尼都被殺害,由於徹底破壞致使現在連那座寺院的地點也認不出來,那爛陀寺及其他佛教寺院也同時遭受同樣的命運,即寺院被徹底破壞,佛教徒慘遭殺害,導致印度佛教的流傳從此宣告結束。

作者: chriswong    時間: 2018-7-21 20:15
感謝! 李網友,解了我很多迷。
作者: 李天興    時間: 2018-7-21 20:31
文章的源處:

https://www.facebook.com/jack.loke.35


作者: wongs    時間: 2018-7-21 22:58
網友真夠苦心,有勞你的持續轉載功夫。
一定會把全文看完,也不會辜負筆者的苦心。



作者: Denny    時間: 2018-7-23 09:29
Thank you & much appreciated.
作者: 陳柱民    時間: 2018-7-31 17:49
努力拜讀中,謝謝轉載。
作者: LawYuKwong    時間: 2018-7-31 18:50
wongs 發表於 2018-7-21 22:58
網友真夠苦心,有勞你的持續轉載功夫。
一定會把全文看完,也不會辜負筆者的苦心。

thanks a lot
作者: LawYuKwong    時間: 2018-7-31 18:50
李天興 發表於 2018-7-21 20:31
文章的源處:

https://www.facebook.com/jack.loke.35

thanks a lot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li1473-118.members.linode.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